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集群式培养的南京样式

2019-09-10 07:22陈旭辉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19年10期

【摘 要】“南京市名师工作站”是南京市教育局尝试进行名师集群式培养的管理组织,它既是南京市域层面名师发展的最高平台,也是南京市名师团队的聚合联盟。本文阐述了名师集群式培养的建设背景、价值诉求,分析了名师集群式培养的内核界定、组织架构与运行保障,探索了名师集群式培养的关键路径与运行模式,并对名师集群式培养的实践探索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关键词】名师集群;集约发展;名师工作站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78-0007-05

【作者简介】陈旭辉,南京市教师培训中心(南京,210002)主任,副研究员。

“南京市名师工作站”是教师能力提升、专业发展的高位平台,也是优秀教师群体同频共振、集约发展的教研新样式。构建以“南京市名师工作站”为载体的名师专业成长共同体的培养机制,不仅是顺应时代要求的改革举措,更是彰显南京教育发展优势、整合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孕育优秀教育人才、尝试名师集群式培养的创新之举。依托“南京市名师工作站”为运行载体,建立团队互助、资源共享、同频共振、集约发展的运行模式,为名师发展的创新路径做出有意义的实践探索。

一、名师集群式培养的建设背景与价值诉求

1.建设背景。

名师队伍是引领教育发展、推动教育改革、助推教师团队成长的重要力量与宝贵资源。名师个体成长与名师队伍培养一直是热门话题。目前名师发展模式一般有四种:教师自发自为,个人主动发展;师徒结对传授,名师传帮带;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发挥“领头雁”效应;建立名师发展共同体、联盟等。前两种模式显然带有“农耕时代”的特征,规模效益较低;第三种模式较为普遍,但大多以单一学校或学校某一学科、部门为工作单元,辐射效应有待进一步提高;第四种模式虽然重视跨学校、跨区域名师培养资源整合,但组织形式较为松散,目前可推广的区域名师团队建设的有效模式与成功经验还比较欠缺。在区域层面推进名师集群式培养与抱团式发展,其运行机制、管理模式、有效策略及考核评价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2.价值诉求。

(1)市域层面名师队伍建设的理性需求。

江苏作为教育强省,尊师崇文重教,名家大家辈出,在名、特、优教师培养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如:省级层面积极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启动了首届领航名师培养及领航名师实践基地建设工程等,對市域层面充分发挥名、特、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区域性名师团队建设提供了良好启示。而南京是闻名全国的教育名城,为实现高位发展、领先率先的奋斗目标,南京教育应尽快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大师、名师人才辈出,学术研究百家争鸣的新面貌,尽快塑造、培养一批全国全省知名的教育名家,推动南京市“名、特、优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从而带动教师队伍专业素养的整体提升。因此,从市域层面,如何借鉴、完善并充分发挥省级领航等名师项目的引领作用、推动市级层面名师团队集约式发展,是当下南京教育高位优质发展急需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2)“名、特、优”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诉求。

“名、特、优”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职业发展既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又与所在的组织培养密切相关,是教师自我主动发展、岗位历练和组织培养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下名师成长模式还存在着“一枝独秀”“曲高和寡”“孤军作战”的尴尬局面。我们要通过共同的发展愿景,形成名师学术共同体、发展共同体;通过有效整合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打通学科、学段及区域壁垒,依托行政力量构建有效运行机制与发展文化,培育出新一代名师;通过组织化的方式建立“名、特、优”教师发展的集群式联合体,使团队中骨干教师专业成长,同时从区域层面影响和带动教师群体快速发展,从而使市域层面的学科教师从“工作室”活动中获取资源,获得提升,形成“名师孵化名师,名师成为大师”的发展文化。

二、名师集群式培养的内涵界定、组织架构与运行保障

1.内涵界定。

“集群”是从经济学领域引入的一个概念,原指企业在一定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基于技术关联关系进行集聚式创新,比企业从事单项的、分散的创新更经济、更有效,更具有发展潜力。

借助“集群”概念诠释名师团队建设,意指以领衔名师为核心组建成的一个个不同学科类别的“工作室”,可以视为一个个独立的名师团队小“群”,而在市级层面需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集聚若干个独立小“群”的名师集合大群,就如同数学概念上的集合圈,这个圈把几十个分散独立的名师团队小“群”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既有共同愿景又有共同目标的“名、特、优”教师的联盟群落,即“名师集群”,让原来独立、分散、各自为政的名师小“群”,通过前瞻高位的顶层设计、统一协调的运行管理,创造出“集群”总体培养绩效大于单个小“群”培养绩效之和的聚合效应。

2.组织架构。

为有效整合名师资源,构建名师集群式发展平台,加快推进南京名师团队建设,南京市教育局于2015年3月在市级层面成立了“南京市名师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负责对所有“南京市名师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的管理、指导和考核等工作。市“工作站”对“工作室”统一管理,统筹资源,协同推进,促进“群”“群”之间的合作、竞争、互补和共享,增强每一个名师小“群”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努力探索以“名师集群”培养模式孵化更多名师的实践路径。“工作站”不仅承担了名师培养的重要责任,更是将名师在共同的理念愿景、制度文化的引领下,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型组织,形成一个名师抱团发展的集群式集体,把“名特优”教师凝聚在一起,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3.运行保障。

一是组织保障。“工作站”对名师集群培养进行高位顶层设计,按照“集聚、集约”理念构建机制,将集群模式引入教育系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尝试,在其成立之初即由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研训机构主导,确立了“行政支持、联席共建、自主运行、三级管理”的架构运行模式。各区教育主管部门、工作室成员所在单位也对名师工作室相关活动给予支持和帮助,从而形成市、区、校三级共建管理模式。“工作站”是一个“名特优”教师发展的集群式联盟,目前已建成60个“工作室”,包含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及特殊教育各学段、各学科。“工作室”主持人均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或正高级教师,他们不仅自己领跑,同时还要培养好后继的优秀青年教师团队,带领团队共同起跑。

二是政策保障。“工作室”以三年为建设周期,建立工作室动态考核与退出机制,由“工作站”对“工作室”开展“每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即每年对工作室进行年度工作考核,三年届满接受终期考核,不合格的“工作室”自动退出,合格的经主持人申报可认定为新一届“工作室”。同时,市级层面为工作室提供学术发展保障,如:对“工作室”主持人和核心人员的教改成果给予专著出版、成果宣传推广等方面的资助;核心人员的研修活动、网络助教助学、送教送培等可适当认定工作量;“工作室”成员课余时间参与支教助学可享受志愿者服务相关待遇;“工作室”成员在市级层面大型活动中执教研究课、做讲座等可发放市级证明。多种政策的支持,进一步激发了“工作室”的研究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为“工作室”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经费保障。每年市级层面给考核合格的“工作室”给予6万元的专项工作经费作为“工作室”日常活动与奖补费用。根据“工作室”工作开展情况及实际成效,对考核优秀的“工作室”再予以一定的奖励,为“工作室”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提供条件,为骨干教师的成长创设良好空间。安排专项经费组织“工作室”主持人及核心成员赴美国、加拿大等国进行高级研修,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开阔教育国际视野,学习国外名师培育经验。

三、同频共振,集约发展——名师集群式培养的路径选择

“工作站”以“工作室”为运行载体,尝试通过“市—区—校”工作室建设整体联动和优势互补的有效机制和实践路径,构建名、特、优教师辈出的新机制,推进名师集群式培养运行模式与有效策略,从而形成“同频共振、集约发展”的名师集群式培养的南京经验。

1.明晰市“工作站”职能,发挥名师集群培养指导作用。

“工作站”负责全市的市级“工作室”的建设规划、市级立项、业务指导、过程管理及考核评价。“工作站”旨在构建“培训、电教、教研、科研四位一体”的名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由南京市教师培训中心、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等部门分工合作,协同共建。其中,南京市教师培训中心负责市“工作室”建设的统筹协调、市级遴选、过程管理、年度考核和终期评价等工作;南京市电化教育馆负责建立市“工作室”的网络工作室建设、在线管理与考核评价工作;南京市教学研究室负责市“工作室”课堂教学研究的指导、服务、保障与评价;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负责市“工作室”教改实验及课题研究指导、服务、保障与评价。

2.明确市“工作室”定位,建设名师集群培养辐射基地。

我们着力将“工作室”建设成为教改试验田、成果辐射场、名师发展共同体和卓越骨干教师成长“推进器”,并对申报创建的市“工作室”确定四个建设目标和考核指标。

一是推出教改成果。“工作室”以专家团队为引领、以学科团队为支柱、以课程目标为导向、以教改实验为载体,开展学科课程改革、教育改革项目研究,在三年内形成较为突出的课程改革、育人模式改革的成果,包括课程研发成果、教育创新成果、教学成果、竞赛成果、科研成果等。

二是培养名、特、优教师。“工作站”不仅强调每一个“工作室”的个性化活动,更注重整体推进,聚合共振的辐射影响效果,以项目研究为抓手,建立成员三年个人发展规划,通过相互学习、交流、研究、合作,使“工作室”成为名、特、优教师切磋教育教学技艺、开拓创新的舞台,促进团队成员快速成长,培养更多名师。通过帮扶薄弱学校教育,定期面向农村、偏远地区、薄弱学校开展支教、助学、送教、送科研、送培训等活动,促进全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名师团队成长。

三是打造示范窗口。总结教科研成果和教学经验,形成具有先进性、引领性的教育主张、教学风格、教学范式,在本地区乃至更大范围内发挥示范作用。

四是共建共享优质资源。建立名师网络工作室,发挥网络的平台功能,形成网络研修社区,将阶段研究成果不定期上网分享,努力构建以教学研究、学术沙龙、线上线下为主要活动形式的交流平台,让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影响更多学科教师,培育更多名、特、优教师。

3.发挥市“工作室”作用,构建名师集群发展共同体。

“工作站”是名师聚集的大“群”,而“工作站”内的每个“工作室”都是一个名师聚集的小“群”。根据建站规划的顶层设计,每个小“群”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主持人1人,核心成员3~5人,青年骨干教师10~12人,学术顾问2人。其中既有教育方面的资深专家、学者、特级(或正高级)教师,也有年富力强的市级学科带头人或市级优秀青年教师,还有朝气蓬勃的区级教坛新秀、教学骨干,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层次的优秀教师通过“工作室”凝聚在一起,抱团取暖,研讨切磋,同步发展。主持人负责“工作室”日常活动的管理、策划、运行,围绕培养名师、推出教改成果、建设优质教育资源、支教帮扶等核心任务,形成“管、研、训”一体化的共振平台,从而实现团队成员的集约发展。

4.开展跨“工作室”互动,发挥名师集群发展放大效应。

自“工作室”建設项目启动以来,在市“工作站”的引领和推动下,通过市—区—校“工作室”互动以及“工作室”之间跨学科联合、跨学段贯通、跨区域联盟抱团式发展,合作开展教改项目研究、教学研究、课题研讨、高峰论坛、沙龙对话等学术活动,构建名师发展研究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整体推进名师集群建设,引领和带动区域卓越教师成长。据不完全统计,自启动建设以来,“工作站”内共有60家市级“工作室”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大大小小近千场高层次、多形式的学术活动,其中有些活动已经跨越了市级范围,与省内外同学科名师工作室进行联动,发挥了“1+1>2”的“集群效应”,对全省乃至全国的学科教师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例如:“初中数学卜以楼”名师工作室在2018年10月举办了“首届全国生长数学教学研讨会”,来自全国19个省、市的32位初中数学特级教师和800余名初中数学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中特级教师们同台亮“见”,研讨“生长数学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主题,在全国引起了“生长数学”风暴。“小学数学”张齐华与贲支林两个名师工作室联合举办“向学习深处漫溯——南京市玄武区‘课程与教学深度变革’全国高峰讲坛”,来自12个省、市的600余名全国教育人士参加论坛,引起全国教育同行的关注。“高中语文”曹勇军名师工作室联合孟凡军、王跃平等市名师工作室承办全国中学语文“深度教学与深度学习”研讨会。“小学数学”王九红名师工作室举办了“首届南北二京名师工作室联盟活动”,牵手北京“小学数学”华应龙名师工作室进行联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几年来,“工作室”在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同时,也积极开展义务支教帮扶活动,“工作室”支教活动的足迹遍布南京市的偏远地区,采用市名师工作室领衔牵手区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等方式帮扶薄弱学校,并不断向其他省、市薄弱地区延伸,60个“工作室”三年内开展了千余次义务支教帮扶活动,录制了数百节“名师优质课”,开展“送教下乡”“名师讲堂”等活动,对区域教育质量均衡、卓越骨干教师成长和名师集群式发展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名师集群式培养的反思与展望

名师集群式培养是在实践中探索、在研究中尝试的一种名师培养模式,同频共振、集约发展是优秀教师团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更是依托行政手段为教师专业成长打开另一扇窗的创新之举。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以点促面,区域联合,市、区、校联动的管理模式,还要进一步积极发挥区域教育行政部门、教师研训机构、基层学校与一线名师作用,不断探索区域层面名师集群式梯队建设推进策略和发展文化,以“工作站”统领、推动和促进“工作室”建设及“名、特、优”教师团队的集群式发展。<\\Ysc04\d\姚\2019\2019教师发展\2019教师发展7期\KT1.T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