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民 廖素冰
据了解,2017年北京全市生活垃圾日产量约2.5万吨,而全市26个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日处理能力仅约2.4万吨,处理量跟不上源源不断的垃圾产量。如今,垃圾分类工作被北京市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计划2020年底实现全市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90%以上。
曾经承担了北京市四分之一再生资源处理能力的昌平区东小口镇,是知名的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它们为响应国家政策进行了城市功能改造,曾经脏乱差的垃圾处理站也变身全体系、信息化、人性化的新型垃圾分类分拣中心。8月底,记者走进其中有代表性的北京爱分类环境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8月30日,《环境与生活》杂志记者慕名来到位于昌平区的北京爱分类环境有限公司采访,这里也是北京的第一家垃圾分类科普基地。
爱分类公司的总经理徐源鸿今年34岁,家住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从家到工作地点——位于昌平区的中关村科技园,徐源鸿每天上班的行进方向正好跟大部分上班族相反,因此一路畅通。徐源鸿所做的事业也跟一般“85后”年轻人大相径庭。他意气风发地对《环境与生活》杂志记者说:“我希望能打造一条全程看不见垃圾的‘垃圾分类隐形高速公路’。”
在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的废品回收市场,徐源鸿曾跟随父亲在那里住过12年。那片区域一度承载了整个北京市近1/4的再生资源集中回收量,活跃着数万名废品回收人员。如今,随着北京城市功能的提升,产业的升级改造,许多不符合城市发展规划的废品回收市场被取缔,许多从事废品回收的人也离开北京或者换了行当。徐源鸿却选择了坚守,研究生毕业的他想把新理念、新科技、新实践,带入这个将焕发生机的老行业。
干湿分离、上门服务 让垃圾分类变简单
“你能坚持做到垃圾分类吗?”一见面,徐源鸿就冷不丁地问了记者一句。同样的问话,徐源鸿曾经问过《人民日报》记者。看到记者面露难色,徐源鸿笑着说:“这也是垃圾分类难题的症结所在,‘爱分类’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上门服务+物质激励的方式掐准这个死穴。居民只需要在源头简单地将干湿垃圾分开,平时预约好上门服务时间,让工作人员带走每周攒的快递包装等各种干垃圾,就能得到0.8元/公斤的分类环保金奖励。”“我不是购买居民的垃圾,是对他们前期做分类的一个引导奖励,如果分类做得不好,这个奖励会扣除,而且后期这个奖励会逐渐减少,直至没有,甚至未来居民要交生活垃圾处理费用。”
具体来讲,就是居民通过爱分类微信公众号、小程序、400电话等方式预约上门回收干垃圾,实名制回收员会现场称重、贴溯源二维码,并发给居民每公斤干垃圾8毛钱的环保金作为奖励。对于湿垃圾,则鼓励居民主动到交投点来投递,公司也给予环保积分奖励。环保金可以在小区的超市、菜店以及“爱分类”网上商城使用。在整个垃圾分类过程中,通过专业运输和智能物流实现快捷转运,居民全程看不到垃圾。这就是徐源鸿要实现的垃圾分类隐形高速公路。
由于有溯源二维码,若是居民的分类不够精确,误将湿垃圾放到干垃圾回收袋,“爱分类”也会不留情面地扣除环保金。“当然,我们会和居民进行沟通,多数时候的确是大意了,一般有了一次分类投放不合格的情况就不会出现第二次。”徐源鸿说,甚至有居民不小心将不该扔的物品扔了,也能通过溯源二维码迅速找回。
“人家是富二代,你却是个废二代”
回顾过去的垃圾分类,却不是这般模样。
其实,1957年《北京日报》就曾报道过“垃圾分类”的概念,介绍那时的北京人会把牙膏皮、橘子皮、碎玻璃、旧报纸等分门别类,送到国营废品站卖钱。这是大家最早接触的关于垃圾分类的概念。
徐源鸿的父亲徐铭骏是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北京做废品回收买卖的,在他开的东小口废品回收市场被取缔时,他已经在那里干了快20年了。据徐铭骏介绍说,东小口废品回收市场是北京废品回收行业的集散地,附近的家家户户都干这一行,租一处简陋的平房,废品回收生意就能做起来。虽然环境差、污染大,但因为生意好做,这里也聚集起了规模不小的人群。不少孩子跟着父母辗转奔波,一些孩子长大了也从事父母辈同样的工作。
徐源鸿在跟着父亲的12年里耳濡目染,对废品回收这个行业算是“门儿清”,也充满了感情。不过,后来上了大学念了研究生的徐源鸿直言,自己也曾一度讳言家人从事的工作,“總觉得废品回收是个上不了台面的事情。有小伙伴取笑我说,人家都是官二代,富二代,你却是个废二代。”
东小口废品回收市场被取缔后,绝大多数废品回收人员离开了北京。按说,徐源鸿是最应该选择离开的,作为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大学生,他大可以从事一些“高大上”的行当。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徐源鸿却主动接了父亲的班,只不过,他是以另一种方式“接班”的。
“人人制造垃圾,人人讨厌垃圾,少有年轻人从事这个行业,在这个领域创业的年轻人更是少之又少。”徐源鸿说,自己创业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父辈那里几十年的经验他想传承下来,二是他深度了解这个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和症结,觉得自己能够借助互联网科技,将最新管理经验带进这个“接地气”的行业,为社会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从废品站变成大型分拣中心
“当年东小口废品回收市场被取缔时,我绝对支持,因为谁也不愿看到环境脏乱差、技术设备落后、安全隐患丛生的废品市场。”徐源鸿说,“不过,不管城市发展到什么程度,废品回收都是必备的功能,所以我们重新设计了一个绿色、规范、科学的分拣中心。”
徐源鸿带着《环境与生活》记者参观了“爱分类”分拣中心的分拣流程。走进分拣中心车间,虽然外面是32摄氏度的气温,记者却没有闻见任何垃圾的气味,只见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忙碌工作着。
与当年的东小口废品市场不同,“爱分类”的封闭式分拣中心干净明亮,拥有全品类的后端加工处理能力,建成了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低负值资源、废家电6大专业化分拣车间。将干垃圾回收到分拣中心后,专业人员会将干垃圾回收袋里的废塑料、纺织品、纸类、金属、玻璃、有害垃圾再进行分类,并打包送至相关利废企业,资源化利用率可以达到95%以上。据介绍,分拣中心将生活垃圾精分为50类,通俗说就是“居民简单分,企业精细分”。
据了解,目前“爱分类”公司拥有两个商标和两个专利以及16项软件著作的知识产权,他们的工作也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和领导的认可。
垃圾分类3.0版并不是垃圾桶变革
对垃圾分类有了感性认识后,爱分类总经理徐源鸿又向记者介绍了垃圾分类的“理性认识”,尤其是他对这一行业的深层思考。
从1.0版到3.0版,徐源鸿分析了“爱分类”模式發展的三个阶段,从中也折射出中国垃圾分类的基本进程。
垃圾分类1.0版是指人工分拣方式,大概发生于2010到2014年,现在很多垃圾分类起步晚的地方还是这种方式,这种方式是垃圾先混后分,百姓无参与。分类指导员只对垃圾桶进行人工二次分拣,分类指导员变成了分拣员,垃圾分类只涉及厨余垃圾,比较单一,作业效果无法评估。
垃圾分类2.0版是指垃圾回收柜,大概产生在2015到2016年。爱分类公司也尝试过垃圾回收柜的模式,但在调查中发现,垃圾分类以老人参与居多,而回收柜使用流程繁琐,导致老年居民参与率低。加上机器、水、电、网、安装及日常运营成本较高,收运频繁成本也高,且占用业主公共空间,易被投诉拆除。
垃圾分类3.0版是指三全体系,即全分类、全链条、全主体,从2017年开始至今。他们采用干垃圾上门回收,湿垃圾定点交投,实现两网(垃圾分类网与再生资源网)融合及垃圾分类全流程的源头可溯、去向可查、风险可控、数据可知。通过技术手段使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简单化、政府管理精细化,降低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难度,提高居民参与积极性。
作为爱分类运行的新模式,徐源鸿详细分析了“爱分类”构建的垃圾分类3.0版。他说,目前企业推行的3.0版核心是解决垃圾分类的五大难题。一是居民参与率低、参与不便利的问题;二是垃圾分类之后的利用去向问题;三是垃圾分类的作业考核问题;四是垃圾分类的精细化管理难题;五是政府运营成本较高,长效可持续性机制有待形成问题。
那么如何解决这五大问题?徐源鸿说,首先要解决垃圾分类的误区。从行业角度说,是垃圾分类+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垃圾分类。很多人拘泥于垃圾分类的形式,没有从本质和系统角度去思考垃圾究竟如何分类,认为垃圾分类就是废品回收,对爱分类公司来说,上门回收只是垃圾分类全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不要让垃圾分类变革变成垃圾桶的变革。”他强调说,老百姓的分类投放习惯,不会因为你多放几个桶或者柜子好看一些就会改变,垃圾分类的核心是人。
徐源鸿认为垃圾分类行业还应当建立分类准则。行业内通常认为以下五种方式都不叫垃圾分类:居民没有参与的垃圾分类;只做单品类的垃圾分类(如只做厨余或只做高价值可回收,不管有害和其他垃圾等);不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的垃圾分类;不做垃圾分类全链条的垃圾分类;不做精细化、信息化、机械化管理的垃圾分类。他认为依此5条可作参考,为垃圾分类行业建立分类准则。
信息化管理:一网二分三全四流五制
在“爱分类”发展的这些年里,徐源鸿利用自己所学计算机专业,还打造了一整套垃圾分类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可针对居民回收情况、物流运输情况、分拣中心情况、再生资源交易情况进行精细化管理,积攒大量的垃圾分类大数据。打开管理系统平台,可以看到实时变化的垃圾累计减量、居民活跃度、再生资源交易数据、便利店交易量等数据。政府也可以通过管控平台对垃圾分类运营信息、垃圾清运信息、垃圾处置信息了如指掌。
记者在“爱分类”分拣中心会议室里,从悬挂在墙上的大屏幕信息化管理平台上可清晰看到各类实时更新的数据,比如在“爱分类”监管系统里,可看到在线监管、收运监管、服务站监管、分类大数据、居民信用体系、餐余垃圾监管、大件垃圾监管以及分拣中心监管等数据。
徐源鸿将该管理系统总结为“一网二分三全四流五制”。
一网,是指垃圾分类+互联网;二分,是指生活垃圾“干湿两分”;三全,是指让居民从生活垃圾源头分类,通过宣传引导实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全链条”系统协同,实现生活垃圾的“全品类”覆盖,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专业化运营、全民参与”的“全主体”长效机制;四流,指打造“物质流、价值流、环境流、信息流”的现代管理体系;五制,建立特许经营权制、空间场所保障制、减量补贴制、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居民信用制等一套保障制度。
这个小区垃圾回收利用率超国标
理论高度是有了,但实践才能检验是否适用。徐源鸿的实践结果表明,他的那一套确实对路。
居民参与仍然较少、混合垃圾较多、资源化利用率较低、大件垃圾处理有困难,针对这些垃圾分类难题,徐源鸿经过细致观察和总结,他选择先尝试推广干湿分类,湿垃圾定投,干垃圾派人上门收取。“绝大多数市民都有垃圾分类的意愿,不过让居民尤其是年龄大的居民在家里放着4个垃圾桶,再提着4个分好类的垃圾袋下楼,现阶段并不现实。听起来好像是4种分类,实际上生活垃圾有几百上千种,随意组合一下又是一种新的垃圾。如今采用源头干湿分类这个模式,可以让居民更便捷地参与进来。”他说。
分类投放之后,还需要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爱分类”回收员将从居民家回收的干垃圾先用三轮车运至小区服务站,再用封闭式货车运送到分拣中心。从回收员到车辆,建立完整的GPS定位系统,形成一条装满“电子眼”的垃圾分类“隐形高速公路”。
他的努力也得到认可。2017年底,昌平区城北街道开始引入“爱分类”模式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该街道已经有18个试点小区引入“爱分类”。今年上半年,“爱分类”又向昌平区城北街道、城南街道共计173个小区、近10万户家庭进行推广,包括高低负值的生活垃圾源,预计生活垃圾总体减量率能够达到30%以上,资源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在他的努力下,数万户家庭已被引导形成垃圾严格干湿分类的习惯。比如北京东关南里小区自从开展湿垃圾定点交投一年、小件干垃圾免费上门回收半年以来,垃圾整体减量40%,资源利用率由40%增长到95%,使用“爱分类”的居民垃圾投放准确率为95%,城市垃圾精细化管理支出节省30%。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同时社会多方参与才能把工作做好。垃圾分类不仅政府有责任,企业、社会组织、市民都有责任。”时任城北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建说。
国务院出台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提出:2020年底,实施强制分类的重点城市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显然,北京东关南里小区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经超过这个标准。
“家里有很多孩子的旧玩具、书籍、旧衣物,我都预约了上门回收,既环保,也让我得到相应的物质奖励。现在连我3岁多的女儿都知道什么垃圾可以回收,什么不可以了。”小区里一位孩子妈妈对记者说。
“在国家政策刺激下,如今垃圾分类也逐渐成为风尚。这对我们激励很大。”徐源鸿说,他对未来也越来越有信心和干劲儿了。
北京首家垃圾分类科普基地
爱分类不仅做好份内事,还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建成北京第一家垃圾分类科普基地。徐源鸿说:“虽然是企业,但我们也不忘初心,践行使命,承担面向公众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
在这个总占地近50000平方米、设在昌平区南邵镇的爱分类公司科普基地内,共分成科普中心、分拣车间、大件拆解中心、废纸、废塑料等6大专业化分拣车间。其中,科普中心又分为科普区、互动区、展示区、游戏区。科普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垃圾分类相关政策条例、垃圾的危害及传统处理方式、爱分类模式等进行介绍;互动区的环保许愿树代表了市民对参与垃圾分类的决心与信心,参观的市民可写下对垃圾分类或环保相关的寄语进行张贴;想要挑战垃圾分类的市民,还可通过游戏区的垃圾分类小游戏进行PK,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展示区内更是趣味十足,用塑料颗粒制作的行李牌、废木块打造的小木锤、新奇的小摆件……展架上展示了一些吸睛力十足的环保工艺品、废旧“古董”家电等,艺术地解读了如何实现废物利用。
据介绍,近年来,爱分类公司举办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累计1200场,科普中心参观人数15000人次,累计服务20多个街道,累计上门宣传552865次,覆盖服务人数390000人。累计垃圾年减量221680吨。
今年8月24日在西安大会堂举办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报告会上,徐源鸿将自己的生活垃圾分类综合治理体系搬上了演讲台,给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