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莹
有人说:“教育充满了一种纯洁的品质,就是真诚地爱每一位学生。这种爱不仅体现在必要的生活关心,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他们精神世界的呵护与捍卫。”十多年的从教经历让我深深体会了这句话。
毕业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对教育的理解是要爱学生,要关心学生,但对于如何爱学生却缺少切身的感悟。我曾经以为教学是自由的,教师只负责教,至于学、怎么学则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几次考试下来,我班的语文成绩直线下降。学生的考试成绩教育了我,教育教学知识的丰富不代表教学技术过硬,只教不管并不是教学中自由与爱的体现。这时候我才明白,其实教的过程是一个传授的过程,更是一个“管理”的过程。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教育需要爱,但仅仅有爱的教育是不够的。
刚做班主任工作的时候,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纪律和卫生。纪律检查差一分,卫生达标差一点,按时到校少一人,班级工作和流动红旗之间每周都只有一步之遥。为此我感到很苦恼:同一个问题反复强调,为什么学生就是改不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我才明白,恰恰是这纪律的一分、迟到的一秒、卫生达标的一个点,体现了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好习惯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看”出来的。
我教过的一位学生曾经就是一个有着不良习惯的“钉子户”——头发长有他,自习课睡觉有他,寝室床铺不干净有他,自习课打篮球有他,周末留校偷出校门有他……在他身上,常规的说服教育几乎没有效果,只有靠身体力行的监督。于是,我每天都去给他的床铺拍照片。床铺不整齐,我就和他一起铺;自习课睡觉,我就坐在他身边;中午休息,我一定准时出现在球场边;发现他头发长了,我就亲自带他去剪……后来,张同学的床铺成了寝室的“明星铺”,不是某一天的“明星铺”,而是天天的“明星铺”。那个中午不到球场边去找都不爱回来的男孩不见了,取而代之是每天中午都早早回到座位上认真学习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与其说是我改变了他,不如说我们是在互相改变。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的随意少了,标准高了;我的粗心大意少了,严谨细致多了。这让我想到了李镇西先生的话:“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
有位毕业生在来信中这样写道:“邓老师,学校给我的最大财富是习惯。工作以后我才明白,这些习惯远比高考分数来得实用。好的习惯才会有个好的人生,谢谢您给了我一个人生。”这件事情让我明白,教育充满了一种纯洁的品质,那就是真诚地爱每一位学生。爱需要宽容,但教育中的爱更需要管理和约束,而在这个过程中,塑造一个人比改变一个人来得更重要。
“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銀,只要你的心。”叶圣陶先生倡导教育者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而作为班主任,不仅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还要走进家长的心灵。只有教师、家长、孩子三颗心的合力,才能成为照耀学生成长的太阳。
科学高中部的学生来自全省各地,离家在外的住宿生活,不仅对学生是一种考验,对于每个家庭来说也需要时间去适应。在军训回来的家长会上,我读了一篇学生的作文,题目叫作《父爱如山》。学生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我渐渐长大,爸爸渐渐变老。我考上高中之后爸爸的脾气突然变得很好,他经常满足一些我提出的近乎无理取闹的要求;他也变得很伤感,总是喜欢回忆一些旧事,我小时候的事、他年轻时候的事。他把那些回忆讲给我听,像个已近暮年的老人。前几天让爸爸来给我送衣服,我比约定的时间晚去了半个小时,爸爸就在晚秋的寒风中静静地等待着。路灯下,爸爸的影子拖得很长。看到我的时候,爸爸笑了。我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记不起上次爸爸的笑是在什么时候了。
在朗读文章的过程中,三十个孩子的爸爸、妈妈都默默地流下了眼泪。看着那些流泪的父母,我曾以为是我的设计感动了他们,直到现在我也有了自己孩子,才知道其实是孩子的成长感动了他们。天下的父母都是很容易满足的,我是这样,学生的家长们也是这样。我会经常给他们讲孩子成长的故事,我想告诉这些日夜惦念孩子的父母,独立与挫折让你们的孩子瞬间长大了,虽然孩子们没有表达,但他们心里的感情同样真挚,我要替他们说出他们心里的爱。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这些故事让我同时收获了来自三十个家庭的支持与友谊。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也在慢慢发生变化,由抵触到接受,由猜疑到团结,他们的好习惯和好品质在逐渐养成,班级的凝聚力在增强。这件事情让我明白,教育要从细节开始,要从家庭开始,同时又一次让我感受到“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有句话叫作:“教育需要等待”,其实孩子的成长同样需要等待。我教过的一个学生,走路慢,说话慢,不爱运动,成绩起伏较大。刚上学的时候因为住校哭鼻子,我找他来问原因。他哭着说:“老师,学校生活太痛苦了,我最忍受不了的就是那么多优秀的人摆在我面前,无论我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现状。”面对他的沮丧,我告诉他,这是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因为至少现在他在新集体中的位置无法改变。此后,我有意识地让其他学生多接近他,也和其他老师一起多关注他。一年半以后,我又问他:“现在还觉得不开心吗?”他笑着对我说:“老师,我知道,青春是不容易的,但我现在很快乐。”看到他的变化,我想:什么是成长?成长仅仅是蜕变和成熟吗?成长一定是伴随着优秀吗?成长其实更多的是一种经历,一种接受。也许,痛并快乐着才是人生的常态。
不同的年龄对人生的认识不同,而时间往往也会改变我们对事情的态度。我以前常常纠结爱的方式,把握不好爱学生的尺度,常常为此而苦恼。当班主任的时间长了,我才慢慢体会到什么是爱——也许不是我认为的爱才是最好的爱,而是适合孩子的爱才是最好的爱。就好像人生的道路有很多种,最适合我们的那一条路才叫成功。
在工作中,我时时刻刻地被感动着。领导的真诚、同事的勤奋敬业、学生的努力和改变,这一切都让我感动;而所有的经历都在告诉我,要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的工作,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乃至教育细节进行不断的审视、批判、肯定、追问,做一个会思考的教师,更要做一个会反思的教师。
(责任编辑:赵昆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