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段英语课文阅读的教学策略

2019-09-10 07:56张霞
锦绣·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策略

张霞

摘 要:随着中小学生英语教学低龄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和一线英语教师开始关注小学低段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其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尤为重要。如何培養小学低段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今后的英语学习夯实基础,已成为判断语篇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也是当下小学英语教育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键词:小学低段英语;课文阅读;策略

小学低段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根据最新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阅读技能教学的要求,小学一至二级阅读技能需达到:根据图片等提示认读;基本理解大意;理解语篇主要内容;借助图片理解具体信息;朗读。由于小学低段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仍然较弱,以上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习策略的培养主要是靠课堂教学实现,鲁子问教授曾将英语阅读教学分为:专项阅读理解教学和课文阅读理解教学。其中课文教学是英语常规教学的重点,包括英语知识教学和英语技能培养。因此,运用何种教学策略以及如何运用一些教学策略在课文阅读教学中实现知识和技能培养,是本篇论文探讨的核心。

一、教学策略的内涵

关于教学策略的内涵,学界一直有不同声音,虽从不同角度出发,但得到的结论殊途同归。教学策略的选择应从教学目标出发,以一定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依据,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和多媒体教学条件特点的前提下进行。新课程改革侧重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设计,体现在课文阅读教学环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策略的选择。

二、教学策略的选择

教学设计中包含的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制定,刘彦臻探讨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时指出教学策略主要涉及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教以及实现怎样教所必须的课堂教学组织、实施、管理等方面的措施。以下将构建互动阅读课堂划分为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对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实施进行阐述,并提出实例探究。

三、教学策略的原则

(一)自主性

小学低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是以形象直观思维认知为主,抽象逻辑思维正在形成与发展,结合小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较短的实际,把课文阅读课堂的参与权交给学生,教师起着引导、启发的催化剂作用,帮助打开学生想象和创新的大门。

(二)趣味性

由于小学低段的学生对纯知识性的输入不能保持长久的接受灵敏度,需要提供更多的感官刺激性活动,以保证他们的注意力维持。例如,游戏、歌曲、chant等肢体、大脑共同运动的手段,借助无意注意的特性,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欲望,构建互动气氛。

(三)层次性

教学设计除了教学策略的选择,还要了解学生的初始特征,这也是备课三要素中备学生的意义所在。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接受程度,才能有的放矢,创建由易到难,重难点突出的有效语言学习模式,并最终实现知识的延伸与拓展。

四、互动课堂建构

(一)阅读前——激活知识积累,引发阅读兴趣

阅读技能是语言学习四大基本技能:听、说、读、写之一,无论是母语还是第二语言习得,都需要学习者凭借阅读能力,打开语言知识的储藏室,汲取丰富的语言知识,构建个人语言资料库。对于小学低段学生来说,在课文阅读中形成的习惯将影响个人阅读能力的养成。笔者以教授过的朗文培生1B和2B的教学实例展开对互动式阅读教学课堂策略的探讨。

(1)头脑风暴,主题切入

学习朗文培生教材的学生词汇量在二年级上学期应该达到近400个单词,学习掌握的语法句型已涵盖了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知识内容包罗日常生活基本用语。教师在课文阅读训练准备阶段,可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激发其对新学习内容的好奇心。在教授2B第二单元阅读课文前,根据课文主题,我向学生们提出了Whatcanyouseeinabirthdayparty的导入话题,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回答,许多学生用到本单元以及上单元学过的食物单词回答这个问题。

(2)猜词闯关,图文并茂

清楚故事主题后,要继续找到故事主线的人物,时间和地点。逐一浏览图片时,考察学生的预习情况。在不看课文文字的情况下,仅凭课文图片回忆自己在预习阶段获知的故事梗概。向学生抛出了“3W”的问题,即“WhatIknow”“WhatIwanttoknow”和“WhatIlearned”。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解读每幅圖片的内容,这一过程中尽量使用英语表达,遇到不会表达的词,允许用汉语代替。在分享“WhatIlearned”环节,学生逐一将课文中不认识的生词找出来,根据上下文,猜测出每个词的意思。最后由教师展示图文并茂的生词或词组,辅助学生记忆。例如,本文出现的“godownthehill”,其中有两个生词,为启发学生理解,我将down换成下楼梯的图片,将hill换成卡通山丘图片。这种类似于绘本图书的词汇讲授,让学生把语音、意义有机联系在一起,为枯燥的文字阅读增添一点乐趣。

(二)阅读中——自主解决任务,突破语音朗读

针对课文语篇的学习,学生不仅要在准备阶段获得相关主题信息,扫清词汇障碍,还要在阅读中配合录音输入,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培养相应语境下的正确语感。因此,本阶段的教学策略突出教师引导和学生主体地位。

(1)听练结合,角色扮演

传统的阅读教学课堂中,经常是以“教单词——读课文——回答问题”的教學模式完成教学任务,读课文时往往是教师朗读,学生跟读的机械模仿方式完成语音操练。这样做非但没有体现课堂学生主体的学习地位,还会出现课堂教学低效的问题。为改变学生不愿开口朗读的现状,笔者在听录音朗读环节实行比一比的良性竞争,所有同学都来听评谁的朗读最接近原录音,慢慢地,许多平时不愿开口的同学也踊跃站起来尝试。单独朗读练习后,开始小组分角色朗读,男女生互换练习等不同形式的全员互动。

(2)语言巩固,互相纠错

虽然新课标改革中弱化了语法教学的分量,但不意味着语法在课文阅读教学中没有体现,随着学生对故事情节理解的深化。笔者在阅读第二阶段结束前加入了师生互相纠错的小活动。教师先故意念出有语法等错误的课文原句,学生强答找出其中的错误,然后可以由程度较好的学生当小老师,生生互动完成这一活动。

结语

课文阅读除了运用以上提到的具体教学策略,还可以配合课外阅读的专项练习,巩固加深所学阅读技巧内化,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配合2B第一单元BuyingSnacks的阅读课文,笔者为学生们提供了“TheGingerbreadMan”的趣味故事阅读。其中出现的词汇ginger、baker、fox、house、fox等丰富了学生知识积累,同时让他们对ginger这种原本不喜欢的食物有了新的认识,为本单元的教学情感目标达成,提供了充分的铺垫。

参考文献

[1]王红艳.浅谈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策略[A]..教师教育论坛(第四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2]朱雅静.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D].集美大学,2018.

[3]李荆旭迪.浅谈小学低段英语课文阅读的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13):75-76.

[4]殷蓉蓉.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内蒙古教育,2015(12):46.

猜你喜欢
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大班美工区材料投放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凸显对比策略 促进数学思考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