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岩:攻守有道

2019-09-10 07:22:44宦菁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19年1期
关键词:淮安

宦菁

上午的阳光在淮安天时晋国际大酒店总经理徐岩的身后拉出一条厚重的身影,他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手指着对面正在建设的工地,意气风发:“别看这里现在还是块空地,这里的地段非常好,建成之后将会又是一块繁华地,我希望翔宇海棠(地产项目名称)未来必能成为淮安居住水准的一个标杆。”

聊到商业项目时他说话的声音始终保持高亢的语调,骨子里透着对商业的热爱。作为年轻一代的企业家,徐岩的优势明显:自由切换于东西方的视角之间,能在他身上看到在英国生活所留下的印记,也能看到扎根淮安多年在他身上留下的沉稳、含蓄的气质。

斯蒂夫?乔布斯曾经说过,成功的人只不过是比平常人放弃得更晚一些。徐岩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比别人更有资本去坚持,而这坚持的背后不光是和父亲一同打拼起来的产业,更重要的是父亲踏实办企业的理念。在接班“掌门人”的这一过程中,他坚信越努力,越幸运。如今的他就像一柄出鞘的利刃,不掩锋芒、不遮棱角,攻守有道,一路披荆斩棘。

对于未来,徐岩希望保持与时俱进且稳健进步的状态。“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情,从前辈的优秀经验中吸取精髓,融入自己的思维,把事情做到更好、更實,这才是最值得的挑战,也会产生好的结果。”徐岩补充道。

2009年,徐岩从英国留学回来后就进入了家族企业,不过与很多创二代不同的是,徐岩没有做过像总经理助理这种可以“通览”整个企业的职务,而是从最基层的员工做起。2008年,父亲在湖北省的一个四线小城拿了块地,2009年开建,徐岩便被指派去了那。他在做基层施工员的时候,倒没觉得辛苦,也不觉得在工地工作和自己的身份不符。他说,小时候就跟着父母在建筑工地生活过,一砖一瓦、搅拌机、升降机都如自己的朋友,很是亲切。那时的他,最大的压力来自于父亲给他的39万元借款。

那年,徐岩刚刚学成归来,虽说还是24岁的毛头小子,但他很清楚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作为家中独子,事业的承袭是一种必然,但没想到的是,刚回来父亲就出了一次大考——让徐岩在湖北省的一个四线小城干起,资金只有39万元,而且还是借款。

初生牛犊不怕虎,徐岩揣着钱就来到了湖北,跟着其他工程员一起住宿舍,每天起早贪黑。他觉得这39万元不仅要用在刀刃上,而且还必须增值,“不能把父亲交办的第一件事搞砸”。

当年年底,徐岩就把借款还给了父亲。来不及高兴,徐岩就匆匆回到湖北。虽然父亲的借款是还清了,但项目还没结束,徐岩也从工程员成了独当一面的负责人,事情庞杂,根本无暇顾及其他。湖北的项目持续了4年。这4年里,徐岩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每天一大早就要去工地,晚上一般要到10点以后才能回宿舍,周六周日还得在工地办公,“事情那么多,身为负责人不能严于律己,又如何管理好员工?”这4年,他的工作状态始终都是超负荷地高速运转。

徐岩认为工程项目管理有三个核心点:时间、成本和质量。三个核心是鱼与熊掌的关系,根据不同项目,要有不同的取舍,但对于每一个项目,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其他三个核心点都在安全之后。他说,安全大过天,什么都没有生命珍贵。“做工程项目,心态一定要放好,时间固然重要,但安全却永远不能放松。”在徐岩的管理下,如今每一个项目工地都必须有门禁系统检查、安全告知播放、专职安全员巡查……所有细节都不能放过。

在一线做建筑建设,徐岩每天都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事,与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这很锻炼一个人的交往沟通能力,像我要跟从几千万到几百元的不同商家打交道,这就要求你跟各种层次的人都能很好地沟通。别看有的商家做的生意并不大,他能够存活自然有其生存的道理,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这段经历对徐岩走上管理岗位非常有帮助,他幽默地说:“只有做过基层员工,才能知道基层员工的难处,也才能知道他们是怎么对付领导的,在管理上就有办法了。”

基层的工作经历和高压下的成长环境,扎实了徐岩的商业基础,再加上他继承父亲实干、肯干的性格,所以无论在业务上还是管理上都游刃有余。2013年,徐岩开始全面负责家族企业的经营。

徐岩的成长之路似乎没有那么多传奇,但他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在家族企业内树立起威望,凭借的便是勇往直前、敢于直面挑战的精神。将39万元借款变成300万元还款,顺利完成湖北项目,徐岩在商业领域攻城略地,小试牛刀。

经历过基层的历练后,徐岩开始走上管理岗位,回到淮安任家族旗下的酒店总经理。酒店是家族生意转型的重点板块,徐岩要管理着数百人,而那时他只有28岁,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况且酒店生意对徐岩而言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更大的挑战接踵而至。2012年底颁发的“国八条”给酒店和餐饮业带来了不小的打击。对于天时晋国际酒店来说,情况却恰恰相反,甚至营业额还在稳定增长。这与徐岩接手后及时调整酒店定位不无关系。2010年,酒店开建时,完全是按照五星级的标准进行建设,酒店定位于高端消费人群。徐岩接手后,对当地的酒店业做了全面的调查,与其在高端红海中与一众高端连锁酒店厮杀,不如走特色化经营路线,让酒店成为一个更加多元化、更接地气的消费场景。

虽说在此前,徐岩对酒店业并不熟悉,但这个对任何事都有着执着钻研精神的年轻人却对酒店寄托了许多的梦想。他一直希望,顾客来这里不仅仅只是为了满足住宿的需求,他想把酒店打造成一个社交场合,一个可以品尝美食、休闲身心的地方。走南闯北的徐岩明白,虽然市场上五星级酒店很多,但不接地气。他表示,我们国家是个饮食大国,但酒店餐饮与休闲却并不发达。于是他暗暗发誓,要做餐饮、休闲完美结合的酒店。

在餐饮方面,徐岩主张创新,将淮扬菜在创新下推陈出新。如今天时晋的餐饮每周都有新品菜式,吸引了许多愿意为新口味买单的食客。在休闲方面,天时晋引入KTV、温泉等休闲娱乐项目,扩大酒店的消费人群,拓宽消费市场。

如今的天时晋国际酒店已经成为淮安酒店业的一个金字招牌。然而,一直以进攻者姿态为家族企业攻城略地的徐岩最近做起了一件“保守”的事。接手酒店的这些年,徐岩一直对整个酒店的经营颇为重视,唯独有一块却是“禁地”——酒店中的超市业态。徐岩刚来时,便有人说这是天时晋的“特区”,有着特事特办的权利。深究一番,原来超市是父亲交给一位老部下全权打理的,账目也相对独立。但对经营数字十分敏感的徐岩还是觉察到其中的一些问题——虽说账面上超市在盈利,一旦扣除房租项,实际却是亏损的。

徐岩觉得酒店虽然整体运营情况十分不错,但超市却成了酒店发展的一块绊脚石。虽说与整体而言,影响并不大,但结合如今传统零售业每况愈下的现实,徐岩决心对超市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改革总是伴随着阵痛的。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就是父亲。在父亲看来,超市的员工都是跟着自己多年的老部下,从情感上而言,不忍改革;但在徐岩看来,超市业态必须做出变革,否则难以跟上时代的脚步。

最终徐岩说服了父亲:新业态的来临是大势所趋,况且改革后,只要愿意留下的员工还能继续得到安置。徐岩觉得,超市的改革是顺势而为,“既然市场已经对行业提出要求,与其坐着等死,不如奋起一搏”。

在对零售业进行一番考察后,徐岩决定通过合作的形式将超市业务交给专业的公司来做,风险共担、利润共享。“这样不仅能迅速地将超市业态转变为新零售,还能形成良性的经营态势。”这是他的做事风格,想明白目标,便不存在轻易放弃和失败的理由。

“虽然站在父辈铺的路上,但是这条路怎么走还是取决于自己。”徐岩说。

这位80后少帅,简单平和,目标感很强。或许正是因为他的目标远大,所以他会反复强调内心的宁静,强调责任心与使命感,强调守业但不固步自封,强调顺势而为,强调守业亦有道。

见证了父母创业的艰辛,徐岩明白事情总要有人做的,“只能是我,也应该是我,对我来说初心是源于一份责任”。在徐岩看来,要不要接班、能不能接班首先是意愿问题,然后是能力问题,最后就是尊重的问题。“一个人能够继承物质财富,能不能继承信任问题,我的经验是只有信任能够赢得信任,尊重换回尊重。前几年我跟父亲以及‘老人’在很多事情上都存在分歧,会有一些冲突,但是现在已经不会了,如果你把自己还原成合伙人的角度,你一定想清楚到底对事还是对人,所以这是种发自内心的尊重。”

徐岩总结出用人方面的两条重要原则——“不任人唯亲,不感性办事。”看事情要足够客观,不要让自己的一些主观判断去影响整个企业的发展。做企业不是做慈善,一定是效率和结果第一,不能因为感情或是想要培养一个人而放松对他的要求。这样到最后,有可能结果不如你所愿,如此不仅付出巨大的时间和金钱代价,而且也不利于企业的管理。

如今,经过多年沉淀的徐岩,深知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如果一味固守就会有局限。所以,深耕家族经营业务之外,徐岩还积极参与到商会组织中去。他加入了淮安区青商会,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在商会,收获很多,我的思维和眼界不再像以前那么局限,资源整合,强强联合,不再是单打独斗。商会中的会员分布在各个行业,发展很不错,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互相借力。大家共同发展,把这个圈子做大。”徐岩说。

徐岩重视平台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再强,终究只是一个人,但许多人叠加到一块,便不再是1+1=2,而是呈几何级增长。”这也是徐岩当初全力支持淮安市淮安区青商会创立的原因。在他看来,商业与资本是一种共生关系,而在如今,商业世界各个领域又十分讲究专业性,“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通过商会的力量聚集资本,形成合力推动事业的发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坚持学习是徐岩对自己的要求,他永远在逼迫自己离开舒适圈,不断进取,甚至去冒险。徐岩始终告诫自己,要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地去挣扎、去求索,然后跳出这个舒服的区域,“否则你一定会停滞不前”。

徐岩最佩服的就是父亲。他说,和那些在聚光灯下高高在上的明星企业家相比,父亲一点也不逊色。在他眼中,父亲徐正宝有着惊人的韧性与干勁,总是能变不可能为可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父亲从前是个油漆工,手艺好、人勤快,为人处世又十分妥帖,很快就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包工头。渐渐地,淮安市场已经盛不下他的雄心,父亲便在苏南一带发展。徐岩打出生时起,便与建筑工程结了缘,也见证了父亲一步一个脚印的奋斗历程。从建筑业到创办淮安曙光双语学校;从房地产到创建天时晋国际酒店,徐岩说父亲简直就是奇迹的缔造者。“我的标杆就是父亲,希望自己能超越父亲,化不可能为可能!”如今的徐岩又将满腔热情投入家族事业的另一个拓展分支——江苏山洋酒厂的经营中去。

在攻守间,徐岩自由切换、游刃有余。

猜你喜欢
淮安
淮安清江浦区专委牵头 遇事不愁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华人时刊(2022年15期)2022-10-27 09:05:50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华人时刊(2021年17期)2021-12-02 03:25:52
基于LBS应用的淮安美食推荐类系统的研究
天下水工看淮安
华人时刊(2020年13期)2020-09-25 08:22:00
梨园寻梦淮安缘
华人时刊(2020年13期)2020-09-25 08:21:58
凝眸古城淮安
华人时刊(2020年13期)2020-09-25 08:21:56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华人时刊(2020年13期)2020-09-25 08:21:50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华人时刊(2020年13期)2020-09-25 08:21:46
淮安的高铁枢纽梦
商周刊(2019年18期)2019-10-12 08: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