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苦禅:一洗万古凡羽空

2019-09-10 07:22王俊辉
中华瑰宝 2019年1期
关键词:李苦禅齐白石绘画

王俊辉

法古禅心,一次展览,览尽大师风采。李苦禅如中国画坛里一只勤奋的雄鹰,以豪宕剛强、大胆开张的笔墨,诠释了中国文人画的高阔宏大主题,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的新境界。

2019年1月11日是著名的美术教育家李苦禅诞辰120周年,为此李苦禅纪念馆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作品展,向这位20世纪的艺术大师致敬。展览主题“法古禅心”,准确概括了李苦禅的绘画艺术特征。

李苦禅精研技法,学古而不泥古,融贯中西,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艺术之路,也为现代中国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的画既具有东方传统神韵,又具有极强的现代感,给人一种向上的动力和沉雄朴茂的自然美感。

一次展览,复活了大师的艺术风骨。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徜徉李苦禅的水墨世界,与大师对话,在高阔深远的境界中感受其大家风范与艺术魅力。

笔底劲节起宏图

展览占据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二楼南七、八号两个展厅,来自李苦禅纪念馆的180件书画精品,集中展现了李苦禅一生的艺术精华。展厅宽敞明亮,人流不断但并不拥挤,没有参观古画时那种被催促的紧迫感,观众有充裕的时间驻足欣赏,认真品味。

李苦禅画作的第一特征是“大”,本次展出了多件巨幅作品。第一件展品《盛夏图》,是全场最值得关注的鸿篇巨制。《盛夏图》用四张丈二匹宣纸拼接而成,纵368厘米,横580厘米,面积达21.34平方米。此画以荷花、山石、水鸟为主题,描绘了盛夏荷塘的繁茂景色。其中花如盆,伞如盖,梗如臂,不止尺幅巨大,而且气韵磅礴,其深远宏大动人心魄。

此图构图饱满,层次丰富:第一层为近岸,在下方斜伸一角,以浅赭石着色;第二层以浓墨线条勾画茨菰和水草;第三层是近景荷花,以淡墨浓墨交互画荷叶,掩映红色荷花,设色亮丽,对比鲜明,突出繁茂生气;第四层在荷塘中间画巨石、水鸟,巨石占据了四分之一的画面,与上面三只各具形态的水鸟构成了画眼,为画面增加了动感和气势,也为画面增添了生机和趣味;第五层是荷塘深处的荷花和远岸,与近岸相对呼应,并在上方浅色处题款。一带赭岸斜伸入荷塘,指向巨石,形成Z形构图,于平衡中求变化,气脉贯通,融为一体。

画中21朵荷花以勾染法画成,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半露半掩,有的挺拔怒放,形态各异,一派生机郁然纸上,正契合了万象峥嵘的时代背景,隐喻新时代的盛世繁华。

《盛夏图》作于1981年,是八十二岁高龄的李苦禅应国家文化部要求,拍摄教学片所作,通篇是在镜头下完成的。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百业待兴、百花齐放。李苦禅在画上题曰:“国家日趋兴盛乃余之愿,祖国古称华夏,炎夏之际荷花盛开,乃作荷塘即景。”以此来表达对太平盛世的憧憬。又说“六十年来写荷不计其数,然若如此巨幅,乃平生首次也”,可见他对此创举也是比较满意的。

另外一幅《劲节图》是李苦禅八十三岁时为人民大会堂所画,采用三张丈二匹宣纸拼接,是少有的巨幅墨竹作品,也是这次展出的重点作品之一。李苦禅作画喜用重墨,此画以大笔饱蘸浓墨,双手把持挥写而成,兴之所至,连写两幅。题跋中说“胸有气节方可写竹”,并题郑板桥诗一首:“四十年来画竹枝,白日画竹夜留思。删尽繁冗留清瘦,画到熟时是生时。”正体现了李苦禅“以简驭繁”的艺术理念和高风劲节的人格特征。

砺苦成禅学画路

走过第一幅《盛夏图》,有一方展台,展示李苦禅早年出版的画册,上有齐白石题写的书名。还有几个展台分别展出了一些论画手稿、绘画小品和书法手卷。

转过两个展台,恰逢一群人围着一位老者,原来是李苦禅之子李燕正在为参观者义务讲解父亲的创作经历。他满头白发,一身红衣,解说声情并茂,说透了李苦禅画作的内涵,也道出了其坎坷的艺术历程。从李燕的讲述中,我们大致可以还原李苦禅的学画之路。

李苦禅,原名李英杰,出生于山东高唐一个贫农之家,从小喜爱画画,经常用树枝作笔,在地上涂鸦。后来,受当地绘画艺人的影响,他立志学画,历尽艰辛来到北京,借助半工半读的“勤工俭学会”维持生活,后到北京大学做旁听生学习文学,并考入国立艺专学习绘画。这段时间他生活异常艰苦,白天上学,晚上靠拉洋车赚取生活费。生活上更是节衣缩食,甚至拾取被人丢掉的铅笔头练习素描。

同学林一庐见到如此光景,为当时还在用原名的李英杰起了个艺名“苦禅”。他未料想,这一个“苦名”成就了一代绘画大师。古代称写意画为“禅宗画”,林风眠校长看到“苦禅”这个名字竟以为“是一位苦和尚”。李苦禅自己解释为“苦画画的”,有人建议他改个吉利的名字,但是李苦禅坚持用了一辈子这个“苦名”,以此来砥砺自己不能忘本。

李苦禅一生感念三位老师—林风眠、徐悲鸿、齐白石,其中徐、齐二人对他影响尤为深刻。李苦禅最初跟徐悲鸿学习油画,后来因油画材料昂贵,加上生活所迫,便改学中国画。但徐悲鸿把他带入西画世界,帮他打下了造型和写生的基础,并让一些西方绘画理念深印在他心中。二十四岁时,李苦禅拜齐白石为师,齐欣然受之,但坚持不收拜师礼和学费。其实,当时齐白石也是靠一支笔挣钱过日子,家境并不富裕,但仍时常留李苦禅在家里吃饭,并赠送画具。齐白石作画时,李苦禅就在旁边默默观看,细心揣摩用笔之法。齐白石画完一幅,会主动讲解绘画的技法,并经常跟他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李苦禅一面学习,一面创新,获得齐白石的高度评价。1950年齐白石在李苦禅一幅画作题跋里说“雪个先生(即八大山人)无此超纵,白石老人无此肝胆”;徐悲鸿则题“天趣洋溢”“活色生香”,以称许。

齐白石对这个弟子十分赏识,引为知己,二人虽是师徒,但齐常以兄弟称之,交谊深厚。齐白石曾为李苦禅作印章数枚,并多次写信表达鼓励和赞许之意。本次展览特意展出了齐白石写给李苦禅的数通书札,见证了他们亦师亦友的情谊。

讲解过程中,李燕一直尊称齐白石为“白石老人”,对李苦禅则以“父亲”或“苦老”代称,从不直呼其名,言语间充满了对先辈的尊崇与怀念。“苦老”那些故事,如在眼前,仿佛他已经在画中复活。

守得雄鹰万里飞

在接受正规学院美术教育的同时,又得到名师的指点,李苦禅的绘画技艺日益提高。但他并未满足,开始师法古人,向徐渭、石涛、八大山人等明清大家和扬州画派以及近代名家吴昌硕学习,广收博取,兼容并蓄,积淀了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为后来的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李苦禅重视绘画的造型基础,他走入大自然,进行了大量写生,并从中获取灵感,以笔墨注入大自然中捕捉到的形象,同时把西画的造型技巧与中国画有机结合,因此他笔下的物象才能气韵生动。他以独到的审美和丰富的表现手法,创造出众多形神兼备、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松、竹、梅、兰、菊、石、荷、鸟、鱼、鹰等都成为他的作画主题,其中以鹰最具神采。

本次展览有一幅《松鹰图》,苍鹰松树、绝壁峭石,充满了气势之美,这是李苦禅绘画的第二大特征。松、鹰是李苦禅反复描绘的题材,但是造型創意层出不穷,绝无重复雷同之感。此幅《松鹰图》亦是其大尺幅代表作之一。画中苍松枝干斜生,峭石突兀,五只雄鹰分三组踞于石上,相互顾盼,姿态不同却各有一种凛凛神气。远景画青山一脉,留白处作天空。整幅画呈现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亦展现出一种和谐的韵味。

李苦禅画的鹰与众不同,总是雄踞高岩或松树,或高瞻远瞩,或振翅欲飞,不搏击云天,却气势非凡。他早期的鹰比较写实,如一幅《白鹰图》以线条勾勒头部和羽毛,加上苍翠的松石,呈现南方的温润与安详之气。晚年,他画鹰用笔大胆而夸张,特别是鹰眼和喙,多采用方笔,简而有力,非常传神,突出一种阳刚威猛之气。他画鹰多从脊背画起,突破了三笔画鹰背的成法,以湿墨点染,浓淡交替,用笔不拘一格,通过自然渗透,羽毛留白,呈现出水晕墨章的效果。他笔下的鹰融合了雕、鹫、枭等多种动物的特征,通过简化凝练,赋予其刚猛稳健、志存高远的精神面貌。因而,鹰的形象往往具有很强烈的人格特征和精神寓意,超越前人,有“一洗万古凡羽空”之誉。

晚年李苦禅笔墨雄健、豪宕奔放,画幅越大越能自由挥洒,把大写意技法用得出神入化,返璞归真,已经达到了“笔简意繁”的艺术境界。李苦禅曾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我终生从事美术教育和写意画的职业,人称是‘探讨真、美、善’的。但我的艺术生涯却是大半和艰难困苦相连的。”正是这种苦,砥砺了他伟大的艺术精神。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绘画艺术,对艺术的追求从不止息,甚至在去世前一天还在进行创作。

展览结尾处,我看到李苦禅在画语录中的一句话:“我现在八十五岁了,笔下的东西总够不上我的要求,再下下功夫,到一百五十岁时大概就能接近我的要求吧!”虽然不是什么豪言壮语,却流露出一位艺术家的人生与艺术态度。

也许,真正的艺术即是如此朴实和真诚。

李苦禅(1899—1983年),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李英杰,改名英,字励公。山东高唐人。曾任杭州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擅画花鸟和鹰,晚年常作巨幅通屏,代表作品有《盛荷》《群鹰图》《松鹰图》《兰竹》《晴雪图》《水禽图》等。

猜你喜欢
李苦禅齐白石绘画
李苦禅的豁达
拜门
齐白石画蝉
齐白石画螃蟹
画出激流的声音
齐白石的半截虾
李苦禅赠画救人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