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晶晶
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模式在骨科术后护理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骨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出现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出现率显著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术后护理当中采用精细化护理模式的效果理想,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出现率,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模式;骨科;术后护理;应用
骨科患者术后需要经历漫长的恢复阶段,非常多的患者需要经过康复锻炼来改善功能,可是会对患者生存质量以及治疗态度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护理工作一定要重视将这方面工作进行改进。文中将具体探讨精细化护理模式在骨科术后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骨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当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为(42.10±12.40)岁;观察组当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17-75岁,平均年龄为(42.11±12.42)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模式:
1.2.1术前精细化护理
术前要展开讨论,充分掌握患者身体健康情况,研究可能产生的危险。护理人员要做好心理护理,因为大多数的骨科患者都是突发疾病,毫无心理准备,缺乏手术有关知识,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的情绪,所以要增强患者心理护理。术前一天巡回护士要为患者提供探访,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为患者介绍手术室情形与手术的各种信息,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护理人员要严格遵照“三查七对”制度[1]。
1.2.2术中精细化护理
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患者心理感受,科學合理调整输液速度,增强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的监测,一旦发现异常要立即上报医生,护理人员要配合医生输送各种工具,尽可能快的完成手术。
1.2.3术后精细化护理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特别是患者的体温监测,防止患者低体温引发心肌缺血,产生不良心脏事件,要按照天气情况科学增减床被,叮嘱患者家属科学为患者增减衣物,按照实际情况使用加温毯[2]。护理人员要准备好升压药物,防止患者血压突然降低及时展开处理,合理的为患者补充血容量,确保患者机体能够实现良好的血液循环。在不影响患者恢复的情形下尽可能的选择舒适的体位,能够在患者受压部位以及骨突位置垫好海绵垫[3],防止损伤患者的皮肤、神经以及血管,要定时的帮助患者进行翻身,及时的帮助患者更换衣物,避免产生褥疮,重视在移动患者当中保持轻柔的动作,防止产生第二次伤害。护理人员仔细观察患者手术切口情况,比如切口红肿是否消退、是否产生渗血与渗液,一旦发现存在这些情况要立即上报医生,采取有效的手段展开处理。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出现率与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利用SPSS20.0来进行数据分析,利用百分比来表示计数资料,通过使用P<0.05来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出现率
观察组的并发症出现率显著要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精细化护理模式主要是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上对每一个程序展开细化,优化处理细节,让总体护理程序变得更加优化,让患者对护理工作充满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患者所收到的护理服务越来越多,综合效果也更加明显。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表示,观察组的并发症出现率显著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总而言之,骨科术后护理当中采用精细化护理模式的效果理想,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出现率,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张艳.精细化护理模式在骨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6):232-233.
[2]严璐.精细化护理模式在骨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06):142-144.
[3]李顺琼.精细化护理模式在骨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0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