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鲁东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投资大,施工涉及到诸多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施工工期一般较长,施工难度又大,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要克服和排除各种不利因素,严格按照有关水利施工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要在广泛调研、专题论证的基础上,更新设备,引进新材料,借鉴国内外最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型应用成果,不断提高施工技术,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确保水利工程经得住历史的考验;要不断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确保建设质量优良、效益显著的水利工程项目。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质量
1 水利工程建造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通常情况下施工范围广,流动性,涉及的问题多,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施工难度较大,因此针对水利工程中的设计、建设、施工及管理方面的问题要综合性的进行分析,从而有效的保证建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水利工程施工中有单独的工程施工规范,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采用专业的施工方法和措施,确保其施工符合水利工程规范的相关要求。水利工程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不但会影响水工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及经济效益的实现,同时也无形中增加了维修的成本,甚至会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
2 水利工程特点
2.1 水利工程一般规模较大。水利工程具有灌溉、发电和防洪蓄水等作用,为实现这些功能,就需要建设种类不同的水工建筑物,例如筏道、堤坝、鱼道、渠道、渡槽、水闸等,并且水利工程的规模通常较大,施工技术也相对复杂。同时,水利工程还具有施工周期长、投资量大等特点,为了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能够安全顺利进行,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程序和规范进行施工。
2.2 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以及系统性。同一流域、同一地区的水利工程项目有着密切的联系,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建设为促进我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水利工程建设与财政、城市建设以及其他部门有着复杂而密切的关系。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应设计、改进和优化水利工程的施工方案,根据水利工程项目的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进行统筹安排,实现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3 水利工程施工条件较为复杂。与地面建筑物相比较而言,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工作环境更为复杂,且要承受水的浮力、冲刷力、渗透力和推力。而且因为水利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规模大,因此对于工程各个环节的地质和水文条件等情况也难以掌握,增加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3 我国的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现状
3.1 水利工程中的施工材料。施工材料直接决定着水利工程的工程质量,也就事关人们日常生活和生命财产。如果材料出现问题将产生不可估计的损坏,例如是堤坝和水库这种大型的工程甚至事关人们的性命安全。当今我国的施工材料把关环节较为疏松,很多低劣和不合格的材料被大量用于施工环节,这给整个的水利工程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3.2 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淡薄。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很多的施工单位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最重要的质量控制。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时间一般较短,这导致了施工人员严重忽视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除此之外,很多的行政干预使得施工时间一短再短,最后只能是牺牲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
3.3 水利工程的技术和监管不足。在水利工程中常常会遇见一些复杂的专业问题。我国的水利工程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一般较低,很难对技术性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此外,我国的水工工程监管环节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市场不规范导致一条龙,自行监管的事例层出不穷,监管人员的专业素养也没有达到基本标准,在工作手段和工作意识上都存在很大的欠缺。
4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4.1 建立现代化管理模式。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从领导到普通职工都要明确自己的安全职责,将安全生产的目标合理的分配到每一个部门和机构中,严格控制危险施工,让施工企业的每一份子都能够体会的安全的压力,进而促进他们更加积极的关注自己的安全,形成全员原理的分配格局,要尽可能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与此同时,水利工程施工的全方位管理指的是全方位落实。工程事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规律,工作人员要仔细研究工程事故发生的周期、规律,做好提前预防;当然,工程施工还有一定的随机性,在工程的施工中,一定要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要从思想上强化安全管理的意识,建立有效的工程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要加大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投入,要给工程的安全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而且要对工程施工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如果不幸出现问题的话要尽快的处理分析,将全方位的工程管理落到实处。
4.2 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的监管工作。水利工程施工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首先要对施工环境进行科学合理地考察、分析,然后再集合具体条件来对所需监管的项目、施工队伍、建筑材料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不仅如此,在具体施工环节当中监管人员还应该制定出详细的监督管理计划,针对操作工序、质量标准、评定办法、质量检查等方面都要予以细化,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管理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让他们明白做什么、怎么做。这对于协调水工程的施工管理、各环节的有序接轨有着重要作用。其次,在监管工作本身,各级监管人员的职责与权利也到得到细化与明确,对于监管人员内部的监督也要加大,这样一来便能够将人为导致的问题妥善的解决,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4.3 提高水利施工技术中的科技含量。在水利施工中运用GPS定位技术不仅为工程测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而且让测绘定位技术发生了彻底的变革。因此,常规地面定位技术正逐步被GPS技术所代替。计算机辅助型应用软件在水利工程领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程设计的工作效率,为工程施工提供了更加准确的科学依据。
4.4 大力推行水利工程建设“三制”。在工程实施工程中,充分发挥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建设监理制,有利于提高工程的质量。只有把责任具体化,才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在进行招标投标时,要严把资质审查关,不允许不符合水利水电工程资质的承包商承担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任务;不仅要看投标单位的资质,更要着重其实际业绩,特别要重视工程项目的资源配置是否到位。堅决杜绝层层转包,主体工程不得分包,确需分包的非主体工程,分包商必须满足相应资质要求。
5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施工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磊,朱雅男.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特点及质量管理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4,21:30.
[2]李忠.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4:149.
(作者单位:山东省郓城县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