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宁 王炜
凌晨2点40分,万物静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潞河医院灯火通明,急诊室紧急收治了一名已经意识模糊的危重病人。“情况危急,必须立即拍磁共振寻找病灶。”听到医嘱,病人家属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现在,还有医生吗?”手术车推至影像中心门前,门边红色公告牌上赫然写着:“党员在行动——现在利用休息时间为您加班的医生是:党员那旭。”锁定病灶,确诊,用药……全程不足30分钟。病人转危为安的关键时刻,却是许多医务工作者普通一天的开始。
近年来,随著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加快,作为北京市东部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三级医院,潞河医院接诊量激增。院党委围绕中心工作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让各项事业竞相迸发活力。
“双带头人”的“头雁效应”
“近两年,我们在神经介入方面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但越是这样,我们越要时刻问自己,有没有忘记一名党员的初心?越要警醒自己,对患者的专注度是不是在下降?”2018年年底,内二党支部书记、神经介入中心主任耿晓坤在讲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课时,向自己和在座的党员提出了掷地有声的两个问题。
作为北京市神经介入研究领域的青年领军人物,耿晓坤一手建起潞河医院神经内科顶级团队——神经介入中心常年保持北京市静脉溶栓、动脉取栓量前三的成绩。
院党委提出,要增强党建引领医院中心工作的领导力,就必须抓住“双带头人”建设——将“学科带头人”培养为“党建带头人”,发挥他们在业务上有建树、医务工作者中有影响的优势,在党的建设中参与得更加深入。
耿晓坤就是医院党委精心选拔培养的“双带头人”之一。在业务上,耿晓坤是自信的——在颅脑深处,他用介入导丝和导管在纵横交错、险象环生的血管间为患者解除病患。但能否做好支部书记,他却有点担心。“你要像抓学科建设一样抓党的建设、像抓医疗质量一样培养党员、积极分子。”他的入党介绍人、院党委副书记杜会山鼓励他说。
因为工作强度高、压力大和手术环境面临辐射等原因,神经介入中心曾有年轻医生萌生退意。为化解心结,带好队伍,耿晓坤将担任党支部书记后的第一次党课主题定在了分享成长经历、鼓舞奋斗精神上。
“耿晓坤用行动告诉我们,党员的初心究竟是什么、为了初心要怎么做。”听完党课,党员医生程哲说,为捕捉理想造影,耿晓坤选择手术全程“踩”射线——这样做,每台手术至少增加3倍—5倍的辐射,相当于普通人接受1000次X光片,大大增加了肿瘤发病风险。“他比谁都清楚风险,但耿书记说,这样能让手术效果更好,病人恢复更快。”
学科带头人成为党建带头人,“头雁效应”在潞河医院正在彰显。在耿晓坤带领下,神经介入中心5名核心骨干中4名加入了党组织,1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19年1月,神经介入中心以突出业绩帮助潞河医院成为北京市唯一一家囊括“优秀静脉溶栓医院”“优秀动脉取栓医院”“优秀急性心梗救治医院”三项殊荣的医院。
“鲜红底色”凝聚全院向心力
2018年,潞河医院日均接诊量达到8000人次,比两年前增加近三成。为让每个党支部都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2018年起,院党委将业务衔接较多的科室划归为一个党支部,并将8个在职党支部细化为15个,促进业务工作开展。
将党支部建在科室上,聚起的不仅是力量,还有责任和效能。
医技一党支部书记、医学影像中心主任彭如臣针对就医患者反映影像检查排期长的问题,在党支部提出“党员在行动”的口号,号召全体党员带头,将每天工作时间至少延长4小时。就这样,潞河医院创下CT检查免预约,常规检查3周内进行的纪录,将排期加速了9倍!
“彭书记,我们收治了一名危重病人,您还能加号吗?”电话那边传来焦急的声音,时钟已经指向凌晨2点。“能!快过来吧!”刚送走最后一名病人的彭如臣,知道其中利害——耽误诊治可能让病人脑细胞不可逆损伤。“脑干横段大片水肿,怀疑脑炎。”快速检查后,彭如臣找准病灶,病人直接被送往神经内科进行激素治疗——病人得救了!
彭如臣却又不能归家了。检查完,他的腿像灌了铅一般,挨到休息室囫囵睡了一觉。早晨6点,他又提前2小时出现在影像中心。休息间隙,彭如臣拨通家人电话:“儿子对不起,今天我不能给你送机了。”
“对患者永远说‘能’,对家人却说了太多‘不能’。15个在职党支部,在‘能’与‘不能’间,亮出的是‘鲜红底色’,凝聚起的是整个医院的向心力。”党委书记纪福民这样说。
在生命深处刻下红色印记
一线医务工作者业务繁忙,不仅有门诊,还身兼手术、科研等多重工作。为激励党员做到“重业务、强党建”,院党委建立“党员双积分”制度,让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耀眼的旗帜。
院妇产科行政副主任党员马红梅的微信置顶联系人,是一名素不相识的普通农村妇女。密密麻麻的语音记录,道不尽马红梅对患者的牵挂。
2018年8月的一天,马红梅到医联体单位内蒙古科右中旗人民医院帮扶。返程中,她接到医院妇产科急电:我们刚刚收治一名凶险性前置胎盘、大出血休克孕妇,随时有死亡可能,请您协助抢救!马红梅心里“咯噔”一下:“凶险性前置胎盘”被称为孕产妇的“生死劫”,若手术不及时,病人轻则失去子宫,重则失去宝贵生命。
“是党员,关键时刻就不能和群众一个样。”稳住心神的马红梅立即返程,不停规划手术预案。到了手术室,她遇到的情况比想象中更为复杂:医院储血量不足;孕妇只有一张模糊不清的B超单,家人要求尽力保孩子、保子宫……
立即实施剖宫产手术!马红梅带着临时组建的医疗团队及时救治。3个小时后,母子脱离生命危险!来不及休整,马红梅搭乘改签飞机,又飞回北京、回到潞河医院——那里,还有她牵挂的病人。
马红梅只是医院700余名党员中的一个缩影——他们有的帮助医联体单位建起业务科室;有的将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外院医生;有的常年深入山区,为百姓健康护航……面对党旗的铿锵誓言,与从医时宣读的医师誓言一起,早已在他们生命深处刻下了红色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