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摘要:城镇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文化交流的中心。在当前,城镇居住小区作为居民生活的最直接和最密切的场所,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是不容忽视的重点。合理的小区设计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关键,同时也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形象,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发展水平。因此在小区建设的时候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关键词:城市规划;居住小区;设计
1 搞好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区域内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供水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不足等问题,有的问题己成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我国属于城市化的后起国家,应避免重蹈城市化先行国家曾付出过沉重代价的覆辙。这就要认真研究,着眼于跨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搞好现代城市规划与管理。在以往的城市管理中。往往以单纯片面的经济增长指标,作为考核和评价政府政绩的主要标准。于是,政府在完成各项经济指标的过程中,无暇顾及城市经济、社会、生态、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导致城市管理处于较低层次状态,这样的管理模式与现代城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建立科学有序、先进高效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己刻不容缓。
2 目前小区规划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1 过分追求形式美
过分追求形式美注重观赏性,缺乏安全性、实用性和参与性。表现在注重视觉效果,而未重视真实空间的环境营造,理应表现其人文关怀的“内容美”未得到充分体现。如小区内的大广场,表面上很气派,但因其空间尺度过大,容易形成缺乏人性的、旷散的消极空间,同时也带来了业主生活私密性和安全感的缺乏;花坛和水池锐利的边角周围没有护栏的水池成了威胁小区居民安全的潜在因素。
2.2 生态效率不高
之所以要对现代居住小区进行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只要是想让小区充分自然和谐的气息,而如何能够体现这一气息,其生态化的设计不可缺少,但是我国的现代居住小区的景观环境规划与设计却缺少这种设计,没有真正的践行生态化的理念。目前大多数的设计人员都比较喜欢运用草坪,这就是显得十分单调,实际上小区园林景观的环境规划设计应该体现出景观的多样性,利用乔木以及灌木等更多的植物品种,进而提高生态效率,使得整个景观不单一,更加的丰富多彩。
2.3 设计风格雷同
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地域,都应该有其鲜明的地方个性和突出的环境特色。然而大多数城市居民在使用过程发现他们的住宅区识别性不强,缺乏自己的特色,绿化设计千篇一律。我国很多小区绿化设计形式单调,通常以草坪为主,绿篱辅之,难以形成植物群落景觀。不同风格的小区绿化可以通过植物空间的来表达不同思想内涵,营造不同氛围的空间,进而体现出每个小区自身特定的地域、文化特色。
3 规划设计理念对策
3.1 宅间绿化区
宅间绿地是小区中设置最多的休闲绿地,因为他遍布于整个小区,对大多数居民而言,它是既有景观又有交往设施(花架、桌椅等),又便于居民就近享用的绿化空间,并且精致的设计能对小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增强小区的吸引力。在设计上应以安静、舒适为主,营造各具特色的休闲空间,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在景观营造上给人创造一种优雅而闲适的环境,体现小区内外的环境差异,使人们在小区内就可以享受绿树环抱的大自然的感觉。植物品种的应用上,结合四季植物特点,通过合理搭配,使人们在视觉上淡化高楼的影响,并保证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形成安静,详和的生态环境。
3.2 突出低能耗规划
在城市住宅小区设计上尽量考虑利用阳光与空气。建筑墙做符合当地要求的隔热处理,局部架空有利于自然通风与对流。同时,城市住宅小区在建设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停车场的土方大部分用于上部造园绿化。设计上尽量采用节约能源的建材,避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物材;在小区建成后,建议设置不同种类的废物回收站,实现物料的循环使用。
3.3 完善社区服务系统
居民对生活的满意度往往很受社区服务的影响,一个舒适优雅的服务环境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也是小区稳定的物质基础。
为了方便居民顺路购买日用品,商店一般建议设在人流交通必经之路的出入口附近。同时,很多居民会选择骑自行车、摩托车等方式在区内活动,因此,利用院落中的半地下室和高架平台下部为自行车设置车库也是个好选择。
小区内的垃圾处理问题也是关键,如果一定要垃圾集中处理,应将垃圾道改设于住宅内部生活的阳台处;否则可采用室外垃圾箱和中转站清运,同时避免让清运车辆横穿小区以致细菌扩散。
3.4 动静分离的设计
(1)车行交通:小区设在潭惠路和中央商业街各设两个出入口,小区内道路在入口处进行分支,环形围绕小区中心对称展开,层次明晰,流畅贯通。在主要车行道路侧边设机动车I临时停靠兼回转处,形成完整的人车分流体系。在主干道路上衍生支路串联起每栋住宅,既满足平时居民使用的需要,也为应急时的消防使用解除了后顾之忧。
(2)步行系统:本小区采用人车基本分流的道路系统。将车行与停车环形布置,行人则由线形绿化步行系统进入居所。居者经由藤蔓缠绕地中央景观步道,逐渐由开放空间进入半开放、半私密的组团式空间。组团间的景观相互依存,又通过中心水景绿地结成一体。但又自成一体。因此,随着居者的移动,景物之间相互转换、结合,创造出极具视觉效果的户处空间。
(3)机动车停车:本小区机动车停车采用地面停车和地下停车相结合的方式。半地下车库主要集中在住宅建筑底层。入口靠近小区主干道,尽可能的减少车辆对小区内部环境的干扰。另外,车库入行出人口紧密结合步行系统,停车后步行回家的距离控制在50m以内。地面停车集中在环形交通周围。
4 结语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气侯类型丰富,文化艺术和生活习惯都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但从住宅建设上来看,从南至北,从东到西,房地产市场产品同质化现象十分普遍,同质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千篇一律的园林景观、千篇一律的坡屋顶、千篇一律的“欧式”概念炒作……,重复的噪声和形象展示已大大败坏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参考文献:
[1]张建.关于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1,(24).
[2]何志刚.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地域性设计要点分析[J].科技风,2010,(22).
(作者单位:英之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