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之轴 天下之中

2019-09-10 07:22王亚中
中华瑰宝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中轴线都城格局

王亚中

从来没有一条线,如此的壮丽雄迈,且承载了深厚的城市文化内涵,甚至寄托了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成为凝聚中国文化向心力和家国天下理念的文化纽带。

很多人不知道,北京已经有三千年建城史,一条中轴线也已经穿越了八百年。北京中轴线是如何形成的?经历了哪些历史变迁?其布局蕴含了怎样的文化内涵?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哪些作用?研究与保护中轴线又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重温中轴线上的北京城那些事儿。

文化之轴  中轴线不只是一条线

什么是中轴线?通俗地说,中轴线是指一组建筑群中可以统领全局的中心线。众所周知,北京的城市布局是十分方正的。如果从空中俯瞰北京,你就会发现,有一条线南北贯通,呈“中”字形,把北京老城区分为大致对称的两部分。这条线就是北京中轴线,从永定门到钟鼓楼,全长7.8公里。

实际上中轴线不只是一条线,而是沿中轴线向外辐射的一个城市文化带。它涵盖了沿线道路、广场、桥梁、建筑群、紫禁城、御苑、钟鼓楼等城市建筑及设施,包括从永定门到正阳门(前门)的御路及生活区、天安门广场及故宫建筑群、御苑景山至地安门的城市区间、地安门到钟鼓楼之间的传统商业街区,以及钟鼓楼周边区域;还包括天坛、先农坛、太庙、社稷坛等坛庙建筑群,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等当代建筑。

这些城市区间及建筑以紫禁城为中心,呈向心式格局在中轴线两侧对称分布,其中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故宫、景山、钟鼓楼等主体建筑坐落在中轴线上,形成了一条贯穿南北、雄丽壮阔的城市中心轮廓线。这在中国历代都城中乃至东亚地区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古代北京城市建设中最突出的成就,也是世界城市建设历史上的杰出范例。

这条中轴线不仅是北京都城规划与建设的物质成果,也是北京多层次和多元文化融合的重要载体。从天桥至前门地区的平民文化,到核心区域故宫的皇家文化和内城的贵族文化以及祭祀文化,再到御苑周边的园林文化和钟鼓楼附近的商业文化,北京中轴线承载了中国古代社会各阶层的文化。这些文化凝结着历史、民俗,在这里融合交织,形成复杂而多元的北京城市文化带。

历史之轴  中轴线上的北京城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八百年前……

金宣宗贞祐三年(1215年),蒙古军队攻占金中都(今北京),改名燕京。至元四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为了加强对北方的统治,决定迁都燕京,并改名为“大都”。当时金中都已在战乱中焚毁,荒置多年,而且旧城格局太小,水源不足,无法满足都城人们日常生活需求。于是,他令刘秉忠在金中都东北角重新选址规划,兴建新都城。刘秉忠借鉴金中都大城、皇城、宫城三重城垣传统形制,并结合前代都城的布局进行规划设计,其也成为北京城的第一任总设计师。

因为是择址新建,元大都的兴建没有受旧格局的约束,其居民区按照方位分为50坊,全部为开放式街巷。全城以直线规划,街道平直整齐、经纬分明,相对的城门均有大道相通。整个城市街道纵横交错,方正如一块棋盘。这种街道布局奠定了北京城的基本格局,明清时期,街道虽有改建,但是整体格局变化不大,有一些街巷胡同延续至今。如今东直门(元崇仁门)至朝阳门(元齐化门)之间,现仍保留着东西向平列的22条胡同,即是元大都兴建时规划的统一格式。

元大都布局设计经过周密策划,以中轴线统领城市格局的思想已经非常明确,这在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史上是一种创新。元大都在都城中心位置设有中心台,中心台距南北城垣相等,距东西城垣略近。中心台西侧“四十五步”建中心阁,正好坐落于中轴线上,把全城的中心做出了明确标志。然后以中心台、中心阁为参考划定皇城及城门位置,从而建立城市轴线。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中轴线分为两段,自齐政楼(即元大都鼓楼)向北一段在中心阁偏西的位置。

明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朱棣下诏重建北京城,基本沿用了元大都的格局。明嘉靖时期北京的城市形态发生了一些重大调整,中轴线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向南延伸,增建北京外城,形成外城、内城、皇城、宫城四重城池,奠定了“内九外七皇城四”的“四九城”格局;同时在南郊营建天坛、山川坛等祭祀空间,与内城的礼仪空间相对应;在东、西、北三面兴建日坛、月坛、地坛,并把鼓楼连同北面的钟楼东移至现在的位置,中轴对称的规划理念更加清晰。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永定门建造完成,从永定门到钟鼓楼,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的地段从南向北形成完整的功能区间,7.8公里的城市中轴线已具雏形并实现南北贯通,整座城市的格局也更为宽阔和舒展。清代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局部改造,增建了一些王府和胡同,形成北京旧城的基本风貌,中轴线延续至今。

历经数百年的朝代变迁,中轴线见证了一个又一个重要历史时刻,也记录了一代又一代北京人的生活。它不僅是城市之轴,更是国家之轴,被称为北京的生命线。中轴线及沿线连续、严整、宏伟、壮阔的建筑格局更承载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文化精神,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文化体系。

中正之轴  中正和谐的对称格局

中国的城市建设向来秉承天人合一的宜居思想,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会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优化城市环境和生活空间。都城建设对环境布局尤为重视,“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造城即如“营国”,择中立国,天下归心,“择中”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普遍原则。

从《周礼·考工记》建立营城制度开始,历代都城建设莫不遵循此原则。如曹魏邺城、北魏洛阳、隋唐长安、北宋汴梁、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均以《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建城规制为标准。这种营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秩序与权力,以及中正和谐的传统理念。“中正和谐”也正是中轴线设计的目标追求和显著特征。

关于北京中轴线,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几十年前在《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一文中便有详尽的论述,甚至赞叹“这样有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他还说道:“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可见中轴线在北京城市规划中的重要作用。

北京城在建设过程中秉承“择中”思想,把都城看作天下中心,把皇城看作国家中心,把中轴线看作职能中心,强化以都城为中心的“家国天下”理念。采取向心式結构、左右对称形布局,以紫禁城为中心,向南北两方延伸,辐射中轴线两侧,分别形成国家礼仪庆典、政务机构、坛庙祭祀系统、城市管理系统等城市中轴秩序板块,以及生活区、商业区等功能区间。这些板块和区间在中轴线上按秩序连续排列,把中国传统的秩序观念发挥到极致,形成独特的城市景观。左右对称的紫禁城与中轴线正好暗合了中国的“中”字,中国古代都城的形态、规划方案、建城理念及中正思想在北京中轴线上得以完整、清晰的体现。

未来之轴  奔向世界的起跑线

站在历史的拐点,我们还要展望未来。北京中轴线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对它的保护并非限定于中轴线本身,还涉及北京老城区及历史环境的综合保护。老城区的保护是展现中轴线空间形态的基础,同时对中轴线相关遗产的保护也会促进老城区的保护。20世纪50年代,一些学者如梁思成、陈占祥等便提出对北京老城区进行保护的主张。从20世纪80年代起,至21世纪初,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中轴线的保护成为老北京城市保护的核心内容。

2004年,北京市政府根据测绘图纸和相关资料在原址复建了永定门城楼,同时铺设从永定门至前门的中轴线步行道。2019年9月,南中轴路珠市口至天桥段御道铺装完成,再现明清时期中轴线南段的风貌。永定门的复建反映了人们对北京中轴线完整性的关注,使中轴线南端的景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复建的永定门虽然已不是当年的城楼,却也具有了历史保护价值。

近年来,随着国家文物局将北京中轴线列入申遗备选名单,中轴线申遗工作正逐步推进。北京市政府坚持“保护为主、科学管理”的理念,加强了对中轴线沿线古建筑遗存的修缮与恢复,确定了永定门、天坛等14处遗产点。同时结合现代建设需求,合理规划,对中轴线进行延长和拓展,向南规划至大兴区内,向北已扩至鸟巢、水立方、奥林匹克公园,丰富中轴线沿线景观及文化设施,与传统中轴线互相协调和补充,为中轴线注入新的活力。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北京中轴线未来将发挥构建城市空间结构、延续古都历史格局和展示首都时代形象的功能。

北京中轴线具有原创性和连续性,其所蕴含的城市规划思想不仅体现在古代的城市营建与文化中,也在当代北京城市规划和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发展与弘扬,并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轴线如一条脊梁,撑起了北京的格局,又如一条匍匐的巨龙,守护着北京的命脉。当站在景山之巅,向南俯瞰故宫,向北遥望钟楼,聆听鸣钟聚典,穿越远古岁月而来,一种豪迈情怀油然而生。

雄阔壮丽的中轴线已不仅是一道城市风景,更是一种蕴含深厚的历史记忆,一种和谐向上的文化精神,是北京乃至中国奔向世界的起跑线。

猜你喜欢
中轴线都城格局
“畅读中轴线 最爱北京城”东方少年领读者培养计划启动
以新科技手段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
格局与结局
夏商时期都城选址简析
以天地为格局
东周列国都城的植物绿化
中轴线 古老北京的文化坐标(五)
中轴线 古老北京的文化坐标(三)
北魏都城洛阳相关研究综述
浅析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几个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