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翠莲
我的家乡在一个非常贫瘠的小山村,童年时期的我们几乎没有任何课外书可读,那时候,在苍茫的野地里疯玩儿才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直到有一天,一位姓徐的北京知青来到了我的家乡,成为了我们的老师。在那个闭塞的乡村和特殊的年代里,徐老师的到来如同一阵清新的风,给我们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了许多的改变。她是那么朴素却又是那么美,很快,我们班的同学们便喜欢上了她。
徐老师不仅会细致耐心地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她还时常给我们讲大山外面的精彩世界。从庄严肃穆的天安门讲到气势恢宏的故宫,从风景如画的颐和园讲到古色古香的老北京胡同,她的话语像鲜花般在我们的心头绽放,让我对走出大山有了最初的渴望。不仅如此,徐老师还会给我们讲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像哪吒的风火轮、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等等,徐老师轻柔的话语好似在用心地唱歌,低吟浅唱的声音敲打着我们的心头。她告诉我们,世界上有一个叫图书馆的地方,那里有各种各样的书籍画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海洋。那一刻,我的视野在不知不觉中从脚下泛黄的土地延伸到了广袤无边的原野,我似乎望尽了远处的高山,穿越了头顶的蓝天,看到了一片在过往岁月中从未见到过的广阔天地。也是从那时起,一颗幼小的种子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我渴望有朝一日能与图书馆结缘。
事实上,那时的我曾真真切切地认为,徐老师就是一座鲜活生动、丰富渊博的图书馆,有她在,我们的精神和思想就不会永远停留于荒蛮!可是没过多久,徐老师被调走了。我们与她在秋天里告别,悲伤的我们和呜咽的秋风一起哭泣。
像图书馆一样渊博的徐老师啊,那个时代,离开了您,我们去哪里读书?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更加刻苦用功地读书,终于走出了大山,迈进了大学的校门,有机会走进童年时心心念念的图书馆。
第一次进馆,我便有一种走进天堂的感觉。浓郁的书香在洒满阳光的房间中氤氲弥漫,密集林立的书架静静地伫立,一眼望不到尽头。琳琅满目的图书就好像是一个个天使,他们在眨巴着眼睛,鼓动着嘴腮,亮闪闪地张扬着自己,不停地对我说:“看我吧,我给你知识!”“找我吧,我给你智慧!”“走向我吧,我为你开门!”穿行于书架间,一阵惊慌失措之感不由得涌上心头:人在书海之中真的太渺小了,连细微的沙粒都不及。我何时能在浩瀚的书海中抵达彼岸?何时能在高耸的书山中攀上顶峰?这样想着,我的泪真就下来了。
于是,我如饥似渴地阅读,废寝忘食地做笔记。当我把一本本古今中外的名著放回书架时,当我写完五六本读书笔记时,当我能将千古名句脱口而出时,我惊讶地发现,自己在悄悄地蜕变:中学时只要开口说话就满面绯红的山妞不见了,学习时只懂得死记硬背的“搬运工”不见了。更加欣喜的是,我懂得了“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的真谛,懂得了安娜的绝望和简·爱的追求,懂得了哈姆雷特在面对“生存还是死亡”抉择时的纠结,共鸣自不在话下,因为我在思索,他们为什么这样。我还学会了哲学的追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于是我不满足于仅仅徜徉于林徽因的最美四月天和戴望舒的雨巷,开始领悟林语堂的且行且珍惜。同时,读书对我的学业也有很大的帮助,我的论文《〈窦娥冤〉之我见》《莎士比亚语言探究》屡屡得到了教授的表扬,屈指可数的奖学金也连连被我收入囊中。经历了昨夜西风的洗礼和衣带渐宽的岁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的驻留,令我感受到了一段唯美的风流。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我在图书馆里得到了这样一把钥匙,她让我找到了阿里巴巴的宝藏,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年华似流水,四年的大学时光转瞬即逝,离开学校的那一天,我又去了图书馆。当我抬脚的刹那,已是情不能自已,泪流满面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当下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了图书馆,我市的图书馆真可谓是本地最打眼的建筑,不仅地理位置好、规模大,图书的品目更是非常多样,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现实虚拟,而且除了纸质书籍外,还有专门的电子阅览室,来图书馆阅读的人越来越多。学生曾告诉我,他在图书馆就会感觉自己的渺小,就会有读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每次从图书馆出来,都感到自己被智者点化,甚至有长出翅膀的感觉。这些话真的让我非常感动。
那天,我又带着学生去了图书馆,无意间被这样一幅画面深深吸引: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读书,他安详地坐在靠窗的阅读区,翻看着一本很厚的书,一会儿看,一会儿写,一会儿又锁眉静思。融融的阳光斜斜地流下來,他被阳光包裹着,整个人金灿灿的。旁近的阅读桌边几乎坐满了阅读的人,既有年轻稚嫩的大学生,也有成熟稳重的中年人,还有一位穿着物流公司工作服的阅读者。儿童图书区更是热闹非凡,小朋友们手捧着书,圣洁而虔诚。这和谐温暖的一幕让我感慨万千,不由得联想到了一则新闻:杭州市图书馆允许流浪汉和拾荒者进馆阅读。我在想,如果一个民族连流浪汉和拾荒者都能孜孜阅读的话,那么这个民族将会无往而不胜,因为这个民族的人民是有信仰的!于是我招呼学生悄悄地落座,静静地开启阅读之旅。
沉醉在这春暖花开的情景中,感受着天堂一样圣洁高雅的氛围,让自己的灵魂再一次与智者对接,被洗礼、被升华,我仿佛突然听到了竹子拔节的天籁之音。再看看那些正认真阅读的读书人,身为教书人的幸福感便油然而生,我又禁不住泪眼婆娑。
(作者单位:晋城市城区古书院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