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2019-09-10 07:22:44
家用电器 2019年8期
关键词:中华预防医学会陶澍垃圾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7月24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健康中国行动”之健康环境促进行动有关情况。会议邀请到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中华预防医学会副秘书长刘霞,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陶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所长施小明参加本次发布会。

“全民参与,共担责任、共享成果。”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表示,健康环境促进行动,以全社会公众为关注对象,重点围绕影响健康的空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问题,室内污染等家居环境风险,道路交通伤害等社会环境危险因素,倡导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共担建设健康环境的责任,给出健康防护和应对建议,并提出应采取的主要举措,动员全社会行动起来,全民参与,共担责任、共享成果。

“在清洁取暖的同时,不要忘记清洁做饭。”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陶澍表示,東部地区这些年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近20年里,清洁做饭的比例大幅度上升,1992年的时候大概只有8%的样子,农村是用电和气做饭的,到了2012年的时候,数据已经上升到将近60%,2017年已经有70%是清洁做饭的,但是仍然还有30%是用固体燃料做饭,而且地方主要发生在西部地区,用秸秆、薪柴、煤,也希望将来国家能够再推动一下清洁做饭的计划。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秘书长刘霞表示,中华预防医学会是我国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最大的科技社团。大家知道,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而且这次健康中国行动也是凸显了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工作方针。“我们感到,学会的工作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倍感振奋。”

“让垃圾分类逐渐成为每个人和每个家庭的自觉习惯。”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所长施小明表示,个人和家庭是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主体。提倡每个城乡家庭积极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并及时清理,将废电池等各种固体废弃物主动投放到相应的回收地点及设施当中,尽量避免垃圾秸秆的露天焚烧等,每个人和每个家庭都要努力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树立生活垃圾分类的观念,掌握生活垃圾分类的要点和要求,让垃圾分类逐渐成为每个人和每个家庭的自觉习惯。

“到2035年我们是能够实现国家规定的全国达到35微克/立方米的目标。”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陶澍表示,到2017年的PM2.5降低10%,这个目标是超额实现的。即便我们排除了天气条件的影响之后,我们仍然看到,全国PM2.5平均下降14%,这是超过当时的减排目标。我们也做了预估,如果按照目前的减排力度,到2035年我们是能够实现国家规定的全国达到35微克/立方米的目标,我们做过概率的估算,至少有95%的城市能实现这个目标。目前的形势是比较乐观的。

“新版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将在2020年发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所长施小明表示,目前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是2006年修订的,它是保障安全饮水的基本技术规范。现行的版本是106项指标,其中常规指标42项。这次标准修订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基于我们国家近些年来积累的大量监测和科研数据,将会以健康风险评估为原则,兼顾标准执行过程当中的一些问题,保留反映水的基本特征的指标,优先将已经出现健康危害特别是有人群的流行病学正确的指标纳入到标准当中来。

猜你喜欢
中华预防医学会陶澍垃圾
陶澍:道光时期第一贤臣
同舟共进(2022年6期)2022-07-11 00:50:03
四机构联合发布《“科学三减 智慧用糖”联合提示》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刊期变更启事
垃圾去哪了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46
倒垃圾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2015—2016年度期刊影响力提升奖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2015—2016年度期刊影响力提升奖
倒垃圾
渟涵无际 瑰辩洪音——评陈蒲清《陶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