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利娟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在了解如何做好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之前,我们先从概念上了解一下上消化道出血。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上消化道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上消化道出血就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等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
其次,从临床表现上来看,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它的失血量十分大,可在数小时内超出循环血容量的1/5,大量的失血可导致许多症状,首先是呕血和黑便,可以说,呕血和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血容量减少还可引起贫血、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严重失血患者会产生一系列的休克症状,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弱等。休克致死率较高,是上消化道出血最严重的表现症状。
我们大致认识了上消化道出血的概念和临床表现,要诊断上消化道出血还需要经过检查。常规的检查包括血常规、隐血试验、尿素氮等,特殊的检查手段主要包括胃镜直接观察、选择性动脉造影、X线钡剂造影、放射性核素扫描。在进行检查时要注意,如果患者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应及时补充血容量,待血液稳定后再行胃镜检查。X线钡剂造影要在患者停止出血、病情稳定后操作。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经总结后主要为六点:紧急护理、常规护理、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手术治疗。接下来,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这些护理方法。
1 紧急护理
紧急护理主要针对大量失血导致休克或肝性脑病的患者,作为医护人员应注意观察,休克的患者往往会表现为面色苍白、精神状态异常、动作语言异常、四肢湿冷、脉搏细弱。因此,应及时监测患者的血压、血红蛋白,当监测到的数值过低时,应及时补充血容量,采用输入血浆或全血等急救措施。
由于患者的病因不同,年龄也不相同,所要求补充血容量而输入的成分有很大不同,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状况进行评估,输入恰当的溶液或血液,在输液的速度上也要进行控制,比如合并老年人或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在输液时不宜过快,否则可导致肺水肿。
2 常规护理
如果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常规指导和多种监测。
首先,对于大出血患者来说,头侧位并将下肢抬高,可以避免血液反流堵塞气管而引起的窒息。及时记录护理监测结果,包括血压、脉搏、出血量及每小时尿量,如有必要,可进行中心静脉压测定和心电图监护。
在控制出血、及时止血方面,可应用三腔气囊管压迫止血、内镜直视下止血和血管介入技术,及早控制血液流失,有利于后续治疗和患者健康恢复。
3 药物护理
对于大出血患者来说,药物的应用主要针对原发病。
3.1 治疗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主要是胃酸分泌过多,导致胃粘膜受损。要治疗消化性溃疡,可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这两类药物都能有效的抑制胃酸分泌,对胃粘膜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3.2 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肝硬化的患者会引发食管、胃底静脉压力过大,导致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于此种疾病,垂体后叶素是常用的止血药物,止血效果较好,但作用时间短,对高血压病、冠心病的患者不适用。
要注意的是,有肝脏疾病的患者禁用吗啡、巴比妥类药物,以免诱发或加重肝性脑病。
4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必要的个性化的饮食指导。
比如,大出血或休克的患者应禁食,少量出血患者用流食或半流食,如果患者病情有所缓解,可食用較软的食物。可少食多餐,但一定不能食用粗糙、生硬的食物,以避免消化道再次受刺激出血。在这个过程中,要保证患者的食物既容易消化又有充足的营养,不会对消化道造成更大的负担又满足患者日常生活需要。
对于肝脏疾病的患者仍要特殊指导,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以控制病情。
5 心理及环境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于大多数患者对疾病的了解较少,对疾病会有焦虑、恐惧的心理,因此,医护人员要做到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他们大致了解疾病,对后续治疗及花费有清楚的认识,缓解患者的精神紧张,以便做好配合工作。
除此之外,要注意病房环境,保持病房卫生,及时开窗通风,给患者舒适的修养环境,有利于患者保持心情舒畅,尽快恢复。
6 手术治疗
在紧急护理及应用药物无效的情况下,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同样要考虑到原发病的问题,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的患者和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如果患者有严重的溃疡穿孔、幽门梗阻,应及早手术,降低死亡率。
总结以上护理方法,主要是止血及后续治疗,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在这些护理方法中,最容易忽视的就是患者的心理问题,如果医护人员未及时与患者沟通,可能会导致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对立。因此,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要做到信息互通,通过积极有效的交流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当然,作为护理人员,应掌握好临床基本技能,在护理时以专业的态度和技术对患者进行护理,能够在护理过程中认识自己、改善不足,传递给患者“我很可靠”的信息,会让患者更加信赖医护人员,维持良好的关系,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更好更快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