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博物馆藏文徵明观瀑图赏析

2019-09-10 11:25张忠诚
收藏家 2019年7期
关键词:文徵明沈周笔墨

张忠诚

烟台市博物馆收藏文徵明《观瀑图》,国家一级文物,纸本,纵346、横104厘米。浅绛设色山水人物,画面描写深山幽壑之间,长松古柏之下,二高士对坐危石之上,观瀑对吟的场景。款识为“嘉靖壬子五月既望徵明笔”。钤印:文徵明印(白文印)、衡山(朱文印),右下角钤:停云(朱文圆印)、玉蘭堂(朱文印)。嘉靖壬子为公元1552年,嘉靖三十一年,文徵明时年82岁,此图是他晚年的作品。

文徵明(1470 - 1559),江苏长洲人,原名壁,字徵明,42岁起以字行。因先世是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曾官翰林待诏,后弃官归吴中,斋名“停云馆”,以诗书画自娱。诗文方面与祝允明、唐寅、徐贞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是继沈周之后吴门画派的领军人物。

文徵明艺术修养全面,多才艺,诗书画具精。幼年求学于吴宽,后从李应桢学书,从沈周学画。书法楷、行、草俱佳,初学宋元,后上溯晋唐,博取精华。小字取法二王,大字受黄庭坚影响,温润中含有苍劲。绘画方面山水、人物、兰竹无一不工,以山水为主。追求文人隐逸、清雅的情怀,不取技法精妙的职业画家法度,作品讲究融意境、诗境、心境于一体,诗书画相结合的文人画体式。文氏曾做过三年京官,因难适应官场的生活,时时有退隐之心,这种心绪在他的诗作中有所表达: “钟鼓殷殷曙色分,紫云楼阁尚氛氲。常年待漏承明署,何日挂冠神武门。”57岁辞官出京,得偿所愿,归吴地后,专注于诗书画的创作,无世事之困扰。其画作温文儒雅,刚中带柔,苍劲而秀润,整饬而不失老辣,愈到老年,炉火纯青,越发彰显出其纯熟的功力和高雅的意趣。这幅观瀑图正是其晚年的优秀作品之。

观瀑图以巨石深壑为背景,一股泉水从岩石深处蜿蜒而出,长瀑挂于石壁之上,落于幽潭之中。水流从曲折舒缓,到飞流直下,从水雾迸溅,激流涡旋,又归于宽阔平静,于动静之间,急缓回旋,占尽天机之妙处。岩石处理较粗犷,上方渐虚,围绕水口向下渐实,岩壑幽深,顺着水流将画面情节引向下方,有洞天深邃之感。下方坡石之上,两株古松拔地而起,苍翠凌空,一藏一露,露者枝干盘曲若苍龙,劲拔挺秀;藏者于苍翠枝叶间或隐或显,意趣盎然。一古柏横于两松之间,枝干崎岖,穿插伸展,与松树形成刚与柔,曲与直,横与竖的反差。树仅三株,却森然古茂,葱郁苍秀,后面的山石泉瀑在枝叶披拂掩映间,生动自然,富有意趣。潭边石台之上,二高士盘膝对坐,飘然若仙。 一人昂首凝神若有所思, 一人回首观望似有所悟,清旷优雅之情尽显眼底。山下巨石之間,一小童奉书沿山路缓缓而来,其恭谨之态与高士潇洒之姿形成鲜明的对照。此图尺幅超大,布局严整,整体上虚下实,留白集中在瀑布潭水处,把画面的主题直接引向山涧树石间的人物,主体突出,疏密有致,格调高古,气度不凡。此图充分展现了文徵明的山水画风格和高雅的文人情怀,画面力求自然古朴,无巧饰矫作之态,画家宁静平和的心绪体现其间,温雅沉静,不染尘俗。

文徵明的山水画作品内容多取山林隐逸的题材,高山流水,古柏长松,高士文人,品茗吟诗,寄情山水,静闻天籁,世俗气极少,古雅高致。这种题材取向,源于作者的性情、学识修养和江南秀丽的山川环境陶染,是思想与环境相融合的产物。文徵明早年学画于沈周,在赵孟頫复古思想的影响下,有选择的继承了唐宋元以来的名家画法之长,发展了元四家以来的以笔墨情趣为主的文人画,撷取古代传统精华,将绘画、书法熔于一炉,形成了诗书画三位一体艺术格局。这也是吴门画派的主要发展方向。吴中文人常聚在一起,谈诗论古,书画应酬,相互观摩切磋,结伴游山玩水,陶冶情怀,这对文徵明的艺术成就和艺术思想都有很大的影响。文徵明钟情于吴地的闲适宁静生活,与文人唱和,以水墨戏娱。他的作品在情韵上独具秀美平和的意趣,充满了诗一般的境界。此图高瀑清泉,幽壑古松,逸士高隐,别有洞天,尽显林泉清幽之妙境,世外高隐之逸情。可谓:“孤松挺秀,乔木临溪。时有逸兴,闲看天机。”从这幅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他以一种平淡寡欲的心态,悠游于自己经营的世外桃源的意境当中,享受着创作过程中的轻松和散逸,释放出恬静悠然的心性,寄托着他对山林幽隐生活的向往。作品无意表现奇峰峻岭的雄浑气势,景物不作结构上的深度刻画,没有激情澎湃的宣泄之感,更无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刻意之笔,画面中洋溢着 种陶醉其中的抒情性和高古的清寂感。文徵明的画作多有题诗,诗与画的内容及意境相吻合,诗融画境,画融诗意。描写这类林泉高士作品的诗句很多,如万壑松风图题: “过雨青山翠欲迷,拟波黄叶水交流。闲移小艇斜阳放,半岭松风万壑秋。”绿荫清话图中题诗: “碧树呜风涧草香,绿荫满地话偏长。长安车马尘吹面,谁识空山五月凉。”这幅观瀑图极富诗意,因构图饱满,无多余的空间,所以不需多题,硬题诗和过多书写,必然会破坏画的美感和布局,多此一举。一行竖款,清雅灵秀,恰到好处。因此一幅文人画有诗句唱和固然重要,但在少有文字的情况下能通过绘画语言传达出文人情怀和书卷气,才是个中高手,观瀑图就是文徵明高超的文人画成就的具体展现。

从笔墨技法和绘画形式来看,文徵明的作品有细笔和粗笔两种风貌。细笔取法赵孟頫、王蒙,布景繁密,较少纵深空间,造型规整,用笔细密,略带生涩,于精熟中见稚拙之趣。粗笔虽带沈周的厚重苍涩之风,犹有细腻工整之趣,其画法源于沈周,上追吴镇,兼取赵孟頫古木竹石之法,笔墨苍劲,常用干笔皴擦和飞白之法,于粗简中见清秀,与沈周的醇厚老劲的风格有所不同,别有种温厚清雅之感。青绿山水格调高古,气息文雅,有赵孟頫、钱舜举遗风;浅绛山水于清秀中见儒雅,格调清幽,独具魅力。文徵明晚年作品,笔墨苍秀老辣,刚中带柔,纵逸自如,进入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观瀑图的笔墨特色,颇能代表这时期的绘画风格特点。画中山石的表现技法丰富,背景的高岩石壁用淡墨勾勒,中锋与侧锋并用,再以侧锋大笔皴擦出岩石结构,用笔散逸潇洒,粗放活脱。而近景山石则笔法工整,线条讲究,笔锋调换灵活,线条轮廓清晰,笔墨温润。这种处理方法,虽无刻意细琢和明显的虚实处理来拉开纵深层次,但仅以笔墨的放纵和工稳的节奏反差,令其主次、远近关系一目了然,如此收放自如的笔墨驾驭能力令人叹服。岩石上的苔点和细草聚散有致,为画面增色不少,善用墨点调节画面情趣是文、沈两家惯用的方法,然而沈周的点法老辣醇厚,多枯中带秀,厚重苍拙;文徵明的点法多秀劲细密,秀多于拙,细如米粒,透着文雅的情志。文氏米点最有特色是在树叶的表现方面,细密工雅,温而不火,绵密繁厚,无躁动之气,这是文氏特有的表现手法,文氏传人多有继承,一直到清代,著名画家张崟、钱杜等还在发扬这种技法。此图中古柏的叶子就采用这样的方法,工致静雅,清丽温厚。松针用笔细秀,层层叠压,以浓淡区分前后层次,山石瀑布在叶子的空隙间隐现,布白灵透。树叶的表现技法虽有不同,却都体现出文派绘画细腻、工谨的笔墨特色。画中树干的画法也不尽相同,松树枯笔干擦,浓淡相宜,松鳞的钩点,洒脱自然,枝干画法随势而发,用笔稚拙。柏树纯用长线涩笔,笔意道劲沉稳,树间有枯枝杂木点缀,以没骨法写出,线条生拙,有书法用笔的情趣。在这幅画中,水的处理是非常精彩的,水口处以墨色衬托出曲折的细流,水上方用水墨点成叶簇,蔽其源处。这种墨地留白的画法,宋画中较为常见,透着种稚拙和古朴,为画面留出活眼,增添了画面上方的活跃气氛。墨色向下渐淡,瀑布以虚淡的长线略加表示,线条轻松适然,长瀑有舒畅如悬白练之感,而不是再现实景中的飞流直泄,万马奔腾之势,抒写出画家平和的心境。石壁底部用细淡的墨线画出瀑布落下时激起的水花和水在碎石间流淌形成的漩涡,线条有曲有直,并以淡墨烘托点染,表现出画面最具动感的一幕。此处虽是激流涌动,作者却着力表现水的清虚的一面,墨色清淡的激流与厚重的岩石形成巨大的反差,化解了水流强劲的气势,使其深藏于石壁深处,增加了画面的深度感和水雾腾起的朦胧感,把激荡的画面作虚的处理,也是文徵明作画心态平和的 种反映。近处的潭水,线条曲婉柔和,时隐时显,如天上云卷云舒,平静安宁,这里的线条处理是画面中最轻盈虚淡之处,也是高超的表现手法与意境的洽和最完美之处。这幅画中,水是画面的最虚白的地方,也是贯穿画面情结的关键之处,而文徵明以不同的表现手法,较少的笔墨,准确的表达出水在不同的状态下引发的作者不同的情思和心绪,高妙之极。文徵明笔下的人物力求古意,线条善用高古游丝描,圆润流畅,细腻飘逸。形象不作精确的结构刻画,而是着力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风雅的气度。图中的高士神清气闲,临泉对坐,观瀑清谈。衣纹线条圆润松动,行笔舒畅,表现出高士不凡的气度和优雅的神态。而小童的短促贴身的线条,则表现出他恭谨的体态和仆从的地位。此图中的人物没有明显的面部描写和细节刻画,仅从几根线条就能清晰的表现出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气质特征,其线条的把握可谓精准。

文徵明善于运用笔墨的干湿浓淡,线条的润涩急缓,表现自然景物的不同质感、远近虚实、动态情感的变化;通过对画面的悉心经营架构,描绘出反映自我心性的景观。他崇尚传统,提倡古法,却不一味摹古;他身处江南园林和吴地山川林壑之中,却不真实的再现自然,而是表现自己心中的理想境界,画出自己胸中的丘壑。文徵明学识渊博,且享有高寿,在漫长的艺术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探索,使他的诗书画艺术体系日臻完善,有着他人无法企及的艺术功底和学识修养。观瀑图是其晚年的精品力作,体现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非凡的创作实力以及其充沛的创作精力和平静的创作心态,是文徵明绘画成就的有力见证。文徵明是继沈周之后的吴门画派领袖,在明代画坛上有着很高的地位,门下人才济济,实力雄厚,吴门画派的主力大都来自文氏一支,传播深远,其余脉一直延续到清代中期。文徵明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绘画语言名垂后世,被世人推崇,其平淡天真的风格为他在画史上留下一席之地。其留传下来如观瀑图这样的艺术精品,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责任编辑:李红娟)

猜你喜欢
文徵明沈周笔墨
诗文书画四绝才子文徵明
富春山居图
文徵明余生念念不忘的西苑之行
文徵明:清风傲骨写江山
吴门沈周
沈周的气度
文徵明:吃亏是福
笔墨厨神
真正的轻贱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