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探微
教育部公布,截至2019年6月15日,我国的高等学校共计有2956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含独立学院266所),成人高等学校268所。我国的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年毕业人数已居世界首位。
大学的数量显示出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但数量的扩张并不代表质量的提升。“当代大学生缺失了什么?”“当代大学有哪些不足?”诸如此类的讨论从未停止。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大学应该怎样担当育人的使命?
毫无疑问,当下中国,大学总体上呈积极蓬勃的发展之势,但在践行育人使命的道路上,大学里仍出现了一些令人忧心的现象——
数量盲目扩张,导致部分学生素质比较差,良莠不齐。
過去,大学数量少,大学生的门槛相对更高,一个家庭如果能出一个大学生,是一件非常荣耀、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当前,我国大学数量已居世界第一,高校扩张一方面给更多学生提供了上大学的机会,让高等教育从精英走向大众;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部分学生的素质比较差,良莠不齐。
尤其是一些独立学院、成人高等学校、民办学校,为了创造效益、完成招生任务,常会出现“只要出得起学费,就能上大学”的情况。当成为大学生的门槛变低,上大学变成一件很容易的事,很多学校都出现了“上课的时候,听课的没有发呆的多,发呆的没有睡觉的多,睡觉的没有玩手机的多;下课的时候,自习的没有吃零食的多,吃零食的没有看连续剧的多,看连续剧的没有玩游戏的多”等种种情况,让老师和家长感到痛心。
功利的思想抬头,导致部分学生缺少信仰和责任感。
当下,物质财富快速增长,人们的欲望也空前膨胀,大学本该是一片学习的净土,但不可避免受到一些功利思想的影响。再加上大学竞争激烈,比起育人这一“软成果”,一些大学更加看重“院校排名”“科研成果”等“硬指标”,这加剧了大学“实用化”的倾向,而大学、教师的实用化倾向也影响了学生对学习的态度。
部分学生在校学习,不再是为了崇高的理想、信仰,为了报效祖国、贡献社会,而成为个人谋取利益的“敲门砖”。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钱理群教授就曾担忧:“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钱理群举过一个例子,有一个学生,在他的课堂上非常积极勤奋,每次下课,就拉着他讨论各种问题,一个学期后,学生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钱老师能替自己给某国外高校写一封推荐信。推荐信到手后,这个学生再也没有出现在他的课堂上。
课程设置与实践脱节,导致部分学生就业困难。
“史上最难毕业季……”每年的七八月份,我们都会在媒体上看到类似的标题。大学生就业,似乎一年比一年难。大学生就业难,当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一些大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要求,如此培养出的大学生存在知识结构的缺陷和不足。
有大学生就“大学专业设置”这一问题做过一份面向6省12所大学(包括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贵州大学、长安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等)在校生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55%的同学认为大学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与社会需求脱节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而且课程设置并未考虑到内容是否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
长春工程学院韩立强老师也曾专门就中德应用型大学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他发现,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中国英语、社科及其他课程远多于德国,而专业技术课程(如钢筋混凝土、桥梁等实用课程)在德国占了总课时的43%,在中国只占15%。由此可见,在一些实践性强的专业上,中国大学的课程设置还存在很大的调整空间。
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说:“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无论有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美国著名教育家弗兰克斯纳也对理想中的大学做出了这样一种描述:“大学是全心全意献身于发展知识,解决各种问题和培养人才,并尽量努力向高水平看齐的特殊组织,是一个学人的乐园。它不是一个温度计,对社会每一流行风尚都作出反应。大学必须经常给予社会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不是社会想要的,而是社会需要的。”
从他们的描述里,我们能看出中外大学共同的使命: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成为一个国家、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殿堂。
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我们每个人都能通过“百度”成为无所不知的人;在社会这个“大课堂”的锤炼中,我们通过自身努力,也能练就一身本领;在物质精神生活都很丰富的当下,我们似乎不用上大学,也能找到工作,过得很好……面临种种新情况,大学也应及时作出调整,更好承担起育人的使命。我们认为,理想中的大学,应该是这样一个地方——
大学应该是一个教人思考的地方。
信息很容易被获取,知识在不断更新换代,我们上大学是为了单纯学习知识和信息吗?并不是,大学,应该是教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的地方。关于真正的教育,有一段听起来有些“玄”的话:它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这样教育,是大学应给予学生的。
在初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是基础知识,在大学,我们通过更高阶、更系统的学习从知识的海洋中聚焦到一个具体的面,又从一个面下潜到更深的点。一位位导师,鼓励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篇篇论文,锻炼了大家的逻辑思维和科研能力;一次次实习,又让大家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最终做到知行合一。
知乎上曾有一个问题:“你觉得大学教会你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有一个大四的学生分享自己的大学经历时说,大学期间,他学会了如何利用专业网站、图书馆迅速找到自己想要了解的资料,学会了如何在通读资料后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更学会了如何在充分了解一个问题之后提出自己的见解。靠着这个在大学锻炼出来的能力,他毕业后接触到一份自己感兴趣但并不十分专业的工作,只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就很好胜任了公司布置的任务。
大学应该是一个点燃理想之光的地方。
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人的一生,需要那么一束理想主义的光来照亮自己的精神世界,一个民族和国家,也因为存在着一批批理想主义者而变得更好。
大学应该是这样一个点燃理想之光的地方。它是一座“象牙塔”,任凭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始终保持着追求真理、崇尚知识的气质。在社会上,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无外乎金钱、地位等“硬指标”,但大学应有一套不一样的衡量标准:它从获取知识出发,走到距离现实世界更高、更纯粹的地方,去关心全社会、全人类。
它是一座“百花园”,鼓励多种思想在其中生根发芽,让学生们去发掘更多的人生可能性。在这里,人们能接触到更多、更新的思想;在这里,知识面前人人平等,学生和权威可以平等对话;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有机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行尝试和探索。
它更是一座“灯塔”,使学生更明智,更能发现世界中的美,也更能清楚地认识自己,从而找到真正合适自己的前进方向。
复旦大学基础教育专业的学生李欢,在大四即将毕业的那年选择去青海支教。在那里,她洗澡的次数可以用十个指头数出来,但教过的学生却是这个数字的好多倍:她给20个班的学生上过英语课,给16个班的学生上过美术课,还给8个班的孩子们开过诗歌鉴赏课程。她说,上了大学,接触到那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听到他们在山区支教的故事,自己也受到了感染,很希望能利用自己所学,为孩子们做一些事情。
大学应该是一个传承使命感的地方。
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校训,一个学校的气质,会影响到每个学生的气质。除了每所学校的差别,大学更多是肩负着一份共同的光荣使命:让学生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百年南开,从诞生之日起就以为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去培养人才为目标;百年北大,从五四运动开始就高举追求科学、民主的大旗;百年清华,一直推崇“立德立言,不问西东”的精神……这些共同的精神气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可以说,大学应向学生传递一种独特的使命感,这份使命感里,包含着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社会国家的责任,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思考。
新时代的大学应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为使命?
大学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有家国情怀的学生。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孙中山先生曾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放眼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的发展中成长起来的。
我国的大学,就应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心怀祖国、放眼全球的学生,培养出立志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贡献的人才。
我们身处高速发展变化的社会,新与旧、中与西种种思潮激荡,大学又是一个崇尚自由、交流的地方,如何在鼓励学生接收新思想的同时引导他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成为大学首先要做好的事。
今年香港的“反修例”风波,就在这方面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不少大学生卷入此次风波,参加了“游行示威”活动,甚至有学生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有“专业顾问和教授”对他们进行指导。这充分暴露出部分学校对学生思想教育上的不足,如果一棵小树,从一开始就选错了扎根的土地,那么这棵小树就算再努力生长,也很难成为可用之才。
大学应建设高素质、有情怀的教师队伍,培养求真求实的学生。
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1931年12月,梅贻琦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的就职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可以说,作为启迪人生的那棵树、那朵云、那个灵魂,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了接受教育的学生的素质。当今大学,部分老师不专注科研,不精研课程,四处走穴,或成为学生口中的“老板”,或利用学生为自己谋取私利,这样的风气不可任其蔓延,这样的教师也不可留。
大学应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标准建设教师队伍。有追求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积极创新、开拓进取的学生;有情怀的教师,才能以身作则,让学生们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更稳更远。
大学应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学生。
当今中国的大学在硬件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走进一所大学,道路宽敞,高楼林立,校舍明亮,各类设施完备,从硬件上看,我国大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如何建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等“软件”方面,我国大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从实践层面上看,大学“德智体美劳”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十分突出,特别是对“体、美、劳”一定程度上还重视不足。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应重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滋养学生的人文底蕴,训练学生的生存能力。
一份《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近年来,我国成年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水平有所回升,中小学生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连续20多年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出现了继续下滑。大学生身体素质下滑,从近了说,可能令他们没有足够的体力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和压力,从远了说,更关系到未来我国国民的总体身体素质。大学应开设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多引导、鼓励学生从“低头族”变成“抬头族”,在运动场上揮洒青春的汗水。
很多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将重点放在了书本知识的学习上,很多家长也会告诉孩子:“你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其他什么事都不用操心。”这样培养出的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更不要谈有什么生存能力了。大学是很多学生离开家庭、独立生活的第一步,针对我国基础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大学更有责任纠正“偏误”。
泱泱中华,书写了五千年灿烂辉煌的文明。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大学区别于世界其他大学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中国的大学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了民族的独特气质,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独具风骨的大学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大学生与世界大学生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如何让自己更具有辨识度,如何让自己能够走得更远更稳,一定要从人文底蕴中汲取力量。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今天,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入新时代,当国家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的大学能否汲取世界各国先进教育理念的精华,扎根中国大地,真正建设好世界一流的高等学府?新时代的大学,能否培育具有高尚人格、家国精神、人文素养、专业技能、全球视野的学生?每一所大学,都应在前行的路上问自己这样的问题,都应在今后的发展中,承担起这样永恒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