宋磊
摘 要:正所谓育人育心、立德树人,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渗透德育的人文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学策略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面对当今世界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快节奏时代,社会、学校与教师也不能慢下下更不能放松对未成年人的德育教育。作为奋战在一线教学的小学语文教师,笔者在坚持“以人为本”的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开拓一种新型的“微德育”教育,希望给广大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
语文是一门充满人文性的学科,而且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我们国家拥有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诗歌灿如明珠,唐诗宋词园区和近现代文章,集结了先人一代又一代的智慧,其中歌颂国家和讴歌爱国英雄的诗篇文集更是数不胜数,这些都是德育好的教育资源和语文经典学习素材,爱国之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祖国未成年人的要求,也是祖国、社会和教师对拳拳学子满怀赤子之心热爱国家、报效国家的殷切的希望。语文教要师重视小学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性,选择时代气息强好贴近小学生思想的生活实例与时事热点,精心选择体现爱国主义教育的文章,进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言行,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爱国之情和自豪之情。
例如:教师在讲解《圆明园的毁灭》引入陷入战争叙利亚文明毁灭的实例,课堂开始展示了圆明园灿若瑰宝、仿若众星拱月般的图片和斗列堆叠的奇珍异宝,再到后面圆明园遭遇劫掠火烧后的破败的场面和残砖断瓦的景象,课堂讲解中插入叙利亚在遭遇的国家霍乱、人受到迫害和文明遭到毁灭的视频,这一切种种的灾难和文明的消亡都是由于弱小的国家,播放同龄的叙利亚难民儿童的视频,对比之下加深学生对一个强大的国家的自豪之情,激发对祖国浓厚的爱国之情,课堂中教师好节选了《少年中国说》的文章片段,请学生一起高声朗读。通过这一课教学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几个大字刻在了每个孩子的心中。
二、在語文教学中渗透理想教育
语文教学中追求的“语文味”当然需要点儿人文精神,但是德育结合语文教学不能少那么一点理想主义的情怀。”对于语文教学,教师自身要有那么一点理想主义,这样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只是知识,还有热爱生活的热情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多听多看多说,多多阅读书籍和品鉴诗文,体味其中美感,培养自己独有的审美需求和个性趣味,学生在学习中有了理想信念后,面对课后作业和节堂测验、考学等就不再是压力了,就变成了学生自觉的个人行为,成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例如:学语文要有理想主义情怀,中国优秀古典文化中,诗歌成就最为突出,李白是诗歌最高峰上的那个人,同时也是中华文化史上终身奋斗于理想主义的典型斗士之一。《望庐山瀑布》诗篇与《早发白帝城》 和《望天门山》都尤其瑰丽美妙的想象,李白空作为一辈子都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却一腔美梦无法实现。李白其人怀着“当大官,更好地为民服务”这样简单的想法,但却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希望学生学习李白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追求理想。在教学《理想的风筝》这一课中,意志坚强、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刘老师即使身有残疾,但他以自己的言行成为“尊敬”的榜样,刘老师借助自由翱翔的风筝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他的的坚强、乐观等,手持放飞这“理想的风筝”,将自身的人生态度在学生心田播下一颗颗理想的种子,升起一只只理想的风筝。
三、在教学中渗透集体主义教育
尽管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个性,但是学生简单团结精神和集体主义的培养也不容忽视。集体主义是我们的民族、国家能够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集体与个体是相辅相成的,脱离于集体,个体不可能生存。况且,社会中涌现的无数行业模范、先锋和各路英雄都是一样凝聚于集体主义中的。
例如:在教授《生命壮歌》这一课中,“蚁国英雄”这个故事中蚂蚁扭成蚁团在肆虐的火海中突围,尽管外层的蚂蚁们遭受灼烧,但他们致死不放弃自己的岗位且拼死保护里层的蚂蚁,最终蚁群凭着集体主义和英雄的奉献最终突围成功逃离至对岸。老师在教授这一课时引入了《三个和尚》的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由“没水喝”到齐心合力互助合作到“有水喝”。在国庆过后教师带领六年级的学生观看《流浪地球》和《我和我的祖国》等影片,让学生感受集体中没有忽视每个小人物的的贡献,气势场景在宏大,每一个英雄都诞生在集体主义中,使学生认识到个人和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满满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和爱国主义自豪感油然而生。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中除了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和集体主义外,还要注意培养其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丰富的个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李晓红. 浅谈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方法与实践途径[J]. 课外语文, 2014(10):221-221.
[2]董磊.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方法刍议[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1(7):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