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靓
摘 要: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其目的是以“形”传“神”,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笔者通过此文重点探求如何做到以形传神,有哪些方法可循。
关键字:肖像描写;人物特征;内心世界;形神毕肖
在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教材中,写作板块明确了“写人要抓住特点”的内容。人物的肖像是可以显示人物的身份、年龄、经历、性格、精神面貌等的最直接感官,于是我把人物肖像描写作为了人物描写的首要指导任务。
一、基本原则——以形传神,行神毕肖。
人物的肖像描写首先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展现人物的面貌姿态,做到“形似”,然后以形传神,显示出内在的心理,从而达到“神似”。所谓“形似”,就是指人的外部形态写得像。然而无论怎样追求“形似”,大家一致的目标都是力求“神似”。所谓“神似”,就是在人的容貌、身材、眼睛、服饰、姿态等外貌特征刻画的惟妙惟肖,揭示人物内在的心理情感、精神世界以至灵魂深处的东西,让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留下深刻的印象。
所以,笔者重点探求如何做到以形传神,有哪些方法可循呢?
二、明确方法——寻访经典,柳暗花明
1.画眼传神法。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可以传达出人内心情感、精神和灵魂深处的东西。中外不少作家都将画眼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鲁迅先生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也说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的逼真,也毫无意义。”如以下几则名家作品材料:
(1)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音乐巨人贝多芬》)
(2)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芦花荡》)
(3)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列夫托尔斯泰》)
(4)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面如死灰,两只眼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只不瞎。(《老王》)
材料(1)用了“深邃”、“灰色”、“凝重不可逼视”来形容眼睛,无不展现出了贝多芬忧郁却坚毅无比的精神气质。
材料(2)“深陷”、“明亮”二字,既写出了老头子因年老而至眼球凹陷,又反衬出老当益壮、机智精明的精神面貌。
材料(3)则以“黑豹”、“犀利”来形容目光,同时还把它比作“锃亮的钢刀”,这些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感受到托尔斯泰富有智慧与力量的神韵。
材料(4)则用了“田螺眼”以及一個“瞎”字,深深地为我们揭示出了老王饱受身体折磨以及可能来自外界冷眼冷语在其心灵上摧残。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除了“田螺眼”,我们往往采用形容词来画眼,如何运用准确的词语,还得同学们将功夫立足在课外,多积累,充实自己的词库,注重遣词造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这样不至于“有其意,而无其力”。
2.夸张法
夸张法是指为了达到强调或滑稽效果,而有意识地使用言过其实的词语,这样的一种修辞手段。夸张法并不等于有失真实或不要事实,而是通过夸张把事物的本质更好地体现出来。换言之,就是将人物以肖像漫画呈现,以夸张形式突出人物特征,让人物惟妙惟肖,形神兼备。如以下二则材料:
(1)“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藤野先生》)
鲁迅先生用夸张的方式刻画清国留学生,就将其腐朽虚荣的丑陋形态表现出来,显得形神毕肖。
(2)这当,打外边进来三个人,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式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有核桃大小。”(《俗世奇人·泥人张》
冯骥才对作品中“海张五”寥寥几笔,略带夸张式的笔触,一个嚣张跋扈的泼皮形象变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可谓形似、神似。
3.对比法
通过人物自身前后变化的对比,在变化中求得“神似”。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对人物进行对比式的动态描写,展示人物性格变化的历史轨迹,从而达到肖像描写的神似。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老舍笔下的“祥子”,《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等都是人物肖像对比式描写中的经典。
(1)少年闰土: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2)中年闰土: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故乡》)
少年时的闰土有着“紫色”圆脸,可见得阳光健康活泼;中年时的闰土面色用了“灰黄”来形容,眼睛“肿的”,小毡帽“破的”,尤其是手变得“又粗又笨”像“松树皮”,这一系列人物自身的对比变化,栩栩如生呈现出的是一个受尽生活折磨的艰难活着的闰土形象,人物遭遇与命运变化赫然纸上,不禁让人心生恻隐。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了通过“画眼法”、“夸张法”、“对比法”来使人物达到“神似”,还应注意的是,刻画人物在仔细观察基础上对肖像进行细腻的描绘,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方法,同时还可根据情节的需要在关键点表达,也可利于人物神韵来突显。“盖写其行,必传其神”。我们在人物肖像描写中,既要追求形似,又要展现人物的神韵,这样才能将人物写的活灵活现,仿佛近在咫尺。
参考文献:
[1]《21世纪中学生作文:初中教师适用》,2009(9):49-49,21世纪中学生作文杂志社
[2]《语文教学通讯》,2015.7-8B,语文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