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天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化技术被普遍应用到智能变电站中。智能变电站在正常运行中涉及到诸多复杂的环节,极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导致故障频发,而继电保护装置为变电站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其检修作业中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更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剖析。本文就此展开了论述,以供参阅。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
智能变电站作为集现代化、环保化、安全化等特点相结合的智能电气设备,能够借助信息共享、网络通信、数字化传递等优势实现信息数据的自动采集、监测、控制、计量与保护作业。与此同时,智能变电站在发挥继电保护作用时,能够借助网络数据传递发挥相关指令,使继电保护装置相连接的二次回路从直观连线转变为抽象化的数据信息流,并根据指令作出继电保护动作,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的保护作业。因此,电力企业和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重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管控,从而确保继电保护能够正常运行。
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工作的特征
随着智能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推广,智能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从目前情况来看,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工作主要有以下特征:1)电力系统的设备智能化给继电保护检修工作带来了压力。这是因为在进行电力系统设备的智能化实践过程中,不同于理论上所说的能实行一次设备智能化,在实际操作中常会采用将常规性一次设备和智能组件相联合而构成的设备。尽管智能变电站具备光纤网络与数字电子式互感器,但是一次设备和继电保护的数据信息交汇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这就需要对其进行不断地改进;2)智能变电站的设备信息网络化促进检修保护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这是因为变电站设备的网络化使得设备信息及相关的数据能实现网络交汇共享,从而节省了所需电子元件成本,促进了信息获取效率的提升,也使得变电控制的精度更为准确;3)信息交汇的标准化促使检继电保护检修作业的专业化。这是因为在智能变电站的电力系统中,所有的数据信息通讯必须采用相同的标准,从而有利于信息的交流及数据的收集整理,这就使智能变电站设备的检修、调试和安装具备同时性特征,实现电力设备的即插即用,为保护检修作业提供了良好的检修条件,使得检修保护工作更具专业化;4)变电站智能化使得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进行动态化的操作控制。这是因为智能变电站的建立促使电力系统中的许多设备都能进行智能化的自主工作,使得智能变电站能对电力系统的工作全程进行同步监控,从而能够及时发现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故障,并对风险作出及时评估,这就降低了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
2智能變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管控策略
2.1针对现场环境进行实地勘查工作
实地勘察工作对于智能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能够为检修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首先,检修人员应该仔细分析图纸,与现场作业实际情况进行严格核对,确保现场情况符合继电保护检修作业要求。其次,检修人员应对检修作业使用的仪器质量、型号、数量等进行确认,以保证能够满足实际检修作业的标准需求,从而为检修作业提供完善的前期准备。最后,检修人员应着重将检修作业中极易发生危险的作业点进行详尽的勘察,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实施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2.2编制施工方案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具有风险因素高、过程复杂、规模大的特点。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根据维护工作的规模、使用的工艺技术和风险因素制定施工维护计划,并细化维护工作的工作流程。然后,在操作活动列表中填写整个维护工作中涉及的维护项目,便于维护人员理解基本操作项目。同时,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方法对每次检修作业的内容进行分析,形成完整的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以确保检修作业的有序进行。
2.3实施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作为检修工作风险管控中的构成要点,必须严格依照保护故障的等级影响加以风险评估,同时还需注重对使用性能和客户需求两方面内容的体现,并且注意在专业技术方面的统一及标准实施。例如,在进行风险评估的体系构建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相关指标的设定。在此,我们将检修人员的伤亡风险、作业环境危险性以及综合风险等数值设为3种关键性评估指标。而公式为D=LEC,其中D表示综合风险值;L象征事故发生可能性;E代表检修作业在危险条件下暴露的频率;C代表事故发生的严重性。通过对不同等级的风险类别及发生可能性予以赋值,从而得出具体的风险评估值,并以此为依据展开风险评估作业,降低风险发生可能性。此外,还需依照实际的专业要求,并和工作经验相结合,并在系统性的部署下进行有组织的风险评估作业,与此同时,还需确保各项防空作业落实到位,以此提高风险防控的有效性。
2.4细化分析检修工作风险影响因素,编制检修施工方案和指导书
在对现场有真实有效把握后,需要对检修工作的主要安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从目前来看,主要影响因素有检修作业的内容、规模、环境因素和设备因素四个主要方面。根据实际状况进行因素分解,根据检修工作的规模、危险性以及相关工艺技术要求等编制解决问题的具体检修施工方案,并把具体方案执行内容进一步细化,确保后续工作的推进。与此同时,针对多发问题和具有统一标准的检修问题可以通过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体系进一步规范和要求,要求按照具体的指导书内容开展作业。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智能化变电站应用的日益广泛,人们对于检修工作的成效越来越关注。我们需要从检修作业安全风险管控出发,针对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细致地检查,做好相关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预防,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过程控制是做好检修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关键。我们相信,通过各部门的努力,风险控制工作会越做越好,为电力安全输送和应用服务。
参考文献:
[1]孙嘉翼,孙庆彬,石星昊.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管控对策[J].电气技术与经济.2018(06).
[2]季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管控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15).
[3]孙永发.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管控策略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1).
(作者单位:国家电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