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久
摘 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发展经济,重视重工业发展。但由于盲目地乱砍滥伐、对森林进行过度采伐、沙化地耕种等,导致我国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自然灾害现象也在频繁发生,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影响到国家自然生态环境的安全。而退耕还林是指为改善生态环境,将周边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土地停止耕种,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植树造林、种草以恢复植被。主要围绕营造林技术在退耕还林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营造林技术;退耕还林;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保护好森林资源是发展生态环境最重要的部分。退耕还林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点内容,当前很多地区都在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其真正意义地改善了周边的生态环境,对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以及自然灾害等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在退耕还林的应用中,营林技术能够提升植被生长的水平,能够使植被健康生长。
1 壮苗培育技术
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对树苗栽培的环节,壮苗技术的培育过程关乎着树苗的成活率以及生长水平,其也是保障后续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部分。目前苗木培育技术以苗圃为主,首先,在进行育苗时一定要对种子进行合理选择。根据当地气候温差等因素,确保苗木的成活,并且适应周边的环境。再者,为了方便对苗种进行照顾,在建设苗圃时应选在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这样能够及时地将种苗运输到指定地点并进行栽培。而且在育苗之前还要对苗种进行相应处理,因营林生产和种植规模比较大,所以一定要确保种子的出芽率,对种子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由于种苗的数量比较庞大,为了确保种苗的成活率比较高,应对种苗进行抽样检查,在确保种苗能够顺利存活时再对其进行播种。在种苗播种时,还需要对种苗进行拌种,以提升种苗抵御虫子的能力,还能提升种苗的成活率。种苗播种后进行翻土工作,一般都是在阴雨天对种苗进行播种松土,晴天时对种苗进行施肥和浇水。
2 大力推广封山育林技术
在退耕还林中推广封山育林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封山育林在培育森林资源上有着成本低、见效快、收益高的特点,同时还能促进经济发展。封山育树首先要做的就是找一片适合的土地,能够满足树苗的生长条件,在种植中保持所有的树木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地势之间要有起伏但不能太过平坦,且植被之间的稀疏程度一定要按照严格的标准来执行。
选择好种植基地之后方可选择封山的方法。其一全封,主要是指在封育期间,将一切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活动全部禁止(放牧、砍伐、割草等)。封育的时间短则3~5年,长则8~10年。这样的封山方式比较适合远山、河流上游、水库、高山以及风沙比较严重的地区。其二半封,主要是在林木生长的季节实行封禁,在其他季节时,以不影响树木生长、使周边居民可对其进行砍柴等为前提,这样的方式比较适合薪炭林和封育用材林等。其三轮封,是指在整个封育区将其分片划分,进行轮流封育。这种轮封的方式不仅能够恢复植被,还能够解决当地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需求,每个阶段的轮封时间一般在2~3年,时间较长的则为3~5年,这种轮封的方式比较适用于培育薪炭林。
3 大力推广水土巩化技术
水土巩化技术是整个退耕还林中最重要的技术保障,工作人员要根据该地区的地势特点进行施工,最先保护好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方。在退耕还林的地区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海拔坡度,坡度要根据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开展施工技术。为了能够更好地保障周边的水土不再流失,应严禁周边居民砍伐树林,保护好周边的生态环境,避免水土流失的情况。
4 营造林技术在退耕还林中的成效
青海都兰县在5年的时间里造林233.33 km2。在20多年前,青海都兰县平均每年有0.0 253 km2苗田被沙子掩埋,相当于3个足球场,于是都兰县开始了退耕还林计划。由于都兰县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南部,是整个青海省沙漠面积最大、风沙危害非常严重的地区之一,其周边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据数据显示,在1991—1994年,国道109线察汉乌苏养路段几乎每年清沙2 300 m3,周边的农田每年约有0.0 253 m2苗田遭到风沙掩埋。芦涛和治沙团队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最终才成功种植杨树。芦涛说:“在沙地栽种树木,当年能够存活下来,不算是真正的存活,只有3年后才能算是真正的存活。”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都兰县从2011—2016年短短5年的時间里,通过国家重点公益林“三北”五期防护栏建设体系,完成营造林234.067 km2。其中,人工造林约有133.34 km2、封山育林约有86.67 km2、森林抚育约有6.67 km2,森林覆盖率从2009年的4.04%升高到5.07%。在2015年都兰县被评为国家级唯一一个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县。
综上所述,退耕还林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点内容,不仅能够提升植被覆盖率,还能够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推动林业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
(收稿日期:2019-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