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中男女分班和混班教学对学生的心理绩效影响研究

2019-09-10 07:22柴建勋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

摘 要:本次研究主要在对男女分班教学与混班教学的概念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体育教学中男女分班教学与混班教学的历史渊源,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体育教学中男女分班教学与混班教学的意义和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基础,在此基础上对体育教学进行男女混班和男女分班不同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心理绩效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男女分班;男女混班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08-094-02

1男女分班教学与混班教学的概念描述

分班教学和混班教学属于教学组织形式的不同种类,是教学组织形式分层种类中的一种,对教学过程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以一定的关系,从时间上和空间上进行组合的教学形式。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中的男女分班教学和混班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性别因素而采取的不同组合形式的教学方式。男女混班就是男生和女生两种性别的学生处在一个班级,以自然班级的形式开展体育课程;男女分班就是男生和女生两种性别的学生分开教学,虽然是同个年级,但却打破原有的自然班级结构,形成男生班级和女生班级分别进行教学。

最早开始的班级教学,是教会主张的单一性别教育,也就是班级里面只有男性或者只有女性。男女分班教学主要盛行在二十世纪以前,对教学过程的发展起了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现代大学体育教学中,主要也是分为男女混班和男女分班两种教学组织形式,教育界中对于分班组织教学的形式研究本就不多,对于男女分班和男女混班对于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研究更少。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究竟是男女分班对学生心理发展更有促进作用,还是男女混班更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2体育教学中男女分班教学与混班教学的历史渊源

体育教学中,男女分班教学与混班教学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的,在我国民国时期,受到西方开放思想和教会思想的影响,女子已经开始进入私立学校学习,开设女子体操课,鼓励女子和男子同样参与体育锻炼。当时,开设有体操课程的学校有燕京女子大学和北京国立女子大学,这两所学校都实施了女子分班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对于其他男女同校的学校来说,体育教学也是分为男女不同班级进行的。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采用的是前苏联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基本都是以男女混班为主进行教学。

体育教学是否按照性别进行分班,这个问题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重新被提了出来。许多人提出,为了提高体育教学改革的效率,促进体育教学更有针对性,应该以人为本,遵循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和要求,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应该关注全部学生的发展,针对全体学生挑选适合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更好地教授学生体育基础知识,传授体育技能,进而磨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坚强的品质,形成自己的体育审美能力。针对这种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目标,男女分班进行体育教学更有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因为分班教学更有助于根据学生的性别差异和项目优势发挥学生自身特长,也有助于体育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教学,指导课堂练习,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几年前,在初中教学阶段,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重庆复旦中学、上海八中等等多所学校曾经尝试过在中学进行男女分班教学,不过因为当时许多专家和学者坚决反对,男女分班组织教学最终没有在体育课程中实施。但是,针对体育课程,北京、上海等地正式开始实施过男女分班教学,分班教学实施以后,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一系列疑惑和问题,不同专家和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众说纷纭,但究竟哪种分班教学形式对学生体育课程组织更有利,并没有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定论出现。

3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体育教学中男女分班教学与混班教学的意义

本次研究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从目前大学体育课程男女分班和男女混班对学生心理状况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分析两种教学组织方式对学生心理发展情况的影响,分析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探讨哪种分班组织形式更有利于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本次研究可以对目前大学生对不同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对心理产生的影响进行初步的总结,通过针对相关文献分析和现场实地调查,了解不同教学组织形式对学生产生的心理影响,把握大学生目前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分析,探讨体育教学组织形式选择哪种方式更加具备合理性,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

本次研究主要是从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和大学生体育学习对社会化影响两个方面去讨论男女分班和男女混班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各自有长处和不足,在体育动机和社会化两个方面进行比对,给出调查研究成果。体育动机对于学生参与体育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社会化程度也是当前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的重要衡量指标,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体育教学中男女分班教学与混班教学的不同效果进行分析,可以为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提供一定的可参考依据。在新一轮的体育教学改革关键时期,客观理性地反思两种教学组织形式,进一步分析两种体育教学形式的优点和不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保证体育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推动体育教学改革进程的发展。

4心理学研究基础

体育动机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学习的内部心理动因,是引起和维持学生保持体育兴趣的重要因素。对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体育动机影响的,体育动机水平决定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参与体育学习的持久性和倾向性。体育动机影响着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方向,也影响着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强度,对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学生的体育动机水平,是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前提,也是提高学生体育参与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

社会回避和社交苦恼分别指的是人们回避社交的倾向和面临社交问题时候的苦恼感受。社会回避是一种社会行为表现,而社交苦恼则是一种自身情感体验,它们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负面情感和负面体验。通常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认为这是由于性格问题造成的心理问题,但是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和心理医疗领域的不断深入研究,社会回避和社交苦恼行为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更多人开始意识到社交苦恼和社会回避是一种显著持续的对社会交往产生焦虑的心理问题,外在特征表现为孤僻,喜欢独来独往,在陌生人面前或者社交场合表现出害怕畏惧的现象。社交苦恼和社会回避心理问题的出现,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影响学生的正常社会化发展进程,阻碍学生进行正常的学习和交流,不能满足学校体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阻碍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5研究结果与分析

5.1体育教学进行男女混班和男女分班不同教学方式对学生体育动机的影响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在体育教学进行男女混班和男女分班不同教学的情况下,学生的自主性动机维度并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但是在控制性动机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动机是学生在对学习的意义进行充分认识,对学习的方法进行了解的基础上,发展出的对学习浓烈的兴趣,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心理倾向,学生体育课堂的自主性动机就是学生本身就对体育课堂的内容具备浓厚的兴趣,愿意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控制性动机是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在一定条件下才愿意去从事某种事情的倾向。混班进行体育教学,由于教学性别存在差异,为了得到异性的肯定和鼓励,学生会更加注重自我表现,希望得到外部关注。混班进行体育教学,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合作,课堂气氛活跃热烈,学生之间的互动机会多,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活动中去。

5.2体育教学进行男女混班和男女分班不同教学对学生社会回避和社交苦恼的影响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在体育教学进行男女混班和男女分班不同教学的情况下,分班进行体育教学的社会回避和社交苦恼水平比实行混班教学的水平高。这是因为,男女分班进行体育教学时候,性别成分单一,学生之间不能全面进行交流,不符合社会交往的正常情况,不利于学生发展自身的社会交流能力,提升自身的社会化水平。学生长期缺乏与异性进行交流的机会,容易在突然面对异性时候,产生自卑感。混班进行体育教学,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可以参与到班级社会活动中,通过体育活动发展自我能力,健全自身人格,更有利于学生在积极的班级氛围中成长。课堂也是小社会,尤其是体育活动,要求学生发展自身的交流沟通能力,发挥领导意识和协作意识,共同完成体育教学目标,提高社交能力,摆脱社交恐惧,促进自身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

5.3混班教学的不足

虽然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混班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动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化水平,但是体育混班教学也是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的,男女运动能力和运动特长不一样,要求体育教师需要针对男生和女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设置不同的运动负荷,体育教师的任务繁重,即使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水平能够得到提升,也不足以弥补混班的缺陷,这就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体育教师发挥自身聪明才智,不怕辛苦和麻烦,在体育混班教学的框架中,根据学生性别进行分组和分层教学,最大限度地弥补混班教学的不足之处,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最大化。

总之,我们需要坚持体育课采用混班教学的组织形式,充分发挥混班教学的优势,在结合分组教学和分层教学等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尽可能去实现混班进行教学的优点,达到体育教学目标实现的最大化。比如,在体育教学中,对于不同项目的体育运动,在体育技能学习的初期,可以实行随机分组进行讲解、示范和练习;在体育技能学习的中期,可以进行同质分组,根据学生体育技能水平的不同去进行分层教学;在技能学习的后期,有对抗的项目可以男女分开对抗或者混合对抗,也可实行体育兴趣分组、友伴分组、协作分组等组织形式,提高学生参加体育学习的动机,促进体育教学的更好发展。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混班教学的优势,在体育课堂中为学生的社交能力的提高创造出良好条件,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社交观念和社交意识,纠正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等心理问题,推动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意见[Z].2008.9.

[2]谢卓锋.对“推行”初中体育课男女分班教学的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09(04).

[3]龚真观,赵万友.初中体育课男女分班之我见——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学校体育,2008(11):30.

[4]梁田.浅谈中学体育教学男女生分班授课[J].才智,2011,(23):230.

[5]梅良惠,陈玉林.中学生男女合班上体育课的可行性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9(S1)31-32.

[6]陈玉丽.高职高专男女生合班体育课教学探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181.

[7]潘凤英.聊城大学体育课男女生合班教学的优势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2).

作者简介:

柴建勋(1988—)男,漢族,河南郑州人,现为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体育教学部体育教师。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教学
拓展训练下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分析
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运动生理学知识的必要性探究
论高校体育教学中交往框架的构建
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高校跆拳道选项课中的实效性研究
浅析网络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发展
试论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推广策略
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探讨
培养大学生意志品质的途径与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