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小故事之朝三暮四

2019-09-10 07:22:44
小读者之友 2019年2期
关键词:成群橡树心意

【原文】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训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译文】

宋国(今商丘)有一个养猕猴的老人,他很喜欢猕猴,养的猕猴成群,他能懂得猕猴们的心意,猕猴们也懂得老人的心意。那位老人因此减少了他全家的口粮,来满足猕猴们的欲望。但是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将要限制猕猴们的食物,但又怕猕猴们生气不听从自己,就先骗猕猴们:“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三颗,晚上四颗,这样够吗?”众多猕猴一聽很生气,都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四颗,晚上三颗,这样足够吗?”猕猴们听后都很开心地趴下,都很高兴对那老人服服帖帖的了。

【寓意】

这个故事原来的意义是阐述一个哲学道理,是《庄子·齐物论》中一则重要的寓言故事,无论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其实众猴子所得到的食物并没有增加或减少,猴子们喜怒就显得很可笑。狙公好比是载众生的“大块”,而猴子就像是纷乱红尘中的众生。那些追求名和实的理论家,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而不知道事物本身就有同一性。最后不免像猴子们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蒙蔽。告诫人们要放开计较得失的凡心,因为人的一生一死、一得一失都是一时的,到最后我们将会发现我们并没有失去什么,也没有得到什么。因为无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现在,被引申为反复无常,用来谴责那些说话、办事经常变卦、不负责任的人。

“朝三暮四”本来的意思是玩弄一些小手段来骗人。后来用“朝三暮四”来比喻一个人“反复无常”。“朝”和“暮”形容变化非常快。

(摘自《文言小故事》)

猜你喜欢
成群橡树心意
海豚项链
幼儿美术(2023年2期)2023-08-07 21:31:45
成群状物
散文诗(2021年24期)2021-12-05 09:12:18
看不见的橡树
我的心意
12月,12分心意,12次相遇,万千陪伴
当位即妙
——风、幡之外的心意
中国画画刊(2017年4期)2017-05-16 06:49:03
做橡树不做小草
最好的礼物,最美的心意
读《橡树上的逃亡》有感
小主人报(2015年10期)2015-09-18 01:57:04
读《橡树上的逃亡》有感
小主人报(2015年5期)2015-02-28 20:4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