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浅析

2019-09-10 14:55康丽蓉
理论与创新 2019年9期
关键词:林业工程应用

康丽蓉

【摘要】林业是我国经济领域中的重要部分,林业工程的发展不但具有经济效益,还对改善生态环境有着积极作用,具有极强的生态效益,所以林业工程的建设施工工作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林业工程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自然环境对其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一些干旱地区,林业工程的发展会面临更大的困难。基于此,对林业工程的抗旱造林工作进行探讨,分析造林的技术和有效措施。

【关键词】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应用

1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存在的问题

1.1水资源稀缺

在林业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自然环境对其会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对树木的生长而言,水分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区域的水資源情况,对于林业工程的建设和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和南北跨度都比较大,这就造成了不同区域在自然环境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中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也很不均衡,如在我国的西北和内陆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十分严重,这些地区的水资源根本无法满足树木正常生长的需要,该区域的大部分植物会枯萎和死亡,干旱的环境给林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是我国一些区域林业工程建设缓慢,树木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

1.2树种选择问题

林业工程在发展的过程中,树种选择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不同的树木对地区形态和生长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不同,所以其适宜的种植区域也不同。在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林业工程师需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等要素,合理选择树种,保障树木在该区域的存活并健康生长。在我国的干旱地区,林业工程的造林工作对于树种选择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由于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特殊性,所以在选择树种时,需要对其成活率和生长环境进行深入了解[1]。但是我国一些干旱地区在选择树种时,没有将树种的生长环境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结合在一起,导致最终选择的树种在生长的过程中无法适应当地的气候,经常会出现疾病,最终造成存活率低的事实。

1.3造林操作不规范

林业工程本身就十分复杂和专业,与正常的区域相比,干旱地区的造林工作也就更为困难。因此,在干旱地区发展林业时,对于相关技术的要求更为严格。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循造林操作规范,保证干旱地区造林工作的有效开展。但当前,很多林业工程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没有严格遵循相关的规范,导致在树木的存活率大大降低,进而影响造林工程的效果。

2有效的技术措施

2.1整地

开展抗旱造林技术并非单纯选择树种进行栽培,有效应用药物或其它手段即可保证树种的良好生存,可以说抗旱造林技术需要的是包括改善土壤、采集必要水资源等措施的系统化技术体系。这就需要在栽种树木前首先对土地进行整改,通过松动土壤促进土壤中通气量的增加,尽可能保证树种达到造林土壤的条件。造林需要通过整地控制出苗率,改善并保证幼林生长环境。为有效改善造林成活情况,需要结合实际种植情况对林区土地进行适时提前整地,充分发挥整地的效果。例如:通过整地可实现积蓄水分,墒情保持,控制并增加土壤含水率;以整地方式加速土壤熟化,提升土地种植质量,保持并增加土壤肥力。利用充足光照,促进植被发生光合作用,及时消灭土壤病虫害。常见的造林整地最佳时机为种植前半年,也可在种植前一年雨季进行整地。通常在干旱地区有特殊的地质条件、气候状况,因此整地时需要注意蓄水保土、坚持以少破坏原地质风貌为基本原则,以鱼鳞坑为主要树坑类型进行整地,以实际种植情况确定坑的规模。利用适宜的规格提升保墒效果,增强土壤对水资源的蓄积能力。

2.2幼树抚育管理

完成苗木栽植后,需要根据种植情况进行适宜的抚育工作。良好的抚育工作可有效减少区域内的灾害情况、降低干旱发生率,因此需要将造林技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提升造林抗旱性。同时,提升林木品种的成活率、发育速度。为有效提升林木的成活率,需要对幼苗进行统一管理,在栽植初期需要对其进行修枝处理,促进缓苗期幼苗迅速生根发芽、提升生长速度与质量。在林木种植过程中,需要结合林木的具体生长环境、实际发育情况等确定科学的抚育管理计划与措施,不断优化林木的成长环境。主要措施包括:幼林管理、除草松土等,通常需要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在三年内进行2~3次除草,造林第二年,及时调查苗木成活率并适时补植。在起苗后受裸根幼苗根系生长自然条件的限制,极易发生枯死现象,为了缓解根系发育过细的问题,需要优选苗木,选择根系发达的壮苗,保证种植过程中可充分吸收土壤营养物质,有效吸收水分,进而保证苗木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在栽植苗木过程中,要坚持随起苗随栽植的原则,最大限度地降低苗木根系水分蒸发的可能性。

2.3采用容器苗造林

在干旱地区进行苗木种植时,常见的为使用容器苗技术进行造林,在土地贫瘠的浅山区效果显著。为保证贫瘠土地、沟坡、梁峁等低質土壤中的树苗成活率,降低种植经济损失,控制苗木生长质量,需要及时采用容器苗技术。在干旱地区常见的容器苗技术品种为油松、樟子松、侧柏等,通过容器苗技术改善抗旱造林情况,实施技术改革,提高树苗成活率。栽植树苗时为保障不破坏土地,需要在除去容器底过程中确保其他位置不动,保障根系的完整性,大大提升苗木成活率。控制树苗入穴深度,保墒压土,用细土覆盖坑口。通常情况下,容器苗种植裸根苗成活率远高于普通树木成活率,有实践数据证明采用容器技术种植成活率明显提升,利用容器可保证根系的完整性,有效缩减种植时的缓苗耗时,促进苗木更早进入良好的生长状态,提高苗木成活率、促进其生长。

2.4采用覆膜造林技术

林业种植需要充分覆膜技术,提高抗旱造林技术的有效率,增加林木成活率,采用覆膜提高林木的生长质量,有效减低林木枯死率。应用覆膜技术处理后的土地,土壤湿度有所改善,可控制根系蒸发率,并有助于提升苗木生长发育的温度。利用覆膜技术,将苗木控制在相对高温、条件相对稳定的区域内,利用此方式大大提高林木种植成活率,保障林木种植质量。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种植情况,由外向内预留一道缝隙,将树苗种植在已处理完备的浅锅底型树坑中,控制穴洞边缘始终不高于地面,保障覆土厚度为6cm左右,保障土壤无透气,确定土壤空隙。控制栽植浇水率,提高其成活率。

2.5贮存水资源

实施开展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时,需要重点解决水资源问题,通常情况下,常见的水资源供给方式有两种:一是对水资源应用保水剂,利用新型高分子树脂材料,在保证原有状态的情况下,促进水资源的充分吸收,当水资源呈现饱和时,可在土地中利用水资源,保障短时间内苗木水分充足,满足其生长所必需的水资源。二是水资源供给方式为应用覆膜技术,通过对苗木覆膜,有效控制并减少水分蒸发率,保障土地水分减少流失,最大限度地保证苗木生长所需水资源,控制幼苗时期的蓄水量,为苗木生长提供水分保障。

2.6造林密度与林分结构

为充分建立林木可抗旱的空间,促使抗旱林形成良好的生长结构,需要根据林木具体生长情况,选择最佳的种植密度,为苗木生长发育提供充分的营养吸收空间。例如:干旱地区需要根据土壤缺水情况适宜选择稀植方式。同时也可根据土壤含水量适当采用混交林进行种植,常见的混交林类为针阔混交、乔灌混交等,同时要结合种植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苗木株距、调节行距,促进并增加林木吸收土壤营养物质,保证林木光照充足。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植树造林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我国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相关人员应该重视及林业工程当中的抗旱造林技术,促进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我国生态经济的发展。在本篇文章当中,笔者结合当前林业工程行业的实际情况,讲诉一些实际存在于抗旱造林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可以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林业工程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任博.龙首山自然保护站林区抗旱造林技术的集成应用探索[J].甘肃科技纵横,2019,48(04):9-11.

[2]陈丽丽,孙杜闯.渭南渭北旱塬东部直社枣抗旱造林综合技术措施[J].现代园艺,2019,(05):77-78.

[3]岳巍巍.探究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的相关问题及应对策略[J].农民致富之友,2019,(04):173.

猜你喜欢
林业工程应用
探究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
国有林业工程投资经济效益探讨
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