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属性评价的海岸线规划研究

2019-09-10 07:22张一帆曹深西苏广明张志卫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9年7期
关键词:属性海岸线规划

张一帆 曹深西 苏广明 张志卫

摘要:为实现自然岸线保有目标,推动海岸线合理的保护利用,科学制定海岸线规划成为海洋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提出以海岸线属性评价为核心,通过岸线单元划分、评价、归并等步骤,划定严格保护岸线、限制开发岸线和优化利用岸线3类岸线,以应用于海岸带区域相关规划。案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利于实现海岸线分段功能管控,可应用于大尺度区域空间规划。

关键词:属性;海岸线;规划;单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P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19)07-0020-05

Abstract:To achieve the goal of retaining natural coastline and promote conservation on utilization of coastline,scientific coastline planning is one of important works in marine management.The research developed a method which can be applied in relative planning of coastal area,dividing the coastline into 3 types including strict protection,limited development,and optimal utilization,by the steps of unit division,assessment,and merging,based on assessment of coastline attribute.Results of case study implied that the method can achieve the functional controlling by coastline and be applied in large-scale spatial planning.

Key words:Attribute,Coastline,Planning,Unit,Assessment

1 研究背景

1.1 海岸線保护利用需求

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其毗邻区域是人类经济活动最活跃、最集中的地区,涉海的开发利用活动主要集中在该区域[1]。随着沿海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发展重心向滨海地区转移,沿海各省、市、自治区海岸线利用强度逐年加大,海岸线资源的利用受经济驱动作用而出现破碎化、低质化等问题。海岸线保护面临着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冲击。

自然岸线为海陆长期自然作用下形成的海岸线,对抵御海洋灾害、维系海岸生态具有重要作用。国家海洋局在2017年出台了《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2],在岸线管理上确立了以自然岸线保有率目标为核心的倒逼机制,要求全国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并分解落实到沿海省、市、自治区,提出了划定严格保护岸线、限制开发岸线和优化利用岸线3类岸线进行功能管控。开展区域海岸线科学精细的规划,对实现地方自然岸线保有目标、推动区域海岸线合理保护利用,至关重要。

1.2 岸线规划的重要性

海岸线两侧的海域和陆域已制定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海洋功能区划等众多的空间规划进行功能引导和管控。在陆海统筹的发展要求下,海岸线作为海岸带区域衔接海域陆域的核心缓冲和过渡地带,应结合海岸线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以及社会需求,明确海岸线管控基本功能,建立因地制宜的差别化海岸线管理方向[3],从而对海岸带区域的多规融合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在海岸带规划等陆海统筹的指导性规划中,海岸线规划应是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保护海岸线资源的有效途径[4]。

1.3 岸线规划的复杂性

海岸线在长期的自然作用和人为活动的影响下,具有不固定性、功能多样性和多重综合性的特点[5],形成了人工岸线、砂质岸线、基岩岸线和淤泥质岸线等多种海岸线类型,自然岸线的保护程度和人工岸线的利用方向均存在差异,较难直接判定其基本功能。海岸线总体呈绵长曲折的形态,沿海各省、市、自治区的海岸线长度长至4 114 km,短至153 km[6],海岸线规划面临极大的工作量和精细化管理难度。因此,区域的海岸线规划需要采取归一化的综合性方法进行统一规划。

2 研究方法

2.1 技术路线

根据《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本研究中海岸线规划的目标是明确海岸线的基本管控功能,即确定严格保护岸线、限制开发岸线和优化利用岸线3类功能管控岸线的分布。本研究设计的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规划流程总体包括3步:①岸线单元划分;②属性综合评价;③岸线单元归并。方法核心为属性综合评价,是判断岸段基本管控功能的基础。

2.2 岸线单元划分

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原则,以海岸线类型和开发利用现状识别海岸线属性,将具备单一海岸线类型和开发利用现状的岸段划分为岸线单元。

海岸线类型基于我国已开展的海岸线修测工作,可包括砂质岸线、河口岸线、基岩岸线、生物岸线、淤泥质岸线和人工岸线6类[7]。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本研究对海岸线属性进行细化识别,除生物岸线、河口岸线、淤泥质岸线不具备细分依据外,其他3类岸线可根据环境现状进一步细化类型。其中:砂质岸线可分为优质砂质岸线和一般砂质岸线,优质砂质岸线即具备地表形态稳定、滩面(潮间带和干滩)宽度和坡度适中(宽度一般为50~1 000 m,坡度小于15°)[8]、砂质物质组成以中细砂为主、砂质纯净柔软等属性,一般砂质岸线即为其他砂质岸线,包含需开展整治修复的砂质岸线;基岩岸线可分为典型地质地貌岸线和一般地质地貌岸线,典型地质地貌岸线为完整的具有代表性的地质地貌岸线,一般地质地貌岸线即为其他基岩岸线,包含需开展整治修复的基岩岸线;人工岸线可分为养殖堤围岸线和水利堤围岸线,养殖堤围岸线为养殖围塘的向海一侧护岸所在岸线,水利堤围岸线为其他的人工岸线,即仅起到防洪消浪作用的人工岸线。故本研究将海岸线类型共细化为9类。

海岸线开发利用现状需按岸线向陆一侧和向海一侧分类识别,并结合实际海岸线开发利用现状进行细化判定。经案例区实地调研,海岸线向陆一侧的开发利用现状共有6类:①向陆一侧1 000 m范围内建有保护区;②向陆一侧为风景旅游区或公园;③向陆一侧有超过50 m的公益林和防护林;④向陆一侧为市、县主城区的景观岸段;⑤向陆一侧为连片工业区;⑥向陆一侧为交通基础设施(机场、道路)。

向海一侧的开发利用现状共有4类:①向海一侧1 000 m范围内建有保护区;②向海一侧为防灾减灾重点区域;③向海一侧为船舶停泊区(港口、渔港);④向海一侧为区域建设用海区。

2.3 岸线单元评价

根据海岸线属性对区域海岸线划分岸线单元后,即可对岸线单元进行综合评价。对每个岸线单元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则应用在市级以上区域规划时评价工作量极大,故本规划方法的评价内容为海岸线属性,即对岸线单元具备的岸线类型及其向海向陆开发利用现状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方法以专家打分法进行半定量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为根据该属性判定的岸线单元基本管控功能。

海岸线基本管控功能需根据海岸线自然资源条件和开发程度判定,故综合评价的指标设计为自然条件、生态功能、景观价值和利用强度4个类型。海岸线类型根据其保护价值进行打分,向海向陆开发利用现状均采用相同的综合评价指标进行打分,经咨询专家,综合确定各指标的判定原则如表1所示。

根据以上判定原则,本定量判定得分越高,表明该岸线单元自然资源条件较好且开发程度较小。岸线单元评价结果在70~100分(含70分)为严格保护功能;评价结果在40~70分(含40分)为限制开发功能;评价结果在0~40分为优化利用功能。

2.4 岸线单元归并

岸线单元综合评价完成后,相邻岸线单元会出现判定功能一致的情况,此时需对同类管控功能的岸线单元进行归并,归并后形成的功能管控岸段即为研究区域海岸线功能规划结果。在实际工作中,需根据工作精度要求,综合考虑行政边界及最小图斑因素对规划结果进行局部调整。

基于本研究识别的海岸线属性,其综合评价结果经统计汇总后如表2所示。该结果经案例验证可行后,在海岸线规划工作中,划定完岸线单元后,可略过综合评价过程,直接参考该判定结果判定岸线基本功能,即优先判定严格保护岸线,在严格保护岸线的基础上根据开发利用现状判定优化利用岸线,剩余岸段即为限制开发岸线。

3 案例研究

3.1 案例区概况

本研究以珠海市三灶岛为案例区,珠海市三灶岛位于珠江磨刀门和鸡啼门两河道出口处,历史上为万山群岛中第一大岛,现已连陆,为珠海市重要的城市发展区域。区域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北部及南部,沿岸分布有珠海三灶国际机场、珠海国家高新区三灶科技工业园、珠海大学园区等主要城镇建设区域。区域岸线总长56.3 km[9],以人工岸线为主,东南部分布有砂质和基岩岸线,西北为泥滩和蚝田,零星分布有红树林。整个案例区岸线类型较全,海陆域两侧存在多类开发利用现状。

3.2 案例研究结果

按照研究确定的规划方法,根据案例区海岸的自然条件和开发利用现状,将区域岸线共划分为22个岸线单元(图2),经综合评价和岸线单元归并后,该区域共划分为9段功能管控岸线,包括4段严格保护岸线、4段优化利用岸线和1段限制开发岸线,单段岸线长度在1 378~16 528 m,规划结果如图3所示。对于该区域的实际岸线保护利用管理,该规划结果并没有过于破碎化,严格保护、限制开发和优化利用的基本功能可控制开发强度,可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用地类型、海洋功能区划的功能区类型相结合管控,实现海陆域主要空间管控规划的衔接应用,可达到以海岸线为核心的海岸带空间基本管控。

4 结果与讨论

4.1 方法评价

本方法的案例应用结果表明,对于大尺度区域的空间规划,该方法可以通过统一准则,基于海岸线类型和开发利用现状,以识别评价海岸线属性为核心,将长度较长的省、市、自治区管辖海岸线进行分类划定,可实现海岸线分段功能管控。该方法对于海岸线功能的判定相对较为科学,分类划分结果相对合理可操作,经多次验证反馈修改后,可应用于基础条件类似的其他区域,推进市级以上区域海岸线规划的开展。

4.2 方法适用性

4.2.1 该方法适用于大尺度区域空间规划

本规划方法立足应用于海岸线较长的大尺度区域空间规划,现有精度的结果可用于海岸线基本管控功能的划定。若应用于局部区域的海岸线规划,在划定具体岸线利用功能时,则缺少详细的调查数据介入,方法的应用则偏主观性,结果的精度和适用性不利于海岸线保护利用的精细化管控。

4.2.2 岸線单元的属性需结合实际界定

本规划方法对于岸线单元的属性界定,在岸线类型上进行了3种类型的细化分类,不能适用于所有区域,需结合研究对象的实际现状进行界定;在岸线的开发利用现状上,因不同区域的实际开发利用现状具有差异性,其类型界定也应因规划区域不同而进行调整。

4.2.3 岸线单元评价指标体系可进一步优化

本规划方法的核心是岸线单元属性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根据3类岸线基本管控功能的划定原则设计,但应用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完备性问题,同时在进行充分研究的前提下,各指标也应有一定的权重控制,因此本方法需在案例应用过程中对现有指标体系进行反馈和优化。

参考文献

[1] 毋婷,侯西勇.海岸线变化综述[J].生态学报,2016,36(4):1170-1182.

[2] 国家海洋局.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EB/OL].(2017-03-31).http://www.soa.gov.cn/zwgk /zcgh/hygl/201703/t20170331_55433.html.

[3] 王江涛.城市化和工业化冲击下海岸线管控战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4(3):10-15.

[4] 赵锦霞,黄沛,闫文文,等.海岛海岸线保护规划初探:以青岛市海岛海岸线保护规划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33(11):84-87.

[5] 赵梦,岳奇,徐伟.论海岸线的资源属性和特点[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32(3):33-36.

[6] 国家海洋局.全国海域勘界图集[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2.

[7] 索安宁,曹可,马红伟,等.海岸线分类体系探讨[J].地理科学,2015.7,35(7):933-937.

[8] 蔡锋.中国海滩养护技术手册[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5.

[9] 吴志峰,王继增,全文智,等.南方沿海地区城市水土流失类型及特征:以珠海市三灶区为例[J].生态科学,2001,20(1,2):75-80.

猜你喜欢
属性海岸线规划
海岸线
海岸线位置为何会经常变化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对两种实体观的探析
用好文件“属性” 解决实际问题
完形填空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