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叶萍 顾春妹
摘 要: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教育就是“为生活而教育”。生态种植是当下比较热门的关键词,人们开始追逐自然的脚步。似乎“生态”的做每一件事就是当下最时髦的新生活方式。而对于我们来说,如何的把时尚新元素融入到幼儿园就是要考虑的问题。而当这个话题偶遇我们的课题,一拍即合的节奏就开始影响我们的生活。它赋予了我们生机和活力,让纯天然的理念贯彻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孩子有了接触自然的启蒙,也对自己的知识面有了突破性的跨越。这就是一种魅力,一种自然带来的魅力。播种希望,收获快乐!
关键词:陶行知;生态;萝卜;魅力;自然
一、生态种植进入校园文化的魅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教育就是“为生活而教育”。我们幼儿园的园本教育就是源于生活,贯彻生活,体验生活。而我们学校利用自身的资源,开发了一片“自留田区域”种植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自主接触自然,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机会。每个幼儿都可以从中享受真实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从而萌发自主探究的兴趣,获得初步的科学经验和科学探究能力,体验发现和自主探究的快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得到就必须付出同样的心血,我们的祖祖辈辈用积累了一辈子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如今我们也必须把最质朴最原始的生活追求告诉我们的孩子,让孩子体验劳动的快乐并尝试得到收获的满足。
二、让种植走进我们的生活
每一位孩子现在都知道萝卜、青菜。但却很少会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有小朋友甚至天真的以为有“萝卜树”这种东西的存在。使得我们啼笑皆非。
理想的种植区是大自然的一个缩影,是幼儿了解认识自然的窗口,更是幼儿探索、观察动植物的有利场所,不但注重的是过程,还能在反思中成长,及时的看到结果中的不足,不断自我调整。结合以上我们的具体做法分为以下几种:
(1)选择适合幼儿种植的蔬菜 有些孩子天真的以为蔬菜也是树上结出的果子,看来孩子的认知也是选择蔬菜要考虑的问题。
(2)分组进行种植 有了比较才能发现问题,三种萝卜三种颜色三种形状。我们需要给孩子们进行分组,这样才能有明显的比较。
(3)自己动手进行操作 给孩子灌输了简单的方法之后就可以进行种植了,接着就是看时间的造物能力了。
三、选择适合幼儿种植的蔬菜是基础
适合的蔬菜不仅要是当季的事宜本地的蔬菜还特别要考虑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思维和我们不同,他们对知识的认知往往取决于自己的亲身经历,他们没见过紫甘蓝,就觉得这是和西瓜一样的水果,味道肯定是甜的。
萝卜素有小人参之称,关于它的知识还真是不少
(1)怕硬土。萝卜是喜软怕硬的蔬菜,栽培的土壤除了不是十字花科蔬菜的连作菜土外,还要求土层深厚、土质松软、排灌方便,这样萝卜才会品质好、产量高。
(2)怕施肥不合理。萝卜喜欢重基肥少追肥。这一点符合我们的生态种植,既然萝卜本来就不怎么喜爱化肥,那我们就去掉这一项,看看生态种植中天然的萝卜能不能长成。
(3)怕干旱。水分供应不足,则可造成萝卜肉质根皮厚、肉硬、辣味增加,产量低品质劣。萝卜的苗期需水少些,如畦土不过于干燥,则不需浇水,肉质根开始膨大壮实,一直到收获前4~5天,则应供给萝卜较为充足的水分,使土壤保持70%~80%的湿度。浇水一般在早上或傍晚进行。干旱时,每1~2天浇一次水。浇水就变成我们孩子每天都要做的事,还能养成好习惯。
四、家园合作方式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想到的是家园合作。家长是孩子第一任的老师,《纲要》指出:“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家长不仅是基本的教育者,更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1)第一组、第二组的孩子在家里种植白萝卜,并且和爸爸妈妈记录种子宝宝每一天的变化。这样还能增加孩子和爸爸妈妈之间的交流,增进感情。
(2)第三组、第四组的孩子在家里种植红萝卜,并且和爸爸妈妈记录种子宝宝每一天的变化。这样孩子们在家也能关注起我们的生态种植,一举两得。
(3)第五组和第六组的孩子则和老师一起观察记录,这样一来幼儿园和家就有了互动,孩子们看到的是不同的种子不同的形态。最简单的知识传授就是能让孩子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体验到生活经验,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是最直接能影响孩子的。
五、进行实际操作的必要性
小班的孩子在动手能力方面还有许多的欠缺,但是既然要让孩子自己进行种植,那么一些基本的认识还是应该有的。对蔬菜的认识也是种植的必要条件。
(1)首先是认识农用工具,如今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认识洒水壶,知道一些简单的松土工具。这些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了解铁搭、锄头的用法,接着利用种植活动让幼儿使用这些工具,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学习播种 认识了不同的萝卜种子后我们需要知道的就是如何进行播种,以胡萝卜为例,首先我们知道胡萝卜是半耐寒性蔬菜,发芽适宜温度为20—25℃,生长适宜温度为昼18—23℃,夜温13—18℃,温度过高、过低均对生长不利。
(3)实际操作 先给泥土松松土,然后进行播种,告诉孩子种子要稍微分开放,这样胡萝卜宝宝才会越长越大,不会觉得拥挤。当然少不了要给种子宝宝喝点水,有了营养他们才会越长越大,越来越高。
六、成果所带来的魅力
陶行知认为:“整个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所。因此,我們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种植园地是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宝贵资源。在这里,我们的孩子通过亲自播种、定期照顾,亲身体验收获,初步了解这些植物的生长特点,养成爱劳动、与同伴合作等品质,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关爱,对生命的尊重。我们每个月都可以请孩子来分享自己种植的心得,还能出示自己的记录、带上拍好的照片在班级里开辟一片自由讨论的区域。比较了三种萝卜不同的生长特点。不同的芽、不同的叶子、不同的生长速度…这些都是孩子们自己应该获得的知识。对于孩子的记录和观察我们始终保持着支持、协助的态度。和孩子们一起亲近自然,和家长一起讨论种植。这些渐渐深入了我们日常生活。它不再是一个必须完成了任务,而是变成了兴趣。变成了孩子可以引以为豪的“事业”这些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把“自然”带给孩子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