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热系统适量供热调节技术研究

2019-09-10 12:55:21杨舜
名城绘 2019年9期

摘要:集中供热是利用一个或几个较为集中的热源来为较大面积的用户提供热源,目前主要有大型热源厂和热电厂两种,燃料主要有煤炭、重油或天然气。集中供热系统由热源、热网、热用户三部分组成。集中供热系统中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能源消耗,调节不当都可能会导致整个供热能耗增加。当前供热的主要特点为供热终端热量可调,指的是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自我调节供热量的一种方法。在节能环保的大趋势下,集中供热系统适量供热调节技术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此本文研究了集中供热系统适量供热调节技术。

关键词:集中供热系统;适量供热;调节技术

對于生活在寒冷北方地区的人们而言,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完善的供热系统能为人们带来舒适的气候环境,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有力保障。供热方式和供热结构的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供热效能并不高,供热系统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的现象,这无形中造成了能源大量浪费。另一方面,供热的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是人们的身体感受不适,甚至产生疾病,因此,在供热过程中若存在不平衡现象,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严重影响。为改善供热用户的生活质量,完善供热系统的功能,节约能源,需要采取适量供热调节技术。

一、集中供热管网系统优势分析

1、提高供暖质量,便捷服务居民。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系统可以通过系统自动设置温度定时,不受外界室温干扰,加热到达系统设定的温度时可以自行停止,充分保证居民室内良好的恒定温度。优化设计后的管网系统运作具有间歇性,可以充分实现节约能源、降低供暖设备运行噪音,又因为供暖基地的设备离居民区较远,所以不会对居民的日常休息和生活带来干扰,充分实行了以人为本的观念。

2、提高环保行径。城市供热管网系统优化后具有集中性,有效地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实现资源的节约。其中降低环境污染的具体措施是采用烟囱高低有序的设计理念,又因为集中供暖时燃料设备内容量较大,发电率进一步提高,从而充分降低能源的消耗。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因此作为建筑的基础设施,施工人员更要将这一理念贯彻落实到行动中,科学合理分配资源的利用率。

3、充分实现自动化。目前,城市集中供暖管网系统普遍采用自动化控制,可以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根据科学的配置通过感受室外温度自行调整室内温度,采用中央加热设备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减少故障发生率进而提高供暖质量。

二、集中供热管网系统的运行和调节方法

1、加强对集中供热管网的设计形式的优化

供热形式应尽可能采取间接供热的形式。以往城市的供热方式主要采用的是直接供热的方式直接供热对于水量和水质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由于用户系统的启动速度相对比较慢,导致供热的效果较差,在当前这样的时代发展形势下,已经很难适应供热的需求。当下,供热形式中,间接供热的方式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间接供热的方式可以将用户网络和主网络分开,对于用户系统而言,能够使用用户垂直的供热形式,对于供热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能力都能有效地增强,同时也能达到比较好的供热效果。

2、加强对供热量的调节与管理

(1)适当减少供热量。所谓的供热量最小值就是为了能够满足监护采暖标准所供热量。即就是说,供热量和基本的总需求是相等的,如果供热量比需求量小,则证明是供热不达标;如果供热量比需求量大,说明用户散热情况加大,会造成热能的极大浪费。所以,对热网需要进行适当地调节,从而确保供求热量的相等,最终确保其维持在最小值。

(2)对热量进行均衡分配。热网的水力不平衡就会导致冷热不均情况的发生,分配热量时需要确保每个用户的室温均衡,这样通过调节就可以使得冷的用户的室内温度达标,热的用户室温也能得以减轻,继而有效地减少了热能的浪费。要实现热网的平衡,热网节能是最重要的基础条件,而且供热调节的最重要前提条件就是实现热网的平衡。

3、强化对供热管网的运行和调节

(1)质调节。当前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式就是质调节,质调节仅仅只是对供水的温度进行适当地改变,对于循环水流量不改变。质调节在一、二级热网中比较适用。质调节的运用优势主要有:稳定的水力平衡,比较容易实现热网的自动化调节,继而确保热源厂以及热网的运行安全稳定有效。但是质调节也有一定的缺陷,当节实现了节热功能后,却会浪费很大的电能。

(2)量调节。这种调节方式在当前运用相对较少,而且该种调节方式只是对循环水流量加以改变,供水温度则始终保持不变。量调节的方式主要适用于一级热网,因为当前热网平衡控制中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所以实际中运用比较少,而且因为在二级热网中技术上无法切实实现,所以热网平衡控制中比较难。量调节中节电和节热是最大的优势,在管道中流量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压力变化来实现的,但是水是不能够压缩的,其传递的速度非常的快,所以运用量调节的方式可以有效实现调节方式上的同步进行。

(3)间歇调节。间歇调节就是改变每天的供暖小时数。这种调节不会使网络的循环水量和供水温度改变,只会将每天的供热时间不断的减少。因此,其只能作为供暖初期和末期的一种辅助调节措施。间歇调节的优点在于:根据热用户的需求进行供热。

(4)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将供暖期进行划分,每一个阶段的流量是不变的,运用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调节方式比较适用于一二级热网,因此热网平衡控制中运用此种方式可以较为容易地实现。然而,实践中调节的难度相对较大,因为流量的变化呈现出不连续的特点,节热时只能实现部分节电,所以在一级网中很少使用,而在二级网中的使用较多。

4、差别对待分散的热用户

旧时期设置的供热系统,因热用户分散度过高,未能满足人们的温度需求。新时期,人们发现供热不平衡时,会希望供热部门及时进行解决。为了保证供热质量,提高供热设施的安全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纠纷。供热部门应对供热系统人员进行培训监督,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素质,有条件改善管网的应及时改造,不适合改造的应对热用户进行安抚和补偿,以避免引发矛盾。

三、结语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普遍建设集中供热系统,并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及燃气资源的日益充足,各地区陆续取消燃煤锅炉改造为燃气锅炉。但工业燃气气源并不能满足分散供热,因此大型的集中供热系统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韩广凯.集中供热系统的供热调节技术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7(15).

[2]周坤,王世栋,许浒.供热系统初调节技术探讨[J].区域供热,2017(3).

[3]高凡.谈在集中供热中自控技术的应用及实施[J].山西建筑,2017,43(10).

(作者身份证号:120104198608205114)

作者简介:杨舜;男;1986.08.20;汉;天津;本科;助理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