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维凡
農村人养马喂驴,都得给它们拴上缰绳,不然会给跑丢;养羊则不用,只要牵着头羊走在前边,其他羊便跟上来了,于是就有了 “牵马赶羊”的说法。
羊有盲目从众的习性,有的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澳大利亚的春树草原羊,家族兴旺,数量众多,羊群经过的地方,就像耙子搂过一样,几乎剩不了多少草。后面的羊要想吃到草,就得拼命往前跑,这样你追我赶,整个羊群朝着一个方向飞快地移动。可春树草原尽头是一个悬崖,羊群跑到悬崖边也全然不顾,就像往锅里下饺子,一个个往下跳,似乎不是为了吃草,而是为了跳崖。
羊盲从,人也不例外。苏格拉底曾做过一个从众心理的试验:一天,苏格拉底给学生上课时,从短袍中掏出一个苹果,说:“大家集中精力,嗅闻空气中的气味。”然后,他回到讲台,举着苹果问:“哪位同学闻到了苹果的味道?”几位同学回答:“我闻到了,淡淡的苹果香味!”其他同学你望望我,我看看你,都不作声。苏格拉底再次举着苹果从学生中走过,说:“请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闻空气中的味道。”回到讲台,他又问:“大家闻到苹果味道了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闻到了!”苏格拉底说:“非常遗憾,这是一个假苹果。”这时,学生们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被从众心理裹挟了。
现今,从众心理在一些不文明之事上表现得尤为触目惊心:坐公交车,别人不排队,我也不顾一切往前挤;别人抢搬街景鲜花,我也顺手捎两盆;别人抢车祸散落的东西,我也乘机捞点儿;别人围观跌倒的老人,我也凑过去瞧热闹……一些人觉得,大家都这样,我何必不如此?甚至错误地以为“法不责众”,做起坏事来脸不红,手不软,毫无丁点儿羞耻感,没有一丝畏惧心,以至于拦不住、劝不止,造成严重后果也全然不顾。
羊“跳崖”吃草,危及的是生命安全;人“从众”铸错,缺失的是道德人格,都是害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