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小红
2018年3月,在涟源市民政局工作的刘清锋主动请缨到伏口镇偏远的贫困村胡家坪村,担任村第一支部书记。来到海拔800多米、满眼都是荒山石头的胡家坪,刘清锋暗暗咬牙,对自己说:“刘清锋,你一定要带领这里的乡亲们富起来!”从此他似乎忘了城里的家,把胡家坪当成了自己的家。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适合村里发展的产业。刘清锋走遍了村里的每一处田间山头,先后6次带着村里的土壤到长沙农科院进行检测,对茶叶、汉麻、猕猴桃等10多个品种进行深入实地考察,但就是没有找到特别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
“刘书记,这是我亲手做的红薯干,你尝尝看。”正在他一筹莫展之际,村里一位老奶奶给他递过来一块红薯干,嚼着嚼着,与众不同的红薯干甜味儿让他豁然开朗。刘清锋立马问老乡要了红薯,揣着就往市工商质监局跑,经过检测发现,带去的红薯所含的糖份比一般的红薯要高出8个百分点,他当即决定在村里发展红薯产业。于是他兴奋地赶回村里,把这个好消息告訴给大伙儿,可乡亲们纷纷投来疑惑的目光:“刘书记,我们这里的红薯一般是用来喂猪的,这能赚到钱吗?”
为了打消乡亲们的顾虑,刘清锋背着红薯接连找了涟源的5家烤地瓜铺,商家们发现烤出来的红薯相比其他红薯要更软更甜,便纷纷当即拍板:“订购10万斤”。刘清锋经过测算,如果发动胡家坪的村民都来种红薯,那一年的产量可远远不止10万斤。于是他又马上联系娄底的农商,可是他们都已有了相对固定的货源,他不厌其烦地一次次找到销售商,请他们试卖。没想到,几千斤红薯,在一天之内被一抢而空,销售商们感叹并承诺:“你们这样品质的红薯,你有多少我就愿意收多少。”刘清锋终于长长地舒了口气,回到村里,他拍着胸脯同乡亲们说:“乡亲们,你们的红薯尽管放心种,销售包在我身上!”
接下来,刘清锋请来了农业局的专家为大家讲课,同时还推荐了村民张应响参加电商培训,在村里设立了电商服务平台,打通了胡家坪农特产品对外销售的渠道。2018年底,村民自制的红薯干、红薯酒、红薯粉等产品,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客人,32万多斤红薯,12000多斤红薯干,800多斤红薯酒,1500多斤红薯粉被抢购一空,直接为村民创收50多万元。祖祖辈辈生活在山里的乡亲们做梦也没想到,土得没人理的红薯真的变成了金元宝。
2019年,胡家坪红薯种植面积达300多亩,长势良好,村里的贫困户阙秋生、龚吉生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抢注了商标“胡家坪”。预计到今年10月,胡家坪红薯产量将达200多万斤,村民获利将达100多万元。
现如今,只要你一走进胡家坪,说起刘清锋,乡亲们全都竖起大拇指:“是刘书记把我们“山疙瘩”里的土红薯变成了金蛋蛋!”(据涟源市扶贫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