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哗
摘要:纪录片是每个电视人,尤其是电视编导心中的终极梦想,但是往往受到资金、体制、机制等各方面的局限而无法施展抱负与理想;湖州广电公共频道纪录片创新团队,在现有条件下,尝试走出一条市场和理想相结合的道路,每年出产央视纪录片频道定制片子,同时与市场接轨,以承接各方宣传片、专题片、资料片来保障资金,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步建立起从编导到摄像、到后期的一支完整团队。
关键词:地方台;纪录片;团队培养;探索
一、以实战锻炼团队
团队建设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系统化的过程,地方台编导一般都是以新闻专题、社教专题和服务类专题为日常工作基础,思维习惯、工作方式与纪录片导演有较大差距,因此在团队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挑选有纪录片理想的编导加入,从观摩学习、到模仿操作以及制定相应的一套制片流程,对于整个团队的提升大有裨益;2014年,央视纪录片频道定制古村荻港的纪录片,以湖州广电编导、摄像、后期等为核心班底拍摄一小时的纪录片。从前期调研、文案制定、驻点拍摄到后期剪辑包装,都由团队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历时大半年时间,2014年12月24日、25日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这次实战极大地提升了团队的纪录片摄制能力,从编导来说,思维方式得到改变;从摄像来说,拍摄方式得到提升;从后期来说,剪辑方式得到转型,由此开始有了湖州广电纪录片团队的雏形,并开始尝试走出一条自己的纪录片市场化的道路。次年,《古村荻港》获得浙江省政府纪录片奖一等奖。
二、与大平台接轨,定期生产
从2014年的《荻港》开始,湖州广电纪录片团队与央视纪录片频道的合作之旅开始踏上计划性的步伐。《溇港》2016年1月10日播出、《回家過年一一故乡年依旧》于2017年2月15日播出、《我的团圆饭——故乡年依旧2》于2018年2月20日播出。
与大平台接轨的好处非常明显:央视纪录片频道有一套完善的纪录片制作流程,可供地方台参考学习,从选题报题、导演阐述、论证可行性方案到实拍以及后期制作、审片等各个环节非常精密的把关程序,让纪录片的呈现内容可控。在这个过程中,团队也反复得到锤炼,无论是导演、编导还是摄像、后期,都以央视播出标准来进行每个环节的质量自我要求,提升速度非常陕。另外从地方台外宣要求来说,大平台对接也可以实现外宣平台播出的任务要求。
三、与市场对接,定制服务
早在2010年,广电总局就下发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纪录片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与主要任务,构建了纪录片整体市场体系和发展战略。虽然湖州广电起步较晚,但是与央视高标准要求的制作体系合作,团队经过每年反复的操练后,对电视纪录片的把控也日益成熟,立足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与当下社会热点相对接,也逐渐尝试与市场对接,接受定制生产。这也是团队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018年受南浔区委宣传部委托尝试制作拍摄历史人物纪录片——《徐迟与哥德巴赫猜想》。该纪录片通过实景拍摄和场景还原拍摄两种方式结合,较好地还原了中国纪实文学作家徐迟一段与陈景润交往的历史故事,展现了人物个性和特色。
而与定制纪录片相比,团队承接的各种政企单位的宣传片、资料片是更接地气的与市场接轨,也是更快速度带领新人团队成长的有效方式,从2018年开始,以项目制来实现这一市场运作方式,团队进行统一的策划制定,再分别由编导去独立执行摄制,有合作有分工,有整合也有独立,实现效率和效益的统一。2018年接受市场定制的宣传片、资料片在20个以上,2019年数量上还有所增加,有了这块资金上的保障,也能让团队纪录片制作走得更远。
四、困惑与思考
作为地方台,我们通过上述三种方式在努力实现自己团队的成长,但是也遇到很多的困难,比如说自己想拍的片子没有时间拍,市场定制任务让团队疲于奔命;实现比甲方单位更高标准的制作成片,往往需要耗费更多的成本,这在目前成本核算的体制下也是很难维系。因此个人认为应该从小环境小机制上去花功夫动脑筋,把日常市场生产和纪录片生产设置成时间项目和任务项目两套机制,纪录片生产作为任务项目确保每年以精品好稿的方式去生产,日常市场生产以时间节点为周期,定期定量生产;既可以保证团队的基本储备,又能实现团队的理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