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基本特征的调查研究

2019-09-10 07:22陈汝荷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84期
关键词:基本特征体育锻炼行为习惯

陈汝荷

【摘要】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对小学生体育锻炼有促进作用,反之,对体育锻炼有负面的影响,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有害。本文关注小学生的生活方式,通过调查对小学生体育态度、体育锻炼的认识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频度、强度和体育锻炼的项目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基本特征

一、研究目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环境的不同,人的很多行为习惯也随之改变,从以前简单的生活方式,到现在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而学生的生活方式越来越不健康,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体质健康有所下降。《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2018年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提出: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国家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越来越重视。孔子曰:少成则若性也,习惯成自然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变成习惯。关注小学生的生活方式,了解现代小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基本特征,使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终成为阳光少年。所以在小学进行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对我校部分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进行调查,探讨小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習惯的基本特征,为小学生体育学科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提供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校一至六年级各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共12个班的526名学生,其中男生293名;女生233名。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查找关于小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与基本特征的研究相关的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通过查阅有关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资料,进行设计“小学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基本特征调查问卷”。经校科研组和体育专家对问卷的内容和结构进行反复的讨论,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不断调整问卷的内容,最终确定问卷的内容。由课题组成员发放和回收问卷,其中一、二年级的4个班由作者本人进行逐一的解读与填写,最后发放问卷526份,回收率为100%,有效卷为520份,有效率为98.9%。

(3)数理统计法

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体育兴趣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质的课程,是参与体育锻炼与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养成的基本要素之一。调查表明,只有60.08%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出现这样的情况与体育课内容及其内容没有学以致用有关,经调查发现,只有52.47%的学生对体育课的内容感兴趣。在所学内容再体育锻炼中应用情况来看,有42.97%的学生把所学内容在体育锻炼中应用。所以在体育课堂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还要联系生活的实际,让学能够学以致用,从而提高体育兴趣。

体育兴趣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质的课程,是参与体育锻炼与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养成的基本要素之一。调查表明,只有60.08%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出现这样的情况与体育课内容及其内容没有学以致用有关,经调查发现,只有52.47%的学生对体育课的内容感兴趣。在所学内容再体育锻炼中应用情况来看,有42.97%的学生把所学内容在体育锻炼中应用。所以在体育课堂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还要联系生活的实际,让学能够学以致用,从而提高体育兴趣。

体质的课程,是参与体育锻炼与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养成的基本要素之一。调查表明,只有60.08%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出现这样的情况与体育课内容及其内容没有学以致用有关,经调查发现,只有52.47%的学生对体育课的内容感兴趣。在所学内容再体育锻炼中应用情况来看,有42.97%的学生把所学内容在体育锻炼中应用。所以在体育课堂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还要联系生活的实际,让学能够学以致用,从而提高体育兴趣。

正确的体育锻炼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中。表2调查显示,认为体育锻炼很有价值的学生有79.85%,而很想参加体育锻炼和经常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分别只有45.25%和52.27%。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是有大部分学生是没有把这种认识落实在行动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较差,在调查中发现,这与平时学业繁重有关,同时对于小学生来说依赖性较强,父母的陪伴很重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文件要求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身体活动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议》提出:5-17岁儿童青少年应每天累计至少6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身体活动;大于60分钟的身体活动可以提供更多的健康效益;大多数日常身体活动应该是有氧活动。同时,每周至少应进行3次高强度身体活动。调查显示,每天体育锻炼60分钟有25.86%,大于60分钟的学生有22.62%,还有大部分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少于60分钟,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较短。从学生每周体育锻炼的次数来看,3次以上的学生有71.75%。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强度来看,多汗有67.30%的学生,显然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强度不够。

如图1调查显示,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项目排在前三位的有跑步、羽毛球和篮球,参与跑步锻炼的有262人次,参与羽毛球锻炼的有232人次,选择篮球锻炼的有204人次,这些项目比较多人次选择在体育锻炼中。学生在选择项目上,主要是不限场地影响的项目:跑步和羽毛球项目。我校是以篮球为特色的学校,每个学生家里都有一个篮球,学生对篮球比较感兴趣,所以“一校一品”对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有促进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1.小学校体育课内容的设置没有结合生活的实际,导致小学生体育兴趣不高,直接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与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养成。所以在体育课堂中教师要不仅要教会学生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还要联系生活的实际,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从而提高体育兴趣。

2.大部分小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很有价值,但是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较差。在体育课中渗透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为学生提供进行体育锻炼时的安全知识和有效锻炼的指导,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发掘学生的内在需要,帮其定制个性、安全和有效的体育锻炼计划,进行個性的处方运动指导,帮其强化训练,让学生体验由苦到乐的过程,体验体育锻炼的良好效果,提升其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让学生真正喜欢体育锻炼,从“要我锻炼”到“我要锻炼”的转变,这样学生才能有持续性地进行体育锻炼。

3.小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较短、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次数较少、体育锻炼持续的强度不够。联合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营造学生体育锻炼的环境。学校方面:课堂准备安全场地设施和器材;举办人人参与的体育竞赛;布置体育作业;对体育成绩较好与体育锻炼积极的学生进行奖励。家庭方面:家长多陪伴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监督学生完成体育作业和组织家庭聚会的体育活动。社会方面:增加体育设施;组织社区体育比赛,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

4.小学生在选择体育锻炼项目上,主要是不限场地影响的项目和学校体育特色项目,体育活动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练习,让小学生掌握1-2项的运动技能。学生只有掌握了运动技能,才能激发学生对体育产生持续的兴趣,调动锻炼的积极性。在体育教学课堂中要落实学生掌握1-2项的运动技能,为今后的运动能力和体育活动打下好基础。

(本文是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Guangzhou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2016年度课题基于“阳光评价”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研究(课题编号:120157454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邓若锋.积极身体练习体验的体育学习动因[J].中国学校体育,2014,3.

[2]邓若锋.身体练习体验探索[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16.

[3][美]斯蒂芬·J·维尔吉利奥.儿童身体素质提升指导与实践(第2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

[4]肖克凡.董广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运动技能学习中的应用[J].体育师友,2015,3.

猜你喜欢
基本特征体育锻炼行为习惯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浅析“柔、屈、颤”在藏族舞蹈中的运用
高校学生群体活动的基本特征和组织管理研究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小小“运动员”
百年中国文学运动的基本特征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