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课程”,为学生自主成长奠基

2019-09-10 07:22陈玲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识字习作评价

语文作为母语学科,体现着国家意志,肩负着传承文化的教育使命。纵观我校的语文教学,存在以下问题:生源60%以上为外来务工子女,学生阅读量不足,知识面比较狭窄;教学中,以教材中的“篇”为训练单位,耗时多,收效小,从而出现“识字慢、阅读晚、作文难”……为破解这些难题,我们从自主识字、自我阅读、自能作文入手,开发“三自课程”,积极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探索与实践。

“三自课程”遵循“整体性原则”组织阅读教学,自主识字、自我阅读、自能作文优化整合,实现课内外阅读一体化,阅读作文一体化,读单篇文章和读整本书一体化,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活动一体化。

一、课程实施

1.自主识字课程,为阅读奠基

依托自主识字游戏卡,通过“看图猜字—折叠确认—补充声母—看图读词—星级自测”五个步骤,引导学生学会借助游戏卡识字。同时,围绕生活中的场景,开展主题识字教学,如水果类、课程表类、交朋友类等,并通过“自我评价—监督员评价—老师评价—家长评价—班级评价”,引导学生在小印章、奖励卡、过关星级卡、同步阅读小能手、识字大王等联动化评价中巩固识字成果。建立家庭识字评价机制,依据自主识字游戏卡,学生达到相应星级,家长协助评价。一系列举措,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实现识字量的突破。

2.自我阅读课程,为作文创作丰厚积累

如果说识字是输入的话,那么阅读就是输出。当学生的识字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自然产生了阅读的需求。为此,我们顺应学生需求,开发了自我阅读课程,构建课内外单元主体阅读生态群。

(1)群文阅读。创编《乐思园读本》,依托教材单元主题,把同主题或同系列的文章进行整合。通过对比、类比等方法,发现文章题材、立意、构思等方面的同异之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以四年级快乐童年单元为例,针对快乐童年生活推荐了《砸鱼》《抽陀螺》《童年·骑车记》三篇散文,针对儿童诗体裁推荐了组诗《夏天到来虫虫飞》、童话诗《小红帽》《灰姑娘》、寓言诗《角的风波》《两只口袋》,以及讽刺诗等。

(2)读整本书。借鉴群文阅读策略,采用读整本书策略,引导学生把同主题、同作者等系列图书进行比较阅读,使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走向深入。同时,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书目。比如四年级推荐学生阅读沈石溪的《狼王梦》后,很多学生又自主阅读了沈石溪的其他动物题材小说,如《第七条猎狗》《斑羚飞渡》等,增加了阅读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为加强读整本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我们还通过阅读指导课、阅读交流课、展示分享课步步推进,深化阅读成果积累。

3.自能作文课程,为自我成长搭建平台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一再倡导“自能作文”。为此,我们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习作能力,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

(1)学会写作方法。低年级开设“联想写话课程”。引导学生运用核心词,编写通顺合理又包含一定道理的小故事。通过“看核心词—联想画面—将画面连起来”的方法,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写话。童话主题系列、故事新编系列、奇妙神话系列等多元化的分类创作,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习作。为激励学生互相学习,我们定期选取“联想写话”优秀作品,刊登于班级小报、学校校报,并通过校园“悦读之声”小广播、微信平台进行推送,调动学生阅读及写话的积极性。

(2)提高习作技巧。探索习作指导课型,深化习作技巧教学。目前总结出了观察发现式、活动体验式、想象发散式等较为成熟的习作指导课型。在习作修改方面,通过教师导改、学生自改、同桌互改,提高学生的自我修改能力。此外,借助节日习俗,开展师生同题作文赛、对联创意大赛、同题打擂赛等作文比赛,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二、“三自课程”保障

1.营建书香校园文化

“一缕书香雅校园,众手掬诗香满衣。”学校利用有限条件,为学生创造无限的阅读空间,完善学校阅览室、走廊书架、班级图书角、个人书橱等各种阅读设施的建设,丰富图书种类,增加阅读机会,让学生有书可读、想读就读。校园图书馆全天为师生开放;走廊、楼道空间,打造开放式阅读区;班级书屋,倡导学生提供自己喜爱的图书,大家交换阅读,分享快乐;校园内,建立紫藤书苑、鸟巢书屋,花坛里设立读书文化牌,班级走廊张贴读书名言;发挥“互联网+阅读”的优势,设立“云上书苑”,开辟网络阅读专栏,开展网络阅读活动,激发师生阅读热情……还通过让阅读进课表的形式,保证学生每天有固定的阅读时间。

2.设立课程发展基金

我们成立“教师发展学校”,确立语文优势学科,设立课程发展基金,用于图书采购、校园文化建设、深度学习培训等,进一步将优势学科做强、做优,并带动其他学科协同发展。

3.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第一资源。为转变教师观念,我们邀请课程专家驻校指导,加强课程建设引领;发展课程同盟校,进行优秀经验的共享与交流;建立教师分层发展机制,以骨干教师引领其他教师成长。同时,创造一切条件,为教师开展课程建设铺路子、搭台子,理解教师、支持教师,加强人文关怀,解除教师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潜心研究教学。

4.完善课程评价

为了扎实落实“三自课程”,保证课程实施成效,我们积极探索不同学段的读写分级达标方法,确立了《“三自課程”星级达标实施方案及评价制度》,编写《星级达标手册》,引导学生爱读、会读、善读、多读、乐写,有效检测和记录学生整个小学阶段的阅读写作成果。同时我们将学生阅读成果、读书写作活动获奖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另外,在评价方法上力求多样化,以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让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参评形成互动格局,以评促读,真正让评价成为课外阅读的助推器,以发挥其长效效应。

三、“三自课程”成效

三年多的实验,我们躬耕以求,收获硕果:一年级近90%的学生识字量达到2500字以上,真正实现了无障碍阅读。二至五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明显增强,人均阅读量达到了300万字以上。识字多、阅读量大,为学生拓宽了习作的思路,习作不再是“老大难”,学生敢写、爱写、会写,习作热情非常高涨。40余篇学生作品在《语文报》《威海晚报》《小学生报》《作文导报》等报刊公开发表。

“三自课程”实施以来,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语文教师的课程理念以及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也得到了普遍提升,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全方位提高。目前有10余位语文教师成长为各级教学能手、教坛新星、优秀教师。在省、市、区举办的各项课堂教学评比中,近30人次获奖,20多篇语文教学论文、成果发表于各类报刊。

(作者单位:山东威海市锦华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山东省威海市锦华小学简介

建校之初,依据校情、学情,学校将英语教育确立为学校特色项目,引进了福尼斯英语自主学习法。2014年,学校被评为威海市特色学校,充分借鉴英语自主学习法的有效经验,坚持课程是特色发展的有力载体,也是推进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提出了“英语引领,自主立人”的特色建设思路,将自主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依据学生核心素养,以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为两大目标,学校架构起涵盖“学习自主、行为自律、生活自理、身体自健、安全自护”五个领域的小主人课程体系。语文学科的“三自课程”为自主识字、自我阅读、自能作文。

陈玲,小学高级教师,山东威海市锦华小学校长。设计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获威海市课程资源优秀奖。主持的“学科‘乐思’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爱心帮扶,关注每位学生发展”“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品德教育”“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等省、市级课题顺利结题。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从走上校长岗位的那天起,陈玲校长就时时用这句话鞭策自己:做个好校长,带所好学校。

猜你喜欢
识字习作评价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识字谜语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