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晓燕
伴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大自然已经不像以前那么触手可及,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幼儿园所处的环境并不是世外桃源,并不是理想的纯自然环境,尤其是对城市里的幼儿而言,能够自由地探索自然的机会更是越来越少了,因而立足园本,因地制宜开展亲自然活动对幼儿亲自然情感的培养愈发重要。
融入“崇尚自然”理念
观念决定行动。亲近自然不能成为一句口号,而应该成为我们的理念,崇尚自然的意识应该根植于保教人员的心中,落实在行动中。当然,更不能将亲自然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割裂,而应该将亲自然活动与幼儿园的主题活动、领域教学相整合,渗透到幼儿园日常生活之中。
我们虽然不能生活在纯自然的环境中,但生活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因素,比如,天空、大地、阳光、空气、水分、季节的交替、植物的生长、天气的变化等等,这些自然因素都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将“崇尚自然”的理念融入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意味着可以在教育环境的创设、材料提供、组织形式等多个层面创设条件,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地利用自然因素,让孩子建立与自然的联系,满足幼儿亲近自然,亲身体验、探究的需要。
无心感知转化为有意体验
幼儿的学习是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教师除了有计划、有目的的在主题活动和领域教学中开展有关亲自然内容,更应该做有心人,善于抓住教育契机,把孩子“无心”的好奇转化为“有意”的求知欲,把“无心”的感知转化为“有意”的观察,把“无心”的浏览转化为“有意”的体验。
比如,“雨”是自然界中幼儿最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通常情况下,教师和家长更多的是想到雨天带来的不便,往往会在雨天组织一些室内活动。可喜的是,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带领幼儿去户外去感受体验。例如,利用雨天,引导幼儿观察雨,感受雨,在雨中寻找快乐,孩子们用小手接雨,用脚踩雨溅起水花,用小伞接雨转水滴,用盒子、小推车运送雨水,他们非常尽兴,乐此不疲。孩子们通过听、看、摸等多种感官充分体验听雨、看雨、玩雨,充分感受雨天带来的乐趣,孩子的天性得到释放。老师在雨天带领小班幼儿听雨,在雨后去闻空气的味道,让孩子发现了空气味道的变化、天色的变化,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和兴趣。在和雨水接触的过程中,幼儿获得了极大地自由和亲自然的乐趣。
同样,大自然中充满了各种各样鲜活的生命,只要做有心人,生活中的偶发事件也可以让幼儿体验到自然界的奥妙,领略生命的美、生命的力量以及脆弱,唤醒幼儿生命自身成长的自觉性。如孩子们养护的花草死掉了,一般人会随手扔掉,而我班养的茉莉花干枯了,班里养护的鲜花慢慢凋谢了,笔者没有随手扔掉,而是抓住了这一契机,在自然角设立“死亡区”,引导幼儿观察鲜花从鲜活到凋谢的变化过程,让幼儿理解鲜活、枯萎、凋谢,讨论茉莉花干枯的原因……同样,对于班上饲养的小动物生病、死亡,教师可就此引导幼儿讨论,开展幼儿对生命学习的历程。从植物到动物,由于教师的智慧,幼儿多了一次次善待生命、珍惜生命的直接体验。
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亲自然活动
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和自然亲密接触,才能有更多机会去感受和体验,逐渐建立起和自然的感情。结合亲自然课题研究,我们设立了每周一次的亲自然日,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亲自然活动。
每周一次的“亲自然日”是孩子们向往的日子,無论是大孩子还是小孩子,总是带着喜悦的心情,或到大操场上放风筝,或到花园找蚂蚁挖洞洞、和泥巴,或捡树叶捉迷藏,或是到小河旁打水仗,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场景,总是能吸引幼儿的兴趣。他们个个精力充沛,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物种为幼儿游戏探究提供了支持,调动了幼儿视、听、触、嗅、味各种感官,无论是舒服地躺在草地上还是探究观察,无论是跳石凳还是捡果果数果果、在草地上寻找三叶草,无论是集体游戏还是个人“爬树探险”,没有一个孩子会觉得无聊或是无所事事,他们都是那样的轻松快乐,那样积极主动,那样专注,那样乐于表现交流。孩子们在自然的环境中释放天性,享受快乐,积累丰富的经验,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
亲自然活动开展途径
由于幼儿人数较多,幼儿园组织的亲自然活动的范围多局限在社区内,频繁组织到郊外不太现实。而家长以家庭为单位行动就方便很多,积极利用家长资源,便能拓展亲自然活动开展的途径。
基于此,我们采取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交流,向家长宣传亲自然活动的意义,建议家长平时多抽出时间带孩子亲近自然,越来越多的家长参与到了亲自然的行列中,不少家长利用自己的资源,联系农场,组织亲子郊游,亲自然的途径越来越宽,互动内容越来越丰富。从孩子的变化到自身参与活动,家长对亲自然活动的意义认识更深更广,对孩子情感的培养也更加注重。
立足园本,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多样化的亲自然活动。从幼儿园的自然角到种植园,从城市到郊外,无论是老师组织的亲自然活动还是亲子郊游,我们发现,只要给幼儿提供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孩子们或多或少的都会从中得到滋养,产生愉悦的学习与情感体验。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高新区城北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