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翻译张维为:“小平智慧”如何引领中国发展

2019-09-10 07:22许然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张维小平民心

许然

“尽 管已经年过八旬,他却能敏捷地思考,思考的往往是二十年、五十年乃至一百年后的事,这很了不起。”1985年8月,张维为第一次给邓小平当翻译时,就被其大胸怀和大视野所震撼。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一直在探索,并逐步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有怎样的特质?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中国制度为何更具优越性?近日,记者在“天府大讲堂”现场聆听了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从小平故事出發,详解上述问题。

小平的六大特质:“底线思维”改变中国

小平同志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是眼光,他是一个“超长思维”的战略家。像中国这么一个超大型的国家,把一些长期的战略性问题确定下来,其他事情就会比较好办。

二是思路,他是一个一直在思考问题的人,在南方谈话时,他说,究竟是市场多一点还是计划多一点,这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要区别,这些都是手段。他的思路一下子就把很多问题点清楚了。

还有头脑清醒。在谈到很多问题的时候,邓小平都反复说“要结合中国的实际”。

大气也是小平的特质,“毕竟是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小平同志讲话非常大气。”

同时,邓小平也是个守规矩的人。在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刘邓大军解放并接管了西南重镇重庆。邓小平换了新炊事员,菜的花样多了,也有鸡鸭鱼。邓小平见状问后勤部长:“我和刘司令员是啥子伙食标准?”后勤部长随口说:“没有标准。吃多少报多少。”邓小平发火了:“你这个同志有意思。我们国家还很穷,好些人在挨饿,我不能没有标准。”

“虽然这是个小故事,但也说明邓小平的特点,他是讲规矩的人。”张维为说,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好的传统,例如选贤任能、梯队选拔制度等,现在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制度,这对中国长治久安的意义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底线思维,也是张维为回忆邓小平时,提及较多的词。“就是做决定时,把事情最坏的结局预料到,看能否应对,如何应对,并果断出牌。”

“如果缺少底线思维,就不一定能有今天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张维为详解道,在第三次复出后,邓小平多次在中国面临重要抉择时做出正确决定。如1978年的改革开放。此前有一个被讨论的选择是,回到60年代以计划经济为主、有限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管理原则。但邓小平没有犹豫,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他就已经考察了许多国家,综合考量下,我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其次,是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苏联解体、东欧动荡,针对国内一些悲观情绪,邓小平表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于是在党的十四大时,我国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定。张维为强调,这几个战略抉择,为中国此后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0年实现

“集四个阶段工业革命为一体”的发展

“如果说中国有什么适用的经验,恐怕就是实事求是,按照国家的实际情况制定政策和计划。在前进的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好的坚持贯彻下去,不大对头的就及时纠正。”1985年,邓小平会见加纳前总统罗林斯时如是说。而邓小平在对内、对外方面的政策与远见,在今天看来也愈发清晰。

不再做翻译后,张维为步入了学术研究领域,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时代的发展,他越来越感受到邓小平力推改革开放的了不起。“这40年,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实现了‘集四次工业革命特点为一体’的崛起,这是小平所引领的。”张维为说。

在张维为看来,第一个时间段是在1978年至1995年左右,恰似第一次工业革命。当时世界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我国把沿海地区近两亿人的农村劳动力投入到外贸加工业中。到了1995年,中国初步实现了温饱;第二阶段,是1992年至2010年左右,恰似第二次工业革命。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后,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几年后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通过互利双赢、互利多赢的模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贸易体系;第三个时间段是1994年至今,即以电脑、移动端为代表的通讯业革命,至今仍在进行,而第四阶段已经开始,这是一场关于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的竞赛。

张维为认为,在这四个阶段改变中国经济社会的同时,中国也要积极与不同的对象打交道。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与主要西方国家之间,随着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在欧美一些国家抬头,合作交流的步伐有时受到阻碍,但欧盟仍然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技术转让的主要来源国。实际上,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越发展,中国应对与主要西方国家矛盾的空间就越大。此外,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发展、积极推动南南合作,改变了世界格局。

“这些年来,中国积极融入世界,求同存异谋发展。而从总体上看,上述三种关系均呈现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仍需务实以对。”

赢得民心的制度保障

“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就是死路一条。”演讲中,张维为多次谈到邓小平多年前的上述告诫,“民心是执政合法性的基础,民生改善才能赢得民心。”张维为说。

近些年通过在国际国内讲学,张维为观察到我国党和政府对民生的愈发重视,强调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等,这是对小平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人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张维为认为,中国讲究民心向背。民心是一个政权取得合法性的关键因素,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东西。如果用现代政治学的话语来表述,它指的就是广大人民发自内心的理解和支持,背后是人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张维为说,要赢得民心,中国也有制度保障支撑。首先,在中国的经济结构中,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在我国,公有制与民营经济形成互补,保障了国家利益最大化;其次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人民利益;最后是绝大多数人能从发展中获利。据统计数据,多数中国人的财富在过去数十年中大幅提高,而美国在过去三十年间,中产阶级群体在缩小,普通工人的收入几乎跟三年前一样。

“好莱坞曾拍了一个电影《她》,故事发生在洛杉矶,但背景是上海浦东陆家嘴,别人问导演原因,他认为上海代表世界城市的未来。今天,国内有句话叫‘一出国就爱国’,这些都是中国已经拥有国际影响力的注脚。”分享快结束时,张维为话锋一转,“但我们不能自满,我们要走自己的路,继续实现超越,创造奇迹。我想,这是对小平最好的缅怀。”

猜你喜欢
张维小平民心
让法治理念根植民心
非公费师范生在读期间从教意愿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性教育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去饶城买房
悬崖勒马
放风筝
小平同志为何没回家乡
朋友是一粒维生素
从“民心河”事件谈城雕
从“民心河”工程回看城雕发展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