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跑马圈地”到“战略竞争”北极航道商业化与军事化影响世界格局

2019-09-10 13:54庄俊朗
新华月报 2019年14期
关键词:航道北极东北

庄俊朗

一路向北,直通欧美,“冰上丝绸之路”这一颠覆常识的场景即将成真。2019年5月底,中俄两家远洋运输公司签订协议,共同推进北极航道的商业化运作。

多年的梦想照进现实。中科院测地所研究员郝晓光曾设计了一幅特殊的世界地图:北极圈赫然位于地图的正中心。这意味着,中国和美国都在对方的北方。

这幅“另类”世界地图中,一架从纽约到北极的航班,通常并不会经过太平洋或大西洋,而是先往北经加拿大,穿越北极圈,再南经俄罗斯,最后抵达中国。科学界认为,如果没有冰层和浮冰,北冰洋原本应是北半球贸易的中心之一。

2019年6月6日,美国国防部出台新《北极战略报告》,重申北极气候暖化带来的新机遇,并毫不掩饰地声称要“与中俄这两个主要挑战者进行竞争”。

北道之难一向被航运界认为“难于上青天”。1553年,英国航海家威洛比、钱塞勒率领三艘船进行探索,除了一艘船得以幸免,其余两船七十多人全部遇难。

四十多年后,荷兰航海家巴伦支连续三次取道北极寻找通往中国的新航路。直到1596年7月,这支探险队被坚冰困于新地岛,巴伦支本人也长眠于这片海域。

这种险境已成为历史。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以及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的冰层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收缩,核动力破冰船等技术的发展,让北极航道“天堑变通途”。传统的世界地图一度掩盖了世界的想象力。

人类的普遍观念中,北极是世界的边缘,远离人类社会。但科学家近年来提出,如果以北极点为圆心、以6000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圆,全球主要国家的首都都处于这个北极同心圆内:莫斯科、北京、华盛顿、伦敦、巴黎、柏林、东京、首尔……

总之,北纬30度以北地区集中了中、美、俄以及欧洲等主要的工业强国,它们输出的工业产品占全球80%,以及70%的国际贸易。

北极正在变暖,为冰层所掩盖的交通和贸易利益逐渐浮出。北极航道分为“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前者以西半球的加拿大沿岸为航道,可沟通太平洋沿岸和大西洋沿岸,但海峡众多、道路曲折。

“通过这条航道,亚太和欧洲两大经济区能够直接连接起来。”大连海事大学极地海事研究中心主任李振福介绍说,“东北航道”以俄罗斯沿岸为航道,航道也比西北航道更为平直。

因此,所谓“北极航道”主要指“东北航道”,俄罗斯人也称其为“北方航道”。

在过去,以北极为航道十分艰险。封冻层的存在,导致北极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无法行船。即使在夏季短暂的冰融期,大陆沿岸海域依然漂浮着各种浮冰和冰山,它们对航船造成致命的威胁。直到上世纪60年代,得益于核动力破冰船技术的提高,以及沿途航行安全体系的初步建设,“东北航道”才逐步显现商业运输价值。

“东北航道”的航行状况正意外地好转。美国国家冰雪研究中心对每年9月(1979年至2011年间)的北极卫星图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北冰洋的冰面面积已从1980年代的近800万平方公里,急剧收缩到21世纪初的400多万平方公里。据该机构预测,北冰洋夏季冰层可能在2040年完全消失。

这种明显的变化也为沿岸年迈的老人所熟识。1979年,即使在炎热的8、9月,俄罗斯北岸大部分依旧为冰层所覆盖;到了2007年,只有俄罗斯最北部的泰梅尔半岛与北冰洋冰层相连;2011年,北冰洋夏季冰层已经完全与亚欧大陆分离。

气候暖化所造成的生态灾难仍难以估量,但北极航道却是担忧与抱怨之外的一个“副产品”。中国商务部在2013年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东北航道”年通航期大约3至5个月,冰层逐渐融化将带来更长的通航期。

“在二十到三十年以内,北极航道将有可能成为世界主要航道之一。”《传播与公共外交》杂志主编、俄罗斯问题专家吴非的预计更为乐观。

1967年,一艘苏联货船装载着1800吨商品,从法国勒阿弗尔港经“东北航道”抵达日本横滨,这是“东北航道”的首次商业尝试。不过,这次示范性航行随著国际政治的纠纷而告终。自此,“东北航道”只是苏联内部一条相对孤寂的能源运输通道。

直到21世纪“东北航道”真正繁荣起来。2009年,德国布鲁格航运公司派出两艘货船,从韩国蔚山港经“东北航道”抵达荷兰鹿特丹港,一条连接欧洲和东亚的新商业航道逐渐形成。

中国航运企业的身影也出现在“极北之地”。2013至2017年间,中远海运集团累计在“东北航道”派出10艘船只,累计执行14个航次任务。

2017年,“东北航道”出现突破性进展。英国《卫报》透露,俄罗斯一艘油轮“克里斯托弗·马尔热里”号从挪威出发抵达韩国只耗时19天,其中仅用6天半就通过“东北航道”。

这种船舶拥有轻钢强化船体,能够穿过2.1米厚的冰层,这也是首次无需破冰船开路便顺利通过“东北航道”。英国《卫报》还透露,这艘邮轮所属的公司还计划建造15艘同样的船舶。

“东北航道”正成为黄金水道。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通过“东北航道”的货船共计253艘,货运量达到1100万吨,同期增长一倍。2018年3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国情咨文中乐观地提出:到2025年为止,通过北极航道的货物运输量将增至8000万吨,北极航道将成为一条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过境运输动脉”。

不过,北极航道面临的技术挑战未必比旧航路少。北冰洋的完全融化可能需要更长的等待,亚欧大陆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与北极航道形成竞争。

更大的挑战可能来自政治领域。吴非认为,“俄罗斯的利益、美国的利益、欧洲的利益,在这片海域的矛盾更加突出,更加难以撼动。”

自大航海时代以来,海上航道便是一个国家的财产线和生命线。

苏伊士运河的开通案例为“北极航道”带来美好的预期。1858年,法国成立苏伊士运河公司,耗时将近11年凿通运河,其间克服很多技术、政治和经费上的困难,最终花费高达1860万镑,这是最初预算的两倍。

回报远远高于超支的成本。苏伊士运河开通前,从西欧到达印度需要绕过整个非洲大陆。这条运河开通后,整个航程大约缩短了43%。2015年,苏伊士运河完成扩建工程,船舶通过数量又翻了一番,高达3.5万艘,每年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过境运输量已接近10亿吨。

苏伊士运河将迎来新对手。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赫伊费茨的研究发现,经马六甲海峡和苏伊士运河,从中国上海到荷兰鹿特丹的航程为1.955万公里,但“东北航道”将把这段航程缩短至1.61万公里。

一般来说,从中国到欧洲通过旧航道需要35天、875吨燃料油,通过北极航道只需25天、625吨燃料油,航时和燃料都缩短近三分之一,这也为航运界所证实。

早在2013年8月,中国“永盛”号货轮从大连港出发抵达鹿特丹港,行程共计33天,比旧航路缩短超过一半,还节省了82万美元的货物运输费用。

“北极航道”正改变着世界能源格局。长期以来,国际石油贸易严重依赖于中东地区,它所生产的石油80%用于出口,大约占世界总出口量的49.3%。

“北极航道使全球能源贸易格局出现变化,提升了俄罗斯等北极国家的权力地位,也成为影响亚欧主要经济体的新变量。”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邹志强认为。

俄罗斯看到了机遇。2008年,俄罗斯的相关规划便提出要在2016年至2020年间把北极建成俄罗斯的“战略资源基地”。

北极亦是资源丰腴之地。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评估,北极圈内蕴含着高达900亿桶石油,以及440亿桶液化天然气,分别占全世界石油储量的13%和天然气储量的30%。此外,北极地区还蕴藏着丰富的镍、铅、锌、铜等战略性资源。

商业价值已初步显现。2010年,俄罗斯通过北极航道向中国运送了8万吨原油;2012年,“鄂毕河”号油轮又通过北极航道运送液化天然气。

“能源问题,10%是经济,90%是政治。”李振福分析,北极航道的开发将为中国的能源提供更多的选项。

它减轻了对中东能源和旧航道的依赖:旧航路要途经战乱频仍的西亚、东非等地区,还一直饱受海盗等的威胁,而北极航道则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选项。

俄罗斯无疑是北极航道的最大受益者。传统上,尽管俄罗斯拥有大约3.8万公里的漫长海岸线,却被视为一个内陆国家:大部分海岸线位于冰封的北冰洋,其他出海口集中在克里米亚半岛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出海口,成为俄罗斯永远的痛,几乎每一次都吹过战争的血雨腥风。时至今日,俄罗斯仍为出海口所困,塞瓦斯托波尔直面黑海,被北约国家土耳其“握住命运的咽喉”,圣彼得堡所处的波罗的海更是被德国、波兰、瑞典等北约国家所环绕,而远东的海参崴则远离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核心区。

俄罗斯一直谋求一个不受约束的不冻港,以致海军问题专家张军社评价说,“俄罗斯的(传统)出海口就像蛇的七寸,它往往成为美国和北约国家重点打击的对象。”

冰雪融化带来的“北极航道”,被俄罗斯一家媒体称为“上帝的礼物”。一旦北极航道发挥出潜力,俄罗斯在西伯利亚的人口困境也将有望改善。此前,身居内陆的西伯利亚被视为苦寒之地,77%的人口居住于欧洲部分,西伯利亚则人烟稀少。

“俄罗斯的战略很清晰,它关注的绝不仅是航道运输的问题,而是致力于整个北冰洋的开发。”在吴非看来,俄罗斯主张开发北极,出海口仅仅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控制了北极,就可以在军事战略上进一步威慑美国以及北约其他国家。

一时,北极成为各方争夺的“香饽饽”。2019年6月6日,美国国防部公布的“新北极战略”火药味十足。它声称俄罗斯及中国在北极圈扩大行动可能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并表明要强化美軍在北极地区的存在。

俄罗斯也不甘示弱。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美国新北极战略指出,俄罗斯将在北极圈积极整修机场等基础设施并创设新部队,并且“不排除以军事行动对付不遵从俄罗斯规定的外国船舶”。

“谁控制了北极,谁就控制了国际经济和战略新航道。”李振福认为。早在18世纪,俄罗斯就对北极展开了宏大的探索。1725年到1741年间,在彼得大帝的指令下,丹麦人维图斯·白令率领俄罗斯考察队三次前往欧亚大陆最东端海域,并穿越亚洲与北美洲之间的海峡——白令海峡。

考察途中,维图斯·白令不幸病逝,但他的名字则永远地留在世界地图上:白令海峡。

此后的两百多年间,俄罗斯从未停止过对北极航道的探索。2019年4月9日,第五届“北极-对话区域”国际北极论坛上,普京表示将加大在核动力破冰船方面的投入,预计到2035年前俄罗斯北极船队将拥有至少13艘重型破冰船,其中9艘为核动力破冰船。

当前,俄罗斯已经正在建造三艘新型核动力破冰船。俄罗斯一直致力于“东北航道”的开发。

上世纪30年代,苏联已经就“东北航道”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并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1991年,俄罗斯在《北方海航道航行规则》中明确规定:俄罗斯有权对航行于“东北航道”上的国内外船舶进行管制,外国船只需经过俄罗斯允许,并在俄罗斯引导和监督下才能进入“东北航道”,特殊情况下需接受俄方破冰船的强制性护航,否则禁止进入。

2008年,俄罗斯更是通过了《2020年前及更远的未来俄罗斯联邦在北极的国家政策原则及远景规划》,明确指出俄罗斯的北极部分“包括这些行政区划邻近的土地、内海(河)中的岛屿、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俄罗斯对上述地区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根据上述规划,俄属北极地区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2019年3月,俄罗斯进一步收紧了对“东北航道”的监管:外国船舶通过“东北航道”,需提前45天向俄官方报备,并接受俄派出的引导员;俄罗斯有权拒绝船舶通行,对于未经许可的船舶,俄强力部门有权做出“紧急措施”,包括直接火力击沉。

对于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跑马圈地”,美国等北约国家采取了针锋相对的对抗措施。

“长期以来,美国、加拿大以及部分欧洲国家都宣称拥有北极的通行权。”华盛顿全球利益中心(Center on Global Interests)主席尼古拉·兹罗宾(Nikolay Zlobin)对塔斯社表示。

美国也自视为“北极国家”。美国人涉足北极圈的历史可追溯到1867年,时任国务卿苏厄德力排众议,从沙俄手中以平均每平方公里1美元的“白菜价”买下阿拉斯加。

但苏厄德富有眼光的战略举动,却被反对者嘲笑买了一个“大冰柜”。苏厄德对此反驳说,“现在我把它买下来,也许多少年以后,我们的子孙后代会因此得到好处。”

在北极航道开始发挥潜力之前,美国一直保持低调应对的立场,但这种情形正在发生改变。

“作為北极国家的美国,是时候对北冰洋的未来说话了。那里远不如苏厄德时代那样,是一片偏远荒芜之地,现在北极充满了机会和财富。”2019年5月,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北极理事会公开表示,美国不会再“袖手旁观”。

美国插手北极争端始于2013年。那一年起,美国《北极地区国家战略》《海岸警卫队北极战略》《国防部北极战略》等相继出台,一块寒冷又充满希望的“新边疆”划入美国蓝图。

近年来,美国不断展开有关北极的军事演练,其频度和规模不断提升。2018年3月,北冰洋某海域,美国海军“哈特福德”号和“康涅狄格”号两艘潜艇冲破冰盖、浮出海面。这是美国迄今为止在北极地区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之一。

“如果北极的地缘政治地位逐渐提升,美国势必会染指该地区,这对把北极视为自己‘领土’的俄罗斯而言,是个极大冲击。”李振福认为。

在最近更新的“北极战略报告”中,美国国防部也声称北极地区已经进入“战略竞争的时代”。

(摘自6月13日《南方周末》。作者为该报特约撰稿)

猜你喜欢
航道北极东北
Make ’Em Laugh
《航道养护管理规定》解读
南极和北极一样冷吗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大东北的春节
2019年广东省航道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长江九江段海轮航线于4月1日起开放
北极飞来毛脚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