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点不奇
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高度评价一个人,你会用哪个词?放在过去,你可能会用“善良”“聪明”“能力强”这样的词。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高度评价一个人时,都选择了“靠谱”这个词。
什么叫靠谱?我所理解的靠谱就是:做事要有闭环思维。
所谓闭环,指的是一件事有了开头,就必须有个结尾。比如,上级让你写一份方案,你埋头写完后,并没有发给他,就去做别的事,这就没有形成闭环。你需要把方案发送到他的邮箱,还得口头或微信告诉他:方案已经发送到邮箱。只有做到了这一步,这件事才算真正形成了闭环。
换位思考
闭环思维不仅是责任心的体现,更是团队协作和换位思考能力的体现。人并不孤立存在,人和人之间会产生很多链接,这些链接会形成大大小小的协同网络。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作为一个网络节点,都生活在协同网络中。
你所在的小组、部门、公司,都是协同网络。你从协同网络中接到任务,处理完毕后,把处理的结果反馈到网络中,并提交给下一个需要处理这个任务的节点。这个任务在你这里,就形成了闭环。也就是说,你为下一个节点提供了你的确定性,以确保这个任务能够顺利地往下进行。
别人信任你,说你靠谱,本质上讲,是因为你能够提供对方所需要的确定性。你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明确地知道对方要的确定性到底是什么。
认识自己
一个人责任心强是好事,但很多责任心强的人经常做出“夸大”的承诺。倒并不是他们“有心”为之,而是他们在承诺前没有合理评估自己完成承诺的能力。
尽管他们竭尽全力去做,但结果依然不好。这是很多责任心强的人被烙上“不靠谱”印记的重要原因。他们没有把“想做好”和“能做好”分清楚,“想做好”是態度问题,“能做好”是能力问题。
遇到这样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首先,在承诺之前,先合理评估自己的能力和事的难易程度。其次,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多次,那么下次再承诺时,你要强行估低自己的能力。最后,想办法提高自己的能力。
“无心”的不靠谱,也是不靠谱。一个真正靠谱的人,会让自己的能力配得上自己的承诺。
真正的靠谱
《战国策》里,有这样一则故事:邹忌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不如徐公美,但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所以他们都说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宫中的姬妾及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看一个人的品格,不是看他怎么对待强势,而是看他怎么对待弱势。有的人,面对强势时,会出现短期的靠谱。职场中,这样的人办领导的事都特别靠谱,但办下属的事就各种不靠谱。
真正的靠谱是一种内化于心的品质,而不是短期的表演。一个靠谱的人会把靠谱与否当成对自己的要求,而不是别人对自己的要求。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对自己都不靠谱,你觉得他会对你靠谱吗?
职场中,有人接到任务,遵循的是“做完”原则,只要按要求完成任务就行;而有的人接到任务,遵循的是“做好”原则,他会尽己所能做到最好,远超别人的预期。做完,是对别人靠谱;而做好,是对自己靠谱。
靠谱,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只有自己靠谱,才能交到靠谱的朋友,我们无法强行去改变一个人,但我们可以由内而外地去影响一个人。你要做的,不过就是遵从本心,做自己该做的事,成为自己该成为的人。
(编辑 宦菁 huanjing0511@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