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深度报道扩大传统媒体影响力的思考

2019-09-10 07:22陈震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受众需求新闻真实性

陈震

摘要:在“互联网+”的新媒体时代,人们对一些重大新闻不再满足于仅仅知道新闻的发生等简单信息,更希望了解这些重大新闻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或者背景,以及专家对此作出的权威解读、研判等。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挑战,传统媒体必须扬长避短,把做深、做活深度报道作为提高自身传播力、影响力的突破口,更好地适应传媒格局的新变化。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闻;受众需求;真实性;选题

深度报道是指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的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突破一人一地一事的报道模式,一面剖析事实内部,一面展示事实宏观背景,着重揭示“原因”和“怎么样”两个新闻要素。当前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各类信息资源十分丰富,人们获取世界各地发生的新闻已经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人们不再是仅仅满足于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希望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发生可能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以及预计此类事情未来是否还会经常发生等。人们对新闻需求的变化,应该成为媒体不断努力去改进的方向。传统媒体只有增加深度报道,才能够扬长避短,赢得人们的关注,进而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一、要牢牢把握深度报道的正确舆论导向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首先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发布已经呈现多元化,但是深度报道要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努力传播正能量,提升公信力。要严格遵守法律和新闻纪律,不虚构新闻事实,不盲目炒作热点。要善于发现新闻和典型,强化深度报道选题的策划统筹,以独特视角和鲜活内容作为基础来采写深度报道,让有温度的新闻去吸引人、打动人。新闻报道以正面宣传为主,并不是回避矛盾,也不能遇到问题时绕着走,要用准确的事实、善意的态度开展舆论监督,推动有关问题的解决,取得积极的效果,使深度报道保持应有的锋芒。

深度報道要坚持新闻真实性,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不能以偏概全,以点代面,杜绝片面性和绝对化的报道。只有真正地进行深入采访,尽可能多的掌握新闻报道所需的素材,仔细核对每一个关键细节,不放过每一个疑点,才能确保新闻的真实。

公信力对于媒体而言十分重要,新闻要以事实作为基础,对采访、编辑、刊发的全程都要严格审核把关,不能盲目追求时效。近年来,一些深度报道失实的案例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一定程度上也给受众造成了误导或者混淆。

二、要准确把握深度报道的核心要素

深度报道其核心要素在于“深度”,深度报道一定是有深度和力度的,既析事明理又解疑释惑。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以及人们文化程度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读者对新闻的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不再满足于简单化、表层化和就事论事的新闻报道形式,更加希望媒体能够全方位、多层次地挖深做透新闻,把事情发生的深层原因说清楚。深度报道通过对新闻背景及事实材料的展示、解释、分析、判断,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对社会现象和重点热点问题进行全景透视、立体解剖,将事物的本质还原于受众面前,引导受众透过现象看到事件背后的规律,充分满足受众深刻理解事件全貌、从中得到新知与启迪的需要。

深度报道必须要选择确定合适的主题,围绕主题搞好组织策划。深度报道通常都是新闻热点,不能像一般新闻那样就事论事,需要说清楚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解答读者的疑惑。深度报道的选题要从大处着眼,深刻剖析社会热点,深度报道民生大事。深度报道通常选择显著的新闻事件顺藤摸瓜,从内涵外延上去挖掘与之相关的内容,进行延伸报道。

成功的深度新闻报道,在确定选题、统筹策划、采访、深度挖掘、编辑组稿、版面处理等各个环节都要精益求精,整个采编团队要通力合作。以《南方周末》为例,该报每期会刊发有影响力的深度报道。采取编辑中心制,每周召开记者、编辑策划报题会,好的策划会受到奖励。策划选题确定后,记者、编辑以及整个采编团队就会分头落实各自的具体工作,剖析新闻事件为何会发生、事件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专家的权威解读、分析、预测。

做好深度报道应重视的问题。1.传统媒体要发挥优势,以深度报道增强公信力、传播力。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很快,但是新闻碎片化、表面化的情况较多。传统媒体在新闻资源积累、高级专业人才队伍、平台资源等方面更胜一筹。传统媒体要发挥人才优势、平台优势,聚焦热点,深度剖析,做成有分量的新闻产品,并且尽可能地提高传播速度。2.记者要有问题意识,提前分析思考。深度报道不能只是对一般新闻进行篇幅加长,也不能仅仅是对各方观点的罗列叠加,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地剖析新闻事实,以事实为基础,进一步帮助引导读者来透过现象看清事物本质。3.要立足媒体自身定位,确定合适选题,避免千遍一律。中央级媒体和省、市级媒体的受众群体不一样,因此在确定深度报道选题方面的侧重点也不相同。例如,2019年元旦全新改版后《中国新闻周刊》杂志,首先着眼挖掘深度报道的价值,围绕当期最值得挖掘的新闻事件和话题进行多维度、全视角的呈现和解读,不仅向读者呈现事实的面貌,更要给读者提供解读问题的角度。把视野进一步拓宽,报道风格更为国际化,对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全球热点事件与话题给予更多的关注。而一些地市级媒体的受众主要是本市读者,在确定深度报道的选题时,就应该围绕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深度报道本地的民生大事,对本市最新最重大的事件进行深度报道。4.尽可能以独家新闻来做深度报道。在每天都有海量信息的社会,传播独家新闻更能引起受众的关注。在独家新闻的基础上,采写深度报道掌握的资源十分丰富,采访会更加深入,细节会更加生动,这是传统媒体做好深度报道的加分项。

猜你喜欢
受众需求新闻真实性
Van lier真实性原则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历史剧中现实中的指涉与受众需求探析
受众需求视角下的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方式论述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电视媒体微信公众号运营探索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雕塑真实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