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亚琴
在开展生成特质的班本课程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景:一说到生成就犯难,不知从哪里生成。其实,在与孩子相处的点滴中,他们会给我们发出信号。那么,就讓我们透过《玩轨道 你敢来大五班挑战吗》来看看,孩子们给我们发出了哪些信号?教师如何通过观察与回应,接住孩子发出的信号?如何进行下一步信息对接?
信号一:热烈讨论
国庆长假归来的第一天,我和孩子一起聊着旅游趣事。“老师,我去北京天安门了!”“老师,我坐了动车,妈妈说动车上有轨道,一节一节的。”“我玩了过山车,头都转晕了,一会儿高一会儿低,那个是轨道吗?”“我坐着游览车,在侏罗纪公园穿梭,应该也是轨道吧?”孩子们的交流话题集中到了“轨道”上,问题也一个个接踵而来……
我来接信号:讨论——调查——提升 大班的孩子开始更关注生活及周边发生的变化。当他们触及了轨道这个话题时,表现出浓烈的兴趣,讨论、表达、猜想,并将问题抛向老师。
“搭上”孩子们掌控的轨道“时光机”,我与孩子们一同去探究。同时,把问题抛给孩子,引导他们围绕“轨道是什么样子的?”“哪些地方会用轨道?”“我感兴趣的轨道是什么样子的?”等展开了探寻。随后展开了系列活动以提升幼儿的经验。如讲述关于轨道的来历;观看视频,了解磁悬浮列车、地铁、轻轨等等;带上记者证,去物流园的电流轨道。孩子们的求知欲和问题犹如开启阀门的水流,源源不断,探秘兴趣依然不减。
接招评析 当下,强调幼儿自己发起活动,获得经验,但也强调教师根据自己对幼儿的观察和判断,为幼儿提供发展适宜的活动,帮助幼儿获取关键经验。案例中,教师既尊重幼儿自主发起活动进行自我知识建构,也根据幼儿发展水平和需要,结合可利用资源计划了适宜的活动,实现了幼儿发起活动和教师发起活动之间的动态平衡。
信号二:争吵频现
对轨道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后,孩子们开始搭建轨道。一次午餐后,七八个孩子一起“合作”搭建。一段时间后,材料快用完了,但搭出的轨道依然是各个走向的单层平面轨道,且有断轨。孩子们的争吵和责备开始了……
我来接信号:调查——讨论——计划——工作 我与孩子们进行了问题调查:为什么会这样?几个人一起玩的?有商量吗?有计划吗?孩子们仿佛被这些发问点醒。大家在讨论后一致认为搭建之前应该做计划。这个计划包含:几个人组成一组?在哪里搭建?搭建的轨道有几层或什么样子?需要哪些材料,等等。做好计划,孩子们开始了新一轮搭建。其间,有孩子来求助轨道支架的使用方法。教师觉得这个问题孩子们之间可以互学解决,一句“你去看看小朋友当中有没有谁能够帮助你”,帮孩子们架通了互帮互学的桥梁。
接招评析 幼儿的学习方式各异,每个幼儿的态度、习惯、偏好都很独特。因此,为幼儿提供符合个体学习类型的,可发展主动性、计划性的经历是非常关键的。案例中,教师针对现状和幼儿现有发展水平提供连续支持,引导幼儿根据意愿小组合作制定计划并予以执行。没有刻意引导,没有心急介入,更多的是作为观察者,观察幼儿如何做计划、搜集信息、与同伴互动、解决问题,让幼儿学会主动学习。
信号三:障碍凸显
在前一天的合作搭建中,有的组合作快,有的合作慢,有的轨道时有断裂,车辆脱轨,还有的计划跟不上变化。搭建完成的,因玩法不统一,出现争论。但不是每一个合作的孩子都能发现问题,因此,学习探索难以推进。
我来接信号:回顾——鹰架——工作——整理 发现问题,教师随即录下关键镜头。怎样引导孩子们发现与解决问题?教师如何搭建适宜的鹰架支撑孩子的学习?教师陷入了思考。通过翻阅书籍,从中寻到了鹰架策略——通过回顾、再计划、再工作的方式锻炼幼儿的思维,让幼儿学会判断、选择、规划自己的行为,应对复杂的挑战。
教师播放视频,带幼儿回顾梳理前一天的问题,让他们去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带上策略,孩子们开始第二次的尝试。成功后,教师鼓励他们从身边寻找可选用的辅材开展游戏。自己的规则自己做主,,孩子们对玩的时候可能会发生什么作出了一些猜测,并将解决的方法列入规则。这样的规则孩子们认可度会更高,玩得过程中还会不断完善。
接招评析 案例中,教师是幼儿解决问题的积极鼓励者和支持者。教师的角色是通过倾听、提出开放式的问题、参与交谈回顾、鼓励引导幼儿解释他们的想法,用图画表征的方式画出方案等方式,来支持和拓展幼儿的学习。
后记
每一次的生成活动或主题都源于幼儿的兴趣。何为兴趣?笔者认为是大部分幼儿对此事都充满好奇心,有探索的欲望,或者幼儿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地做某事或反复出现的问题。
孩子在向老师频频发出信号时,我们接住了吗?要想准确接住,一定要时刻留心观察,心中有孩子,才能准确捕捉孩子兴趣点。而后借助生成性课程,落脚关键性经验,心中有规划,实践伴技巧,将幼儿零散的前知识经验进行重构,让固有的知识点进行扩散、延伸,让幼儿重组、整合有关这个知识点的经验,形成深入、系统的新知识经验。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第三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