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向阳
1
《主观书》是一部圣殿之书。
它使我想到了散发着莫名魅力的沙漠、了无止境的边疆,以及落日下的仙人掌与甜水井。
而闫文盛更像那个被思考武装到牙齿的重装骑士,带着他的千钧之剑独行于暗夜之旅途。
落日圆,孤烟直,他的抵达是一次次对夜露的摘取,我想那应该是清洁的早上,他带回了思想的盐粒和早生的白发,并以之建造主观的迷宫。
碧宇星迥,郁郁乎文哉!那沙漠上的圣殿,离碌碌人间何其远兮!
2
思想者亦孤独的垂钓者。他全部的志业在那水面浮沉的一点浮漂之上。
我冥冥中看到了暗夜内部托着大脑垂钓的闫文盛,他是如此全神贯注、如此兴奋莫名,只是为了从一个貌似波澜不惊实则深不见底的主观世界里提取一种可爱、坚实、“类似于有生命的金属”一般的东西。
嗯,可以确定,他细如游丝的钓线,曾在一瞬间拉扯住那凌空展翅即九万里之远的巨鲲。
那传说里的巨兽,此刻,正在摇动不止的字行深处绷紧它的身体并持续发出叫喊。
3
以思想支撑写作的写作者亦是岌岌可危的摘星者。
他爬得那么高,以致远离人间与众生的思想之梯越来越趋向于虚无。
但思想在极高之处的他,听到了众星的呼吸与脚步杂沓之声。他在悬梯阵阵致命的摇晃中想以属于人间的汉字转化这源于天堂的神性。
而这接通天地的意义建构实在是一项过于耗费的工程,以致那众星清晰的脚步声,借助带电的身体抵达人间的平凡大脑时,在一个气喘吁吁如我一样的读者准备停下来认真谛听天籁的时候,它们却集体噤声并一瞬间消失了。
而闫文盛,这决绝的摘星者,在那致命的悬梯上又奋力爬了几格。
4
因为影响的焦虑以及对被影响的警惕,作为一个心理素质薄弱的写作者,我一向习惯于绕过那些环绕在身边的当代写作者。
尤其是,作为一个散文写作的学徒,我日渐趋向于通过急转弯绕过那些当代散文,如果实在绕不过去,就生硬地在自己與他者的文字之间筑起一道敬而远之的壁垒。
壁垒之后,还有傻笑,还有装聋作哑。
但闫文盛于我,实在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写作者。闫文盛的《主观书》是一部我一直不愿、不敢去看又忍不住一窥究竟的修炼科目。而此刻正在修炼。
我更愿意说,《主观书》可能使我的写作变得更好。
我还必须说,如果此刻之我已必须在头顶上建筑属于自己的写作谱系,那么我愿意,在寥寥几个名字之后,添加上“闫文盛”这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