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降低线损的技术与对策的探究

2019-09-10 12:25:20李晓钰
名城绘 2019年9期
关键词:线损配电线路技术

李晓钰

摘要:对于线损问题成因分析应该要分清其不同形成原因,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举措来加以管控,才能真正降低由于线损问题引发的不良影响。因此在当前的配电网络运行和管理工作中,要仔细辨别引起线损的具体成因,依靠不断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策略,进一步提升线损管控的能力和水平。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配电线路降低线损的技术与对策,以供参阅。

关键词:配电线路;线损;技术;对策

配电线路线损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运维管理者,这个问题受到了运维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时发现,是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技术性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管理类的问题。只有针对这两个方面,制定相应的方案才能解决配电线路的线损问题,线损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浪费了大量的宝贵资源。所以供电企业把如何控制线损作为了首要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1配电线路损耗产生的各类因素

线路损耗是指能量上出现的损耗,这种损失往往是在元器件上的,输电过程中,原件往往存在较多的电路、线、电阻等设备。输电线路和实际的变压器回路电路出现损耗。电容器设备的损耗是一定的,但是在实际的损耗过程中,主要是在电阻损耗、铁芯损耗及电晕损耗上。电阻损耗是当电流流过的时候,设备的线圈和导线,通过电阻产生能源的损耗,电阻受损,温度变化量较大。电阻的损耗往往通过低电压的线路,配电到电线路上。铁芯损耗是铁芯在线圈的包围下,当电流流过的时候,铁芯的线圈,通过导磁回路和铁磁附件的能量控制,出现损耗。这种损耗往往在输电设备中存在。例如,变压器,电抗器等。这些设备都是有铁芯的。通过铁芯的线圈、将电源与之相互连接,线圈流过的电流、电压由高低变化,铁芯的损耗就有所不同。随着电压的变大,铁芯的损耗量也会随之增加。电晕的损耗是一种物理现象,是受架空导线的绝缘介质影响,在导线的表面形成电厂,当電场的强度超过空气分子的游离强度的时候,导线表面的空气分子就会被分解,形成离子,这种离子在空气重,通过放电的作用,产生荧光紫色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电晕。电晕的损耗与导线的电压成正比例关系。伴随着电压的增加,电量的损耗量逐步增加。电晕损耗与导线的粗细,直径程度有关系。

2配电线路降低线损的技术与对策

2.1管理降损措施

加强用电杂项管理,将损失电量及时补回,并大力开展反窃电工作。专门组织人员进行用电稽查,定时组织较大力量进行普查;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这些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在查窃电过程中我们发现,每次多多少少总有“收获”;还发现一些屡“罚”不改者,因些反窃电工作是一个持久性工作。计量管理。正确的电能计量是降低线损的依据,也是考核技术经济指标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计量精度,对关口表和用户电度表的计量有疑问的及时检查、校验,对电度表的倍率经常核对、及时调整,确保计量的准确性。统计分析。为了掌握线损电量的分布情况,我们实行线损分压、分线统计分析,定期开展线损网活动,分析线损现状,分析电压、无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确保线损指标的完成。每年组织负荷实测及线损理论计算工作,全面掌握系统有功、无功潮流,功率因数,电压及线损等情况,为满足下年度负荷增长、提高电能质量、系统经济运行及制定降损措施和各项计划、安排工程项目提供依据。

2.2技术降损措施

2.2.1配电网的电能损耗

配电网的布局应根据所供给的范围优化确定。特别是城市配电网,结构、布局更应当优化、合理,在尽量减少线路长度的基础上,应结合城市整体规划布局,缩短供电线路的距离,并能满足人们用电的需求。配电线路的运行方式、运行参数、负荷,都要便于调整。利用现代化技术,要实现配网自动化,能适时采集各种信息和技术数据,合理安排运行方式,以及有关运行参数。定期对配网内的各区域负荷测试尤为重要。及时调整或更换设备,调整不平衡负荷,对降低损耗有着重要的意义。要做到每条线路、每台变压器,以及每段的线路负荷运行状态了如指掌,并能及时调整,使之优化运行、经济运行。

2.2.2功率损失以及电压造成的线损

当今科技发展十分迅速,供电的质量也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以前因为功率损失或者电压造成的电能的损失根本不去重视,现在也慢慢的重视了起来。在用电的高峰期,特别长的高压线路,因为功率和电压造成的电能的损失,经过统计,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所以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注重测电压的质量和功率损耗的问题是我们现在不容忽视的环节。在电压比较低的系统中,不做功的情况也比较少,用电率比较低,应该及时进行补偿,减少在线路上的损失,增强供电的质量。用户末端的电压比较大的时候,电压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而造成了电能的损耗。针对这种情况,应该适当调高电压,在接近用户的需求的时候,应该减小电流,满足用户的正常供电需求,这样才能降低在线路上电能的损耗。

2.2.3电能表计量上的损耗

一是尽可能地选择、配备高精度的电能表,并要加强对缺陷和故障部分的维修。有的表计和计量CT烧坏、卡盘等存在计量缺陷,出现问题应及时处理,保障自身计量的准确性和损耗的降低;二是要经常更新电能计量表,积极推行长寿命电表。电能表记录数据是靠电磁感应推动的,超周期运行时将产生的误差较大,从而造成的电能损耗也大;三是要经常检定,提高计量准确率,避免超周期检定的电表使用;四是避免“大马拉小车”的计量现象。有时计量系统中,电表的容量过大,而负荷较小,出现严重不相不匹配的现象。再者,大容量的三相负荷,需要互感器作为计量转换设施,它是否匹配,也直接影响计量的误差,也不能出现“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如果存在严重不匹配问题,计量误差势必加大。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线路损耗在电力资源运输过程中起着负面的作用,对线损进行有效管理,通过各种降低线损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线损的发生主要受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的影响,因为在降低线损的工作中,要从两个方面同时着手。合理的配电网布局、对线损问题足够重视、完善的管理制度,对降低线损都是有效地措施。

参考文献:

[1]谢育平.配电线路降低线损的技术与对策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02).

[2]侯玉宝.配电线路降低线损的技术与对策探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24).

[3]张军.配电线路降低线损的技术与对策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0).

(作者单位:国网福州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线损配电线路技术
分布式光伏发电对电能采集及线损的影响
电子制作(2019年16期)2019-09-27 09:35:08
基于降低线损的用电检查控制策略分析
配电线路设备常见故障及应对措施
配电线路安装施工危险点及防控建议解析
探究配电线路杆塔土建施工的控制要点
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应用外包粘钢加固技术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00:58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8:30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13:28
配电线路运行资料管理自动化的探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