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背探测有多难

2019-09-10 07:22:44
党员生活·中 2019年1期
关键词:着陆器中继嫦娥

嫦娥四号探月的每一步面临的挑战都不可小觑。

挑战一:至少数分钟的通信延迟

月球的一面对着地球,而另一面则永远背对着地球。嫦娥四号任务与嫦娥三号任务的首要不同,就在于探测器降落地点由月球正面改为了月球背面,这就使得探测器与地球的直接通信信号受到月球遮挡,必须通过“鹊桥”中继星进行信号中转。

2018年5月21日,八院研制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鹊桥”中继星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卫星随后进入轨道,为后续着陆器、巡视器与地面站之间的测控和数据传输提供中继服务。

随之带来的问题是,地球与巡视器间的通信延时大大增长。

不同于嫦娥三号任务时,科研人员可以在监控屏前实时观察到巡视器对指令的执行状况,此次从指令發出到行动图像传回,至少有数分钟的延迟。

科研人员为此计算并设定了巡视器每项行动的最大耗时,连同每次行动指令一同发送,同时赋予巡视器一定的自主功能,以便有效应对可能的突发状况。

挑战二:漫长月夜靠谁供给能量

一个月夜相当于地球上14天。同时,月夜最低温度可达到零下180摄氏度。

在没有光照的漫长黑夜里,对于依靠太阳能提供能量的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如何凭借自身存储的能量,安全度过月夜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科研人员提出休眠唤醒的概念:当太阳缓慢地升起时,着陆器和巡视器将开始忙碌的14天工作——着陆器在原地实施科学探测,巡视器则“东奔西走”开始探测。

而当月夜降临时,巡视器会为自己找好栖身之所,收起桅杆,合上太阳翼,开始休眠。一直到太阳照射到月球车太阳翼的电池片上,唤醒“沉睡”的巡视器和着陆器,开启又一次勘测。

挑战三:着陆区地形崎岖撞击坑大且密

嫦娥四号着陆区是位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冯·卡门撞击坑,地形崎岖,撞击坑大且分布密集,这对着陆区的选择和着陆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外,巡视器还要面对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变化大、低重力环境以及细小微尘的污染等问题。

比如,月球重力只有地球的1/6,科研人员要针对这种低重力环境,对巡视器的移动速度、距离、越障能力等状态和参数进行充分的地面力学分析和验证,并结合月面散落的陨石和撞击坑的状态,使其具有一定的障碍识别和自主避障能力。

猜你喜欢
着陆器中继嫦娥
给嫦娥一个舒适的家
学与玩(2022年6期)2022-10-28 09:18:56
嫦娥四号巡视器拍摄的着陆器图像
航天器工程(2019年4期)2019-11-11 03:41:00
中国完成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器悬停避障试验
伙伴(2019年12期)2019-01-17 04:38:56
基于多工况的新型着陆器软着陆性能优化
面向5G的缓存辅助多天线中继策略
电信科学(2017年6期)2017-07-01 15:44:35
中继测控链路动态分析与计算方法研究
航天器工程(2015年3期)2015-10-28 03:35:28
Mining the Moon Becomes a Serious Prospect
中学科技(2015年7期)2015-07-03 05:44:32
Nakagami-m衰落下AF部分中继选择系统性能研究
赞“嫦娥”
太空探索(2014年2期)2014-07-12 09:52:16
嫦娥三号奔月的三大难关
太空探索(2014年1期)2014-07-10 13: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