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 张菁
摘 要: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快速增长,国民对于经济生产和日常生活都有了较快的提升,这些也都对电能的需求以及供电企业电能供应的质量和可靠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供电企业需要加快电网建设和升级的速度,确保广大电力客户用电的可靠。本文作者长期从事供电企业电力系统配电管理工作,从电力系统配电的可靠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给出了提升及加强电力系统配电可靠性的相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可靠性
前言
由于电力系统中配电网的线路多是在空旷的乡间走向,使得线路的供电半径长,电力系统中配电网故障及事故仍时有发生,这严重影响了电力供电系统中配电网运行的供电可靠率。再加上当前随着我国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一些中小型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就要求供电企业需要采取措施保障配电网及电能供应的安全稳定以及可靠。
一、影响电力系统配电可靠性的因素
1.影响电力供电系统配电可靠性的一大指标就是配电网设备故障率及相应的故障修复时间,这里的配电设备主要是指配电线路及配电变压器,且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用电客户停电故障中80%都是由于配电网的故障引起的。由于当前阶段电力供电系统的配电网都是长期处于露天环境中运行的,存在诸如绝缘损坏、自然老化以及雷电风雨自然环境变化等因素,这就会导致电力系统中配电网经常性的发生跳闸和设备损毁事故,这将会大大的影响电力供电系统中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2.除故障停电外还有就是非故障的配电线路、配电设备停电原因,这主要是由于电力系统中变电设备或是变电站进行改造以及检修预试等工作时要进行配电网的停电;另外有些地区存在输变电线路的跨越工作时,还会要求电力系统对其辖区内的配电网进行配合停电,再加上有些地区用电量较大,形成过负荷等,这些都会引起电力系统中配电网的计划性停电,从而影响可靠性。
3.还有就是电力系统对于其供电辖区内配电网的管理工作粗放,配电管理工作人员不重视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工作,导致部分电力供电系统中的配电网发展相对滞后,出现诸如配电设备过载以及电压偏低等系列问题,从而使得电力系统中的部分配电网运行可靠率受到制约。
二、加强电力系统配电网可靠性的提升措施分析
1.完善电力系统中配电网可靠性的管理制度建设
在电力系统中,要根据供电企业的相关指标管控体系来强化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管理,首先电力系统中供电企业要完善配电可靠性的责任管理机制,强化配电可靠性指标的管理,将可靠性指标逐层量化分解到供电所运行负责人,在进行专人负责和强化执行。另外电力系统中的供电企业要加强停电时间的预控管理工作,结合供电企业的停电计划,严格按照时间定额对停电计划进行审批等程序来严格的控制重复停电行为。除此之外要做好预停电计划,合理的安排配电线路中的停电开关,最大限度的采用综合停电模式,这样就可以大大的减少非故障停电的次数。电力系统中供电企业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用电客户作出优质服务的承诺,对配电网的故障停电做出迅速的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配电网的故障停电时间。
2.加强电力系统中配电网的运行和维护技术
供电企业要针对供电辖区内的配电网加强技术措施,大力推广并且使用能够提升供电可靠性的新产品。供电企业在进行配电网的改造和升级过程中逐步的使用高压电缆及绝缘导线;针对偏远农村地区的配电网要用真空断路器来替换过去传统的油断路器,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替换过去传统的阀式避雷器,在配电变压器的选择方面要采用全密封式的配电变压器等。有条件的供电企业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配电网自动化设备,以此来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加强对配电网实时状态的网络化管理,拟定优化方案,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农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3.重视电力系统中配电网的施工及检修质量
电力系统中配电网的施工及检修质量是提高配电网可靠性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严格把关,减少故障率。特别是配网使用的非标准金具的设计及镀锌材料的质量,是当务之急。否则大量严重的锈蚀金具更换,工作量特别繁重,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得不到保证,所以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为此供电企业需要采用高度可靠的发供电设备,做好发供电设备的维护运行工作。
4.供电所要加强配电网设备的巡视管理
加强线路巡视,进行配网设备评级管理,能尽早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消除,减少停电事故的发生,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另一条途径,也是配电运行部门日常迸行的重要工作。对电力系统供电企业要加强所在供电辖区内的配电线路及配电变压器等配电设备的巡视维护,对配电网设备进行评级管理,这样就能够尽早的发现配电网设备的故障,并做出快速反应进行消除,减少停电事故的发生。另外供电企业的相关巡视工作人员要对容易发热的配电线路及设备进行编号建档,落实管理责任。
5.在配电网中应用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
配电系统计算机监控和信息管理系统不仅能够提高供皂可靠性,而且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在配电系统的各个不同的领域正在发展不同程度的自动化,其总趋势是综合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目前发达地区应用配电管理系统是在能量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它是一个以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系统,直至用户控制与管理对象,具备数据采集与监视、负荷管理控制、自动绘图与设备管理、工作顺序管理和网络分析等功能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6.完善配电网网架并尽量缩小停电范围
从安全可靠、经济优质上考虑配电网的优化,改变陈旧的配电模式,完善配电网结构,实现“手拉手”环网配电,对重要用户实行“双电源”配电方式,同时线路配电半径要适中,配电负荷要基本合理,把分支线路故障停电范围限制在支线范围内,减少停电范围;网架结构合理可有效对停电线路进行转供电。
结束语
电力系统中供电企业只有确保其供电辖区内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才可以确保用电客户用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样才能够实现供电企业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
参考文献:
[1]胡知旺。农村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分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1)。
[2]朱剑。浅谈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因素及改进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2)。
[3]国家电网公司组。供电可靠性管理实用技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5月。
[4]黄国伟。对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