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丽
“学习强国”平台正式上线后,广大党员干部每日浏览资讯、学习知识、挑战答题、收藏分享,迅速掀起了学习热潮。学习如同一股清流,浸润了人们的心田,引导人们了解时事、关心社会、回望文化、走向自信。正如一位“学习强国”使用者所说:“大家一起学习进步,一起努力奔跑,一起奋斗追梦”。
作为教师,我们是否也应积极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使自己作为“学习者”的身份更加鲜亮起来?“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的最好阐释。“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学习则是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根本途径和法宝。
步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成为我们民族、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学习能力已成为社会、单位和个人的核心能力。高频率、快节奏的时代脚步给我们带来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知识、新技术和新问题,让我们应接不暇;教育的对象———学生也不再简单,他们表现出了明显的时代特征;家长和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的素質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不至于束手无策。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三方面加强学习,实现“学习兴教”。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与名师,无一例外都怀有珍贵的教育信仰。
被称为当代“教育思想泰斗”的苏霍姆林斯基在晚年著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说:“在一所农村学校身不离校地工作22年,这对于我来讲是无与伦比的幸福。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孩子们,所以考虑很久之后给这本书题名叫《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要问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爱孩子。”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朱自清先生在祖国危难之时提出教育救国思想,并大声呼吁:“教育者先须有健全的人格,而且对于教育,须有坚贞的信仰,如宗教信徒一般。他的人生的理想,不用说,也应该超乎功利以上。所谓超乎功利以上,就是说,不但要做一个能干的、有用的人,并且要做一个正直的、坦白的、敢作敢为的人!———教育者有了这样的信仰,有了这样的人格,自然便能够潜移默化,‘如时雨化之’了。”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做“四有”好老师,摆在首位的就是“有理想信念”,也就是教育信仰。教师有信仰就会有敬畏之心,才会善待每一位学生,碰到教育出错的时候才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教师有信仰就会有坚守,才会让更多孩子的命运得到改善。
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日积月累逐渐习得的过程。
庄子曰:“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师大的讲话中引用了这句话,他指出,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学记》中说:“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教师如果没有丰厚的知识储备是不可能做到“博喻”的。
博学并非人人都能做到,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朝着博学的目标去努力。因此,教师要做一只辛勤的蜜蜂,时时处处采摘知识的花粉,酿出香甜的蜂蜜,润泽学生的心灵。
教育不仅是科学,而且是艺术。一个好教师,不仅学富五车,而且精通教育方法,拥有多种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交往能力和教学能力等。其中良好的教学能力最为重要,具体有: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执行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等。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无论是专业知识的获取还是专业技能的掌握,都需要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博览群书,勤勉奋进,潜心钻研,持之以恒。优秀的教师都有一个共性:与学习相伴,阅读是工作的习惯,研究是教学的常态。
常言道:“独行快,众行远。”教师集体的精神财富是教师个人成长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个人的工作如能从集体财富中汲取力量,他的才智就会成倍增长”。
如今我们进行新课程改革,涌现出了许多“名师工作室”“教师工作坊”“学科教研团队”等学习共同体,大家在导师引领下,无论是面对面还是以网络为平台,都可在这个融教研、培训于一体的专业集体中进行学习交流,充分讨论,深入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共同进步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双赢。
科技助力教研,基于网络建立的教师工作室,更能保证机会平等,缩小地域差异,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更便利地支持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为教师个人自主持续地学习和反思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对促进教师提升专业水平、形成教育智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放与共享、现代与多元是当今时代的特征。作为教师也不应例外,既要有“古今中外皆有可学”的胸怀,也要有向同行、向学生、向家长、向社会学习的气度;既要乐于学习他人的经验,又要乐于分享自己的成功;既要站在团队的肩膀上交流与合作,又要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反思与体悟,从而形成自己的教育智慧,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2018年12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授予100名各界杰出代表“改革先锋”称号,九十岁高龄的于漪是基础教育界的唯一代表。“活到老,学到老”,60年的教育生涯她没有一天停止过对教育的学习与探索,“我深深体会到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教师的成长,而教师的真正成长在于教师个人的内心觉醒。”让我们引用于漪老师创造并践行的那句话“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共勉,用学习为教育添砖加瓦。
(作者单位:晋中市榆次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