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俐君 谢常宁 陈飓
[摘要]日的:探讨下咽癌患者术后实施饮食营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行下咽癌切除及咽功能重建术治疗的48例下咽癌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饮食营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采用改良定量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表(MQ-SGA)评价患者护理干预后营养状况,分析两组患者MQ-SGA评分和营养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B)1。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74)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MQ-SG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LB、TP和PAB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及营养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和物质生活评分均升高,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行下咽癌切除及咽功能重建术治疗的下咽癌患者,术后给予饮食营养护理干预后,临床指标和营养状况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关键词]下咽癌;下咽癌切除术;饮食营养护理;营养状况;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739.63;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5-0015-02
下咽癌是一种低发病率头颈部恶性肿瘤疾病,喉部以外咽喉部是其原发病灶,具有一定隐蔽性。研究报道显示,下咽癌侵犯性和扩散性强,临床症状表现较晚,大部分患者入院就诊时已是癌症晚期。临床治疗下咽癌首选方案是外科手术。但临床实践显示,行下咽癌切除及咽功能重建术后,患者出现咽瘘等并发症的比例较高。原因在于,术后患者习惯性吞咽动作会使下咽部刀口长期浸泡在唾液中,黏膜难以愈合。除了提醒患者避免吞咽动作外,最重要的在于加强患者术后饮食干预。本文选取行下咽癌切除及咽功能重建术治疗的48例下咽癌患者进行研究,探讨饮食营养护理干预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4-2018.7行下咽癌切除及咽功能重建术治疗的48例下咽癌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患者。纳入标准:符合手术指正;符合下咽癌临床诊断标准;经细胞学、病理组织学等确诊者。排除标准:合并肺部基础疾病者;合并全身免疫系统疾病者;不能配合研究者。对照组中,男18例,女6例;年龄43~67岁,平均年龄(61.11±5.74)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21例,初中及以下3例;病程1MO个月,平均(316±0.61)月;病理分型:声门型15例,声门上型7例,声门下型2例;临床分期:Ⅱ期10例,Ⅲ期14例;手术方式:喉全切除例6例,喉部分切除18例。研究组中,男20例,女4例;年龄41~69岁,平均年龄(60.89±6.32)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18例,初中及以下6例;病程1M2.个月,平均(321±0.57)月;病理分型:声门型14例,声门上型7例,声门下型3例;临床分期:Ⅱ期11例,Ⅲ期13例;手术方式:喉全切除例7例,喉部分切除1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和手术方式等)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健康宣教、口腔护理等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饮食营养护理干预。①健康宣教,通过集中宣教和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健康宣教方式,向患者强调术后饮食营养的重要性,告知患者禁食期间为防止吻合口喽,不可下咽唾液。②术后第1天,患者胃肠功能尚未恢复,需持续胃肠减压,并密切观察胃肠减压液量、颜色和性质等。此阶段采取全肠外营养,静脉输注营养制剂。③术后第2天实施间断胃肠减压,为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通过空肠营养管缓慢滴注电解质液。在肠内营养支持中切实执行浓度、温度、速度、洁净度、耐受度和适宜度即临床规范应用的“六度”。术后2~3天,胃液因幽门功能失常及应激性胃溃疡颜色可能呈现墨绿色或暗红色。当胃管流出胃液颜色为淡黄色可通知医师停止胃管引流。④术后4M3天,根据肛门排气情况及胃肠减压量,酌情增加空肠营养管电解质液、清淡流质量,目的在于刺激胃肠蠕动,由弱到强刺激消化功能。⑤术后14M6天,根据消化道透视吻合口愈合情况及胃蠕动是否良好,决定是否可进行经口进食训练。同时配合鼻饲和输液,保证患者体质量不减。⑤术后17天,拔除患者各种引流管,停止输液。患者饮食以半流质饮食为主,为增强患者食欲,可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并盡量进食易消化食物。做到少食多餐,细嚼慢咽。⑥术后20天,不限进食次数,限制进食量,避免暴饮暴食,适当延长进食时间。
1.3观察指标:①临床指标: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②营养状况:采用改良定量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表(MQ-SGA)评价患者护理干预后营养状况,包括饮食变化、生理功能状态、体重下降程度、消化道症状、肌肉消耗程度、皮下脂肪、并发症等七项内容,每项分值1~5分,总分值7-35分,分值越高表明营养状况越差。③生化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B)。④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74)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和物质生活四个维度,每个维度总分值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21.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给予t检验法比较;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给予x检验法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研究组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及营养生化指标分析:研究组MQ-SG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LB、TP和PAl3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及营养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对比: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和物质生活评分均升高,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临床研究显示,因下咽癌症状隐蔽性强,癌患者就诊时往往已是晚期。下咽癌切除及咽功能重建术是此类患者治疗首选。虽然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常因术后护理方式不當,饮食风险因素规避不当,影响预后效果。调查数据表明,下咽癌术后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仅为40%左右。因此,寻找一种可显著改善预后效果的护理干预方式具有重要意义.饮食营养护理是一种针对性护理模式,通过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消除饮食风险因素,从而降低饮食因素对患者病情的影响。与常规护理相对比,饮食营养护理充分尊重患者饮食需求,有效拓宽护理干预范围,优化护理细节,使护理服务进一步体现全面化和人性化的特。科学的营养支持可减少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能保持肠屏障功能和完整性,有助于降低术后感染率。为探讨饮食营养护理干预对下咽癌患者术后的干预效果,本文选取行下咽癌切除及咽功能重建术治疗下咽癌患者进行研究。
本文中,饮食营养护理干预的下咽癌术后患者的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MQ-SGA是一种营养评价方法,可提示患者潜在营养不良危险,有助于判断患者营养状况。ALB、TP和PAl3等指标水平高低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营养状况的改变。本文中饮食营养护理干预的患者,MQ-SGA评分、ALB、TP和PAt3水平均优于常规护理干预患者,提示饮食营养护理干预的患者临床指标显著改善,营养状况较高。这主要在于饮食营养护理干预通过健康宣教,提升了患者术后饮食营养的重视度,术后并根据患者吻合口愈合情况及胃蠕动情况,逐渐给予患者不同的营养支持。此外,实施饮食营养护理干预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黄美丽等研究报道显示,加强鼻饲及饮食护理有助于下咽癌术后预后效果的提升。
综上研究结果,术后实施饮食营养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行下咽癌切除及咽功能重建术治疗的下咽癌患者临床指标和营养状况,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加强饮食营养方面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