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英
教育信念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古今中外的著名教育家,从孔子到陶行知,从苏霍姆林斯基到魏书生,无不具有坚定执着的教育信念。诚如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信念——这是学校里最宝贵的东西,有无成熟的教育信念是划分学者型教师和教书匠的重要标志。”
教育信念是教师专业结构中教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教师精神世界的“支柱”。纵观历史,大凡有影响的教育家无不有着坚定的教育信念,深切关注并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工作执着追求。
(一)教育信念决定教师的教育实践
教师信念是教师教育本体的教育价值观念在个体价值观念中的内化,影响着教师在教育工作上的积极性。教育信念中的责任和使命是教师对自我工作的内隐认知,是一种稳定而持久的心理品质,不论教师是否能意识到,它都在影响教师的行为,决定教师的教育实践成效,直接作用于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身心的发展及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教育信念是教师自己认可并践行的内心导向,即使是一位普通教师,对教育现状及教学问题也有自己独到的认知。虽然这些认知是内隐的,很少有教师能够进行深入地反思,但大抵都内在地蕴含着对教育的理解,对学生及其发展的理解,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教师的教育实践。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从教的同时,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所做的思考和总结形成了系统化的教育信念,更主要的是他在这些教育信念的指导下,执着于对教育事业的追求。苏霍姆林斯基能够把一所普普通通的乡村学校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教育实验园地,就是因为他坚信这样的信念:所有的学生都能取得成功。
综上所述,教育名家总是能够在教育实践中形成对教育的观点和认知,激励着他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在践行自己教育信念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更加有意义的教育教学活动。
(二)教育信念推动教师的专业学习
人立于天地间,有了人生的信念,才会有所追求,才能活出人的精气神,活出拥有灵魂的人的高贵。坚定而科学的教育信念能够不断地推动教师自我成长与完善,进取心强烈,具有为做好教育工作不断学习的信心、勇气和毅力。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教师为社会所尊重,被人们视为智慧的化身、知识与美德的代表,人们因此用“蜡烛”“春蚕”“园丁”来称赞教师。是什么力量使教师无私地奉献呢?是教育信念,坚定而科学的教育信念成为教育工作者践行教育理想的强大推动力,在这种信念的驱使下,教师们甘于清贫,刻苦钻研,自强不息,产生新的力量,不断地汲取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主动而愉悦地追求新知,以随时随地以饱满的精神、充沛的精力出现在学生面前,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如一个拥有相信任何学生都有发展潜力信念的教师绝不会对班内后进的学生产生歧视,甚至置之不理,他会积极采取有效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因为教师的教育信念决定着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态度,教育信念能深刻地影响教师专业理论的学习,影响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当遇到教学中的困境时,他们会积极汲取新知,源源不断地给自己的教学行为提供强大的动力,以丰厚的理念底蕴修正和调整教育行为。因为这种信念支持下的专业学习已经成为教师发自内心的需求,目的是满足自我需要、实现自我价值。
(三)教育信念成就教师的职业幸福
教育是一项“以智慧启迪智慧,以精神涵养精神,以信念强化信念”的事业,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本真热爱和对美好教育的深沉渴望也就必然指向教师的职业幸福。品尝教育的幸福,会为自己的劳动而感到快乐的教师是幸福的教师。
在教育教学工作调研中,感受到教育幸福的教师达到了百分之四十,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既包括教师职业理想、职业能力等自身的因素,也包括教师所处的社会及学校的文化氛围、经济收入、成长保障等客观性因素。笔者认为,外在的物质条件对教师的职业幸福并没有决定性意义,教师职业的幸福虽然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为基础,但更重要的是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的感受。坚定而科学的教育信念能使教师在工作中激发自己去拥有科学而成熟的教育理念,并在这种理念的驱动下主动思考,克服困难,积极进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同理,教育信念通过较完善的教学活动,综合体现出来独特的教学个性特点和审美风貌,推动教师不断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思考、丰富和改善,从而促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形成个人的教育智慧,在成就自己教育事业的同时培养快乐、温馨的情感,得到尊重的同时精神上获得愉悦和满足,进而产生新的力量,促使自己不断地进取。
这一良性循环是教师教育生活中一种高级的、愉悦的情感体验,个人独具一格的教育艺术以及教育事业中获得的成功,会让教师获得相应的職业幸福感,使教师充分地享受到工作带来的愉悦感。
崇高而坚定的教育信念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因此,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学校应重视教师信念的构建与培养,这也是教师成长的内在诉求。
(一)影响教师教育信念的因素分析
教育信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当然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就。影响教师信念的形成因素有多种,如教师的个人成长经历,所处学校的文化氛围,教师自我学习反思的能力。剖析影响教育信念的因素,能够帮助教师体会教育信念的价值,反思教育教学行为背后的支撑信念,进而修正个人的教学行为,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思考和决策。
纵观教师教育信念发展的影响来源,了解个人的信念发展,必须从其成长考量。包括个人所独具的特征,从小就有的受教经验,如年龄、性别、人格特质等,以及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对于教育的所见所闻形成的潜在的对教育教学、学习与师生角色等有关教育问题的个人看法等。所以,教育信念的形成在教师主要是受生活经验以及对教育信念发展历程的影响。这种基于个人家庭、 社会及文化环境影响下自然而然形成的教育观念所造就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在专业教育训练过程中,教师所具有的经验对其以后的教学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
学校大环境所形成的氛围和文化也会自然而然地影响和塑造教师的教育信念,学校的建设状况、同事关系、同伴互助以及工作量的合适与否都会影响教师的教育信念。在共同的大环境影响下,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形成某些共通的教育信念,这些信念支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一个刚刚融入集体的教师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受学校盛行的主流文化的影响,因为他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观察,并渴望被认可,在这种氛围和文化的影响和塑造下,教师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个人的教育信念。
(二)培养教师信念的校本策略
教师信念的改变首先取决于教师自身是否有想改变的动机和愿望,教师的专业发展观越积极,发展愿望越强烈,就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排除各种外在的不利因素。由此可见,教育信念是在教育教学的认识过程中确立的,教师校本培训顺势成为一种新的教育信念培养模式,培训重点在于激发教师的参与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使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逐步形成正确的教育信念,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更新旧理念,从而更好地促进专业发展。
学校主流文化会影响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从而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及教育教学实践,而注重教师发展的外部环境创设也是培养教师信念的一个重要策略。学校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在按照新课程理念积极开展课程改革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进行教学上的创新,形成和谐融洽、积极向上的专业发展氛围,激发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更有利于教师教育信念的重构与完善。
(三)建构教育信念的行为反思
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不科学的教育信念无益于教师的教学行为,甚至会产生消极影响。所以,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育信念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审视、自我修正,才能让自己的信念和行为趋向积极向上。
教师建构教育信念的行为主要通过三个路径实施:一是反思个人的教育教学行为;二是坚持读书,以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关注教育新理念則会开启自己的成长之门,启迪思维、滋养心灵、增长智慧;三是群体观念的碰撞。不同的观念在不断的碰撞交流中必然产生思想的火花。在这种碰撞中,内隐于教师思想深处的、不易被自我发现的不科学的教育信念会显露出来,进而得到修正和完善。
制约教师科学教育信念的形成因素有很多,只有准确了解教育信念的实质内涵,正确把握影响教师教育信念形成的有效因素,融入正确的教育理念,我们才能让教师的教学信念在不断重构中发展,才能使教育信念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责任编辑: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