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工智能的革新与图书馆的发展

2019-09-10 07:25:33黄思远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革新人工智能图书馆

黄思远

[摘  要:人工智能不仅仅是科技领域的一种技术,同时更会引发图书馆的诸多变革,主要表现在在信息资源的采购、组织资源、日常管理、用户服务等诸多的方面。人工智能背景下图书馆需要做好各种革新,做好规划,协调人机关系;加强建设,完善馆员素质;科技引领,打牢硬件基础。

关键词:人工智能;革新;图书馆]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我们日益进入到了人工智能的时代,人工智能不仅仅是科技领域的一种技术,同时更会引发社会的诸多变革。目前的人工智能已经能够形成全新的人机合作模式,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人工智能对于图书馆变革意义也是巨大的,目前美国的一些图书馆已经开始利用智能语音分析算法,对信息和表达进行计算,自动识别相应的馆内资源信息;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馆员减轻各种压力,提供沉浸式的员工培训,对各种人力资源信息进行梳理分析,从而提升图书馆管理效率和决策质量,帮助馆员获取最为有效的信息。虽然人工智能为未来的图书馆提供了便捷的工具和广阔的前景,拓展了图书馆管理的内涵和外延,但是也会给图书馆管理带来很大的冲击,无论从工作方式、工作内容还是工作方法上都需要进行较大的变革。

一、人工智能革新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

技术进步程度直接关系着图书馆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程度。当下,以深度神经网络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开始了第三次革命,自动驾驶、智能客服、机器人翻译、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领域已经出现了大数据、云计算等技能。图书馆机器人也已经开始投产使用,机器人的制造充分利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科技的推动下正飞速发展,未来的智能化图书馆也一定会不断升级。图书馆在诸多方面都受到了人工智能的影响,包括管理、图书馆环境和建筑、馆员、服务、信息资源建设等微观层面。在信息资源的采购上,物流、电商、资源商、书商、出版社、图书用户等,都与图书馆之间通过网络进行资源共享和业务对接,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分析大数据的方式了解用户的不同需求,帮助图书管理员掌握图书供求情况,进而准确选购电子和纸质书籍,并且自动统计好资源建设、资源赠送交换、经费管理、验收登记等任务。在组织资源上,人工智能可以自动根据相关规范和机读目录标准,进行编目资料、查询、建库、查重、输出等;DC、MARC等元数据的更新以及自动识别,都可以在规范化数据库和元数据中心的基础上实现;凭借处理自然语言、机器翻译、识别语音、识别图像等智能技术,可以实现构建知识库、学科导航、智能摘要、智能标引等工作。在数字服务上,人工智能还能够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的基础上协助图书馆管理和认证用户身份;挖掘喝收集大量的业务和服务数据,尽量掌握用户喜好和需求;整合异构、分散的资源,在自然语言、图片、语音等基础上检索语义,并根据大数据分析出的用户信息实现检索的个性化。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图书馆的革新策略

(一)做好规划,协调人机关系

首先,作为图书馆的决策者需要有清醒的应对意识,对人工智能和馆员能力、作为进行再定义。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无论是图书馆员工还是无生命力的机器,都开始成为了人工智能管理的对象,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分配他们之间的工作也是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虽然人工智能能够帮助管理者解决一些比较繁琐的工作问题,但是这也意味着管理者需要拥有更强的网络质量监测能力,需要能够处理好人机协作这一新的命题。其次,图书馆管理者还应该做好相应的关系协调。当人工智能手段和工具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的时候,并不意味着它会被一帆风顺地接纳,很多图书馆员工可能会产生诸多的逆反情绪,比如一些员工会担心这些技术和机器会泄露自己的隐私,还有的会担心一些监控设备会让自己时刻处于上级领导的监视之下,从而对人工智能采取反对甚至敌视的态度。所以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要主动进行化解,做好疏导工作。最后,图书馆管理者需要去追踪最新的发展动态和工具,能够掌握最为便捷的工具并运用到图书馆的日常经营之中,对图书馆的各种资源有更充分的理解,利用最新的工具对员工的结构变化和能力模型进行再梳理,还要制定图书馆发展的未来规划,提早进行应对,确保能够跟得上形势的发展。

(二)加强建设,完善馆员素质

在人工智能的时代,人们的知识需求也在逐渐地复杂化、个性化的,这会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边界造成冲击,还会影响图书馆工作人员已有的认知。图书馆的立馆之本就是人才,这是其展开服务的基础,图书馆必须强化工作人员的各项素质能力,要具备发展创新的思维并掌握必要的现代人工智能技术和相关知识。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使自己成为多方面人才,不但懂得自己行业的相关工作内容之外,还要了解包括技术、自动化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时刻了解到外界读者的相关需求,应对日常工作。除此之外,图书馆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结合人工智能时代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对馆员的培训工作要持续、专业且具有计划性,其培训体系要具有完善的保障措施和完整科学合理的培训流程,其宣传要达到一定的力度,要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馆方要积极地接受馆员的建议和要求,从而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使其培训的自主性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另外要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结合人工智能发展的实际,引进各种的新媒体人才,在进行人才的引进过程中要具有应有的战略眼光,根据工作人员的发展潜质、能力标准、职业倾向、知识水平以及个性品德等制定合理科学的人才选拨标準,从而选拔出合适的人才。图书馆人工智能将会在不同程度上调整人才结构,只有图书馆管理人员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素养,实现业务转型,图书馆也要聘请人工智能训练、维护、研发人员,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馆际协作管理上,联盟馆、总分馆可以在智能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更好的做到资源共享和共建,包括通借通还、馆际快借、文献传递、文献调度以及协调采购、联合采购。

(三)科技引领,打牢硬件基础

人工智能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未来的公共图书馆将越来越凸显出智能化的特征,智能化也是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体验科技魅力,完善图书馆服务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虽然目前人工智能还没有普及,从目前的一些图书馆发展态势中都得到了印证。比如武汉大学图书馆的虚拟导航系统,还有南京大学图书馆的Find+等,很多系统都凸显了科技的力量。所以在未来公共图书馆要想继续展现自身的价值,也应该不断地参与人工智能的革命,向智能图书馆建设的角度迈进。图书馆首先应该加强硬件环境的建设,通过物联网几乎接入实现智能照明系统的调整,布置光敏传感器,根据天气变化实现自动的打开、关闭窗帘;还可以增加一些3D电影体验、手势控制虚拟图书馆体验等高科技手段,吸引读者身临其境地进行知识摄取;目前图书馆的智能搜书系统也开始逐渐被提上日程,也即读者能够通过手持射频识别读卡器自动定位到自己要找的书籍的馆藏地点,方便读者的查阅。在服务系统方面,除了已有的自助借还系统外,逐渐推行人脸识别、3D/AR/VR导航系统,提升受众对智能图书馆建设的体验式服务。在信息化和人工智能大环境的影响下,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将会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实现大幅度提升。在人工智能发展如火如荼的当下,图书馆界要时刻紧跟步伐,开发智能咨询、精准化服务、个性化服务、知识分析和组织、智能识别、自动翻译、语言检索、语音组织、图像检索等应用,协助图书馆管理员业务水准的提升,让更多的用户得到更加满意的服务。

总之,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的发展也会带来很多的变革,会遇到各种难以解决和应对的问题,但是只要摆正心态,迎难而上,所以的技术困境终究会变成有力的影响,通过化被动为主动才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才能够最终实现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青飏,顾恒轩.智能问答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建议[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4):138+146.

[2]荣霞.人工智能与图书馆产业深度融合的缘起、模式与路径[J].图书馆学刊,2019(01):12-15.

[3]朱昊.人工智能时代新型数字图书馆建设:机遇与挑战[J].图书馆学刊,2018,40(12):113-116.

猜你喜欢
革新人工智能图书馆
周克芹纪念:捍卫与革新
四川文学(2020年10期)2020-02-06 01:21:16
复旧运转
2019:人工智能
商界(2019年12期)2019-01-03 06:59:05
人工智能与就业
IT经理世界(2018年20期)2018-10-24 02:38:24
继续努力,不断革新
中国自行车(2018年7期)2018-08-14 01:52:32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数读人工智能
小康(2017年16期)2017-06-07 09:00:59
飞跃图书馆
下一幕,人工智能!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1:29
伝統の極みを吸収し大胆に革新 篆刻家 駱芃芃 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