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好利
每当我们看一部好的电视纪录片,常常希望能读一读它的解说词。这说明解说词是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解说词中精彩词句常会给人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但是,当你把解说稿拿到手的时候,会发现解说词是不能脱离画面而独立存在的。从文字上来看,解说词断断续续,段落和段落之间常缺乏语言和形式逻辑上的连贯性,既不是适合于朗读又不能单独发表。因此纪录片解说词的撰写具有和一般文字写作不同的特殊规律。
解说词的地位
解说词是电视纪录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画面内容为基础,是根据画面内容的发展而编写的。一般说来,先有画面后有解说词。当然这并不排斥我们在拟写拍摄提纲时,结合画面的设计,对解说词也做一个初步的设计。有些历史资料编集而成的记录片,甚至可以先写好解说词,再剪辑画面。但是,在最后正式創作解说的时候,还是要先把画面编好,才能动笔写解说词。解说词的布局是根据画面内容发展需要设置的,决不能脱离画面内容而单独进行解说词的构思。因此,先后整个节目的结构,然后才有解说的结构。
记录片解说词不是去独立地完成对事件的全面报道,也不是去独立地塑造电视艺术形象,它必须和电视的其他手段(尤其是画面)一道配合起来,才能最终完成对事件的全面报道,对人物形象的整体塑造。由于电视解说在电视作品中的地位,决定了它自身形态的不完整性和非独立性。打一个形象的比喻,解说从手法上说,只是一种"镶嵌"的艺术,而不是自我堆砌;它不承担所有"画龙"的任务,只承担其中"点睛"的任务。往那里镶嵌,向何处点睛,是否镶嵌得天衣无缝,能否点睛在关键之处。需要认真设计和安排。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处妙笔,则点石成金。因此,一般说来,解说词不能作为一种完整而独立的文学形式存在的,它仅仅是新闻片或者记录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解说词的作用
解说词在电视新闻片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电视讲究画面语言,要根据画面内容编写解说词。没有解说词新闻就像断了线的项链,但是如果解说词写得又多又长,也会画蛇添足,适得其反,违背了电视新闻的特点。如果电视新闻是红花,那解说词就是绿叶,它的作用就是串联和貫通,是承上启下,更是画龙点睛。从表面形式看,它和一段文章是有区别的,但是解说词更多地借重于视觉形象即画面,并充分利用画面来表现内容。解说词写得成功与否,一般来说,不是看它的语言是否华丽,笔触是否浓重,而主要是看它能否巧妙地和画面密切配合,充分表达画面所没能表达的意思。
解说词的作用是对画面进行补充提高,而不是画面的简单重复。解说既然是根据画面内容发展而成立的,那么撰写解说词首先应根据画面来写,但又不能单纯重复画面的内容。重复画面的解说词,让观众感到啰嗦,这样既影响了观众对画面的注意,又削弱了解说词的力度,限制了解说词的作用,甚至破坏了整个记录片节目的效果。解说词对画面的补充提供重要的作用,主要是从政治方面补充画面的不足,提高画面的政治思想性;从事实方面补充画面的不足,说清画面没能说清的内容;从知识方面补充画面,从艺术方面加强画面的效果。
解说词的语言
解说词的语言应该力求口语化、通俗化。解说词是播给人听的,而不是供人阅读的,使用的语言必须使人一听就懂。要说百姓能听得懂的话,如果言辞生僻、之乎者也,那只能增加与受众的距离感。从语言配合画面的意义上来讲,更不能因为解说词中有某一处使观众费解,而转移了观众对画面的注意力。
解说用词用语要朴实,尽量少用形容词和描绘性语言。不能过分夸张,过分夸张的句子一方面难以和画面配合,很容易出现不协调现象,另一方面也无形中削弱了记录片的真实性,给人以虚假的感觉,很难达到想要艺术效果。同时如果观众能从画面上看得到、感受到的事物,这类解说也就变成了累赘,也没有存在的必要。
总之,记录片解说词的写作要为眼睛而写,为耳朵而写。语言的运用要简短明晰、节奏明快、感染力强,决不能拖泥带水,让观众费解,失去收看耐心。
解说词的创作准备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准备。解说词的撰写也不例外。不论是拍摄前或是拍摄后,都要有个准备的过程。
记录片解说词的创作准备,首先是积累资料和掌握材料,这是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在采访拍摄的过程中注意调查和采访,随时积累素材,这就需要记者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同时也要腿勤、眼勤、嘴勤,多掌握现场背景资料,就会增加新闻的信息量。有些记者在拍摄完片子后,往往感到编写解说词“难产” 没有什么可写的,这主要是采访和拍摄过程中只注意镜头,而忽略了对事实材料的充分了解和收集。回来后写解说词往往对一些事实等有关数据、基本事实,包括人名和地名都记不准确。
采访中要注意搜集要报道的主要事实材料,不仅要认真收集,而且必须认真记录和核对。要尽可能地找采访对象收集一些有关材料和资料并把其中主要的部分摘录下来,即使一时不用也可以给我们以启发,开阔思路。
解说词一般根据图像来编写,所以写稿前要再看一遍拍摄的画面,镜头语言能说明的问题,一般不用解说词再次说明。在写解说词时还要想到观众,这不仅要求我们写解说词时要考虑怎么更好地让观众听懂、听明白,还要求我们想到观众在看到一些吸引人的画面时会有什么心理反应,以便在编写解说词时有的放矢,使画面与解说词配合得更贴切、准确、恰当。
解说词的写法
解说词是解说客观事物的,而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只有仔细地观察,深刻地研究,才能把它如实地反映出来,介绍给读者。因此,要写好解说词,就要认真观察、研究被解说的事物,准确地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在物与物之间,有并列关系,有先后关系,有总分关系,有主次关系,等等。这些关系,有分有合,分则相对独立,合则相互联系,在一定的范围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解说同写作类似,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可用平实的语言,也可用文学的语言;可用散文形式,也可用韵文形式。例如纪录片《故宫》,里面的解说词写得气势恢弘,绚丽夺目,和片子所要介绍的对象--故宫的风格非常吻合,使整部片子更具魅力。故宫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和社会历史的里程碑,凝聚了近600年的宫廷变迁和人世沧桑,积淀了几千年的文化诉说和生命智慧。对于这样一个题材,即使其他环节做得很好,但是如果解说词写得小气而不华美,也是很难彰现其厚重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电视解说词写作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徐舫州 2001年7月1日
[2] 电视记录片新论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任远 1997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