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于10月28~31日召开,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重大战略部署。
11月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六部门负责人介绍全会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党的历史上首次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
“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并作出决定,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中央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晓晖在介绍全会的重大意义时指出。
王曉晖表示,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决定既有理论上的新概括又有实践上的新要求,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随着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优势,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王晓晖说。
提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6方面要求
中央政策研究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江金权表示,全会第一次系统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由13个部分组成,其中党的领导制度是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统领和贯穿其他12个方面制度。
江金权介绍,全会着眼于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出6方面要求:一是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二是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三是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四是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五是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六是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
“这6个方面制度是构成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基本要素,必须全面建设好、始终坚持好、不断完善和发展好。”江金权说。
13方面显著优势阐明“中国之治”制度“密码”
王晓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是对这个总目标的深化和展开,同时又作出许多新的部署和安排,最突出的有三点:
一是突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突出党的领导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当中的统摄性地位;二是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凝练概括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方面显著优势,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根本保障所在,是“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所在,也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所在;三是体现强烈的问题导向和鲜明的实践特色,既阐明必须牢牢坚持的重大制度和原则,又部署推进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和举措。
对公职人员监督全覆盖提出3条要求
在加强对国家公职人员监督全覆盖方面,江金权介绍此次全会提出了3条要求:
一是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和国家监督协调起来,把现有各种监督机制协调起来,推进党内纪检监督、巡视监督、派驻监督等有效衔接,推动党内监督和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等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
二是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从权责法定、权责透明、权责统一3个方面作出一系列强化监督的规定,以切实防止权力滥用;
三是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继续从严查处,保持高压态势,强化不敢腐的氛围;健全各项约束制度,形成不能腐的体制机制;强化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教育,筑牢不能腐的思想基础。
把分配方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是经济制度体系中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部分,对经济制度属性和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决定性影响,全会对此也作出了系统阐释和明确部署。
“多年来,我们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基本经济制度。十九届四中全会的一大创新,就是在此基础上,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说,这3项制度都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这一重大创新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
在回答外国记者关于中国市场对外开放政策的问题时,韩文秀指出,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和基本属性。中国明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对下一步对外开放提出了新要求。
韩文秀说,这次全会提出,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
他介绍,实施更大范围的开放,就是要优化对外开放的空间布局,包括加快自贸试验区、自由港等对外开放高地建设;实施更宽领域的开放,就是要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包括在更多领域允许外资控股或独资经营等;实施更深层次的开放,就是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包括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等制度。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港澳基本法委主任沈春耀表示,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沈春耀透露,目前全国有乡镇人大代表188万,县级人大代表59万,设区的市级包括自治州人大代表12万,省级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代表2万,全国人大代表近3000人,这五级人大代表共有262万。
他表示,全会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点方向、主要任务、工作要求和重要举措。包括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健全人大组织制度、选举制度和议事规则等。
提出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五大任务要求
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沈春耀介绍,全会对此提出一系列工作任务和要求。
一是坚持依法治港治澳,包括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完善特别行政区同宪法和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机制,坚持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等;
二是完善中央对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的任免制度和机制、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基本法的解释制度等;
三是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支持特别行政区强化执法力量;
四是完善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内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机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
五是加强对香港、澳门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和青少年的宪法和基本法教育、国情教育、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教育等。
发挥人民政协作为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的效能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舒启明介绍,全会对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建设,健全相互监督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自觉接受监督、对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实施专项监督等机制作出部署。
舒启明表示,全会强调,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的效能,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识,完善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丰富协商形式,健全协商规则等。
他还介绍,全会对坚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完善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落实机制,丰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实践等也作出部署。
多项措施强化对法律实施的监督
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司法部党组书记、副部长袁曙宏表示,全会提出四個方面的举措进行保障。
一是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等;二是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三是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四是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保证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得到依法正确行使。
“人民群众对通过‘打招呼’‘批条子’‘递材料’等干预执法司法案件的现象深恶痛绝,要坚决排除各种非法干预,坚决排除各种潜规则,绝不允许法外开恩,绝不允许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袁曙宏特别强调,法律的生命力在于严格执行和全面遵守,全会提出了多项措施强化对法律实施的监督。 (文字源自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