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媒体融合是新时期传播方式的革新,更是我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发展方向.随着受众阅读方式和习惯的改变,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也应顺应这个转变,做到全媒体、多渠道、立体式传播,从而打造全新的数字出版模式,以求获得更广泛的传播维度和影响.
关键词:媒体融合;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全媒体
中图分类号:G23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09-0130-03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媒体融合在我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媒体融合”是信息传输通道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这种模式衍生出一种新型的媒体——融媒体,其特点是資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利益共融.自此,媒体摆脱了单一类型的传播方式,融合了声音、图像、动画、文字等元素,以视听一体化的方式将信息传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
随着智能手机终端的迅速普及,媒体融合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传播领域,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应顺应这个发展趋势,尽可能将纯文字的理论知识和学术理念转换成视听结合的文章形式,从而在更容易读懂和理解的基础上,扩大学术期刊的传播广度和维度,使这些理论知识和学术概念被更广泛的受众所接收和消化,达到普及和宣传的最终目的.目前来看,虽然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已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但是大部分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并没有脱离“复制文本”的藩篱,反而将其局限在拷贝文字的牢笼里.尽管数字出版的初衷是应对数字阅读出现后传统纸媒受众的减少,但是发展至今的结果却是数字出版与纸质出版的“重复印刷”,受众在“尝鲜期”过后依然避免不了审美疲劳和阅读兴趣下降的问题,因此,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首先应该搞清目前受众的阅读习惯,对出版内容进行相应的革新和调整.
1 媒体融合视阈下受众阅读习惯的嬗变
随着媒体传播渠道的增加、内容的海量及时更新及音画结合传播方式的普及,受众的阅读习惯已经发生剧烈变化.
1.1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搜索
信息化时代到来之前,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海量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并且超过了人们可以接受的程度,于是受众对信息的接受转变为主动搜索——即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截取和阅读,这就决定了媒体在创造内容的过程中,需要据此调整内容的形式,从而激发受众的兴趣,得到关注和认可.
1.2 碎片化阅读成为主流
现代人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为了适应这一节奏,人们往往习惯将零散的、不连续的时间利用起来进行阅读,这种阅读方式因其特点被誉为“碎片化阅读”.此阅读方式的改变,使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偏向于阅读一些简短易懂的内容.
1.3 图文并茂、声像一体成为阅读文本的主流传播形式
随着媒体融合的广泛应用,现代人阅读的文本已经不再是纯文字的方式了,尤其是新生代的青少年,他们成长年代阅读的方式早就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为主,现代人也逐步融入了这种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方式.因此,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就不能仅仅是复制纸质期刊的文字,而是应该融合更多声音、图片、动画、影像等传播手段,从而使学术期刊的理论和知识以受众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传播.
2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融媒体”之路
数字出版出现伊始,是为了应对受众电子阅读上的新转变导致的传统纸媒阅读量锐减的问题,因此,早期的学术期刊数字出版是将纸质印刷内容直接转化成数字出版内容,从而适应受众阅读习惯的变化,这是一种单纯的形式上的转变.然而,随着媒体融合的发展,这种简单的“拷贝”已经不适应现代人的阅读习惯,现今的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应将媒体融合更好地糅合于其中,做到一种从形式到内容的转变,从而从更多维度普及学术知识.
2.1 避免重复出版
目前,纸质出版物都由很多出版网络平台(如万方数据等)进行收录,这些出版网络平台所做的是对已有的纸质期刊进行加工以及复制,它的信息来源基本上是已经公开出版的期刊,除此之外,根据相关的信息资源服务可知,这些大型信息数据库全都给用户提供查询、链接以及评价等服务.[1]因此,学术期刊自主进行的数字出版无需再对纸质版进行“重复出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定推送文章,并针对文章内容进行“媒体融合”式改写,适度增添图片、声音、影响等内容,从而使其更加具象化,更加适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
2.2 多网络平台融合使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受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趋于多样化,目前来看,“两微一端”已是主流媒体的“标配”,从求职、购物、社交、投资理财等各方面开始融入主流媒体,并成为文化与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未来,受众参与、采编互动、融合传播、场景切入及跨平台联动的“新媒体+”将成为主流媒体的新格局.[2]75
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也应抓住“两微一端”用户数量巨大这一特点,着重打造以微信、微博和客户端为首的数字出版平台,以期在这些运营时间长、运营策略完善的平台上获取最好的传播效果.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不要将眼光局限于自己的内部网站或者有限的合作平台,应该将多个网络传播平台相融合,设置更加便捷的跳转方式,从而方便受众以熟悉的方式阅读,增加受众的阅读粘性、增强阅读的舒适度、提升阅读的体验感,从而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受到受众的认可和接受.
2.3 出版内容切实体现“融媒体”特点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内容首先必须满足科学性、指导性要求,并与期刊的学术定位相符,在进行数字出版过程中,可以适当对文章进行节选或整合,配以适当的图片、声音、图像等,增加生动性及趣味性.另外,发布的内容可以加上主题标签,有助于定位检索.[2]77
这里所说的“融媒体”并非为了形式而“融”,而是根据内容合理“融入”多种媒体手段,所融入内容应与文章内容高度契合,是便于理解文本内容或可代替部分文本内容,或是对文章相关研究内容的延伸与探讨,或是与文章研究内容类似的其他研究成果或者是研究脉络,这些影音资料的融入,更有利于受众对于学术期刊研究内容的理解和接受,同时,也适应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更有利于学术期刊影响的扩大和学术价值的实现.
2.4 出版内容彰显特色
新媒体阅读具有碎片化、精准化、差异化、个性化的特点,因此,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就必须围绕以上几个特点,做出既适合自身办刊理念又凸显期刊特色的出版内容.目前,不少学术期刊即使使用“两微一端”传播,也未实现个性化、差异化制作,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媒体融合.[3]现代人由于阅读碎片化时间较多,閱读内容精准性极高,因此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内容应极具辨识度.
相对于传统的纸质出版物,数字出版具有更加具象化的特点,如颜色、图片、图像等,这些二维甚至三维元素的加入,使得数字出版物更具有立体感,比如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期刊图标,能够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在众多的信息资源中一眼就能看到,这无疑就增大了该期刊被阅读的可能性,这无疑打破了高深理论与普通受众之间的阅读阻碍,缩短了从理论到指导实践的距离.
2.5 数字出版应“攻守兼备”
数字出版既要保留和尊重原创作者的理念和观点,又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解构与再加工.“解构”即是“守”,要守住原创的理念、观点、结论等,这是期刊出版无论发展成什么形式都必须要坚守的,尤其是针对一些文字内容较长的文章,可将其解构为几篇小文,从而便于受众的阅读和理解;“再加工”即是“攻”,就是在原创基础上、在不违背原创基本创作原则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相应的改编,即加入适当的影音资料或者对某些生僻的理论或研究进行解读,从而更适合更大范围和层次的受众进行阅读.
3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融”媒体的现实需求
正如前文所述,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学术期刊数字出版需要融入崭新的传播方式,更需要出版社和编辑部融入崭新的编辑意识和编校思想,从而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
3.1 增强跨平台传播意识——数字出版的多形态开发
学术期刊要提升传播的有效性和感染力,就必须着力打造多媒体融合立体传播平台,增强编辑群体的跨平台传播意识,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媒体技术,通过纸质期刊、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平台、二维码、客户端等全媒体传播,使读者能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要的个性化学术信息.[4]只有全方位打造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模式,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受众的阅读习惯,加强学术期刊的传播效果.
3.2 择取适合的更新和发布频率
数字出版能够突破传统纸质期刊按照刊期发行导致的“周期性延后”弊端,使得数字出版周期更加具有弹性,而且可以根据时事政策、节假日期等客观条件调整出版节奏,从而保证受众的阅读粘性和数字出版的有效阅读率,使数字出版获得最大的传播维度和传播效果.切忌集中更新和发布或者间隔时间太长,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受众忠实度下降和受众数量的流失,削减传播效果.
3.3 高度重视平台发表效果
在学术期刊运用多平台进行数字出版的同时,要阶段性地针对各平台发布篇数、阅读量、转发量、评论量、订阅量、新增订阅量等数据进行统计、比较,以便总结发表效果,了解各平台受众的阅读习惯,以便有针对性地调整各平台的发表数量、内容、频率等,保证各平台的发表效率和传播效果,确保数字出版的良性循环.
总体来看,目前学术期刊已经具备了全媒体出版和跨平台传播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条件,这对学术期刊来讲,是一种全新的挑战,更是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机会,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并非天生敌对的敌人,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繁荣和进步的战友,在这场革命中,双方的界线和限制已经逐渐消失,摆在受众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立体化的出版与传播平台,而且在未来科技进步里程中,这只是科技给我们展现的一个侧面,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人们所要面对的是更加缤纷和热闹的阅读图景,那个未来让我们一起去期待和探索.
——————————
参考文献:
〔1〕周倩.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中网络平台的建设模式探究[J].网络传播,246.
〔2〕武怡华.融媒体背景下出版类期刊“两微一端”发展探讨[J].出版广角,2016(6上).
〔3〕李静.“融”时代学术期刊发展探究[J].中国编辑,2016(2):58.
〔4〕谢镒逊,张威.学术期刊媒体融合转型发展策略探析——基于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的思考[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9,39(2):132.
〔5〕宋爽,郅尚炜,王明娟.地方高校学报民族研究栏目的策划与建设[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