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李菊菊
摘 要:在当前时期的小学基础教育事业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十分的关键,而阅读教学环节更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还能促使学生逐步的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从而达到更为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几点有效的实践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
引言
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关键,在教学活动中更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而对于语文学科来说阅读更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是学生学好语文知识的关键。因此,教师对于语文阅读教学予以更多的重视力度,以便能够促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获取更高质量的学习效果。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在当前时期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设计的课文内容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也比较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学生进行学习时不仅能够充实学生的知识架构,还能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做出正确的引导。而我在对小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后,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各方面都处在一个正在发展的时期,很多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经常因为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较为薄弱而无法通过有效的阅读理解文本当中所蕴含的知识点,从而对于语文阅读学习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情绪。与此同时,部分教师在教学模式的构建上未能做出相应的改革,略显乏味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难以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这也是影响学生提升学习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巧妙设计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的关键,也是帮助学生感知语文知识魅力的最佳途径,因此,在实际构建语文教学实践方案时教师便要合理的从学生的视角来看待知识,通过融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元素、设计一些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形式来展开教学活动,以便于构建起更为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例如,在教师教学到《神笔马良》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出趣味的故事情境:“从前有一个叫马良的小朋友,他非常喜欢画画,但是这个小朋友却没有钱来买一只画笔,于是他的画就画在了沙地上、墙壁上,经过很久以后,马良的画活灵活现,他画的小鸡甚至能够招来真正的老鹰,他更加渴望拥有一支画笔啦!一天晚上,马良半梦半醒中看见了一位老爷爷,老爷爷给了他一支画笔,醒来之后马良发现这竟然不是梦,他真的拥有了一支画笔,并且在马良运用画笔后发现只要画什么便会出现什么,画了一条鱼,鱼就摆摆尾巴跳到水里了,真是一支神奇的笔啊!那么同学们知道马良之后都用这支笔画了哪些东西吗?”学生听了教师讲的故事之后纷纷表示出了极强的好奇心,想要了解到更多故事的内容,而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课文中探寻后来发生的故事、合理的展开接下来的阅读活动。
(二)以读写结合展开教学,强化阅读教学实效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环节是十分关键的,写作教学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教学意义,而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也存在着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阅读学习能够促使学生掌握知识、积累写作素材,而在写作教学当中能够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巩固知识,因此,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便可以以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来展开教学活动,以便于进一步强化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教师教学到《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时,本则课文中主要讲解的是作者对于自家墙壁上爬山虎进行观察的一些事情,而在本节课程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的知识则是以下两方面内容:其一,引导学生掌握爬山虎的基本特点;其二,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结合于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来进行分析后,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观看几张关于爬山虎的图片,并且提出如下问题:“图片中的爬山虎是以什么样的方式紧紧地贴合在墙壁上的?”而学生的答案自然的爬山虎的“脚”,而教师便要继续提问:“那么同学们能给老师详细地讲讲爬山虎的脚的特征吗?”对于此问题,生活经验有限的学生还是很难顺利回答的,接着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文当中寻求答案。而在学生进行过阅读活动之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对自己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进行写作活动,如每天上学放学都会路过的一棵小树、屋檐上飞过的燕子都能为学生提供有力的写作素材,而教师所要做的便是引导学生开动头脑,将自己在生活当中的观察融入写作当中,促使文本作者的写作思维能够结合于学生自身的写作思维,以便于能够进一步发挥出阅读学习的实效性。
(三)组织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要时刻记得将阅读的自主性归还给学生,以便于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从而在阅读当中汲取到更多的知识养分。而为了达到此教学效果,便需要教师合理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组织一些课外阅读读书活动,以便于能够将阅读渗透到学生的个人意识当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列出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单,并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偏向来选择阅读文本,如《海底两万里》、《尼尔斯企鹅环游记》等读物都是十分有价值且适合学生阅读的读物。接着,在学生阅读过读物之后,教师可以选择在每周选取一个固定的时间来组建一个课外阅读交流会,在活动当中学生要分别介绍自己所阅读的读物,并且讲讲自己对于读物的看法以及推荐其他学生阅读此读物的原因。在此过程当中,轻松、和谐的活动氛围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而学生也能在阅读读物时扩展自己的知识架构、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师也能检验到学生的阅读情况,也便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产生终身阅读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还需教师引起相应的重视,通过合理的转变教学思想来构建出有效的教学方案,以便于辅助教师更加顺利的展开教学活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罗树琳.浅论偏远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以贵州省黔南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黔南民族師范学院学报,2014,34(6):67-69,73.
[2]田春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5,(3):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