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巡查如何发现问题

2019-09-10 07:22:44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19年2期
关键词:腐败工作

日前,随着法槌一声落下,利用职务便利套取国家民政专项资金,让3名低保户“死而复生”的“神医”——四川省武胜县赛马镇民政所负责人陈熙最终咎由自取,受到应有制裁。

向危房改造村民收取“跑腿费”、虚报套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违规发包扶贫工程项目、骗取扶贫鸡鸭羊……日前,武胜县纪委对5起扶贫领域“微腐败”问题典型案例予以公开曝光。尽管不少“蝇贪”开始都自认为天高皇帝远、自己手段又“高明”,但最终还是在纪委的重拳出击下原形毕露并受到严惩。

拉网式大“起底”——

全面摸排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

“必须一竿子插到底,坚决从严从快查处扶贫领域‘微腐败’问题。”2018年初,县纪委工作报告如是提出。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郑机智率先垂范,先后赴全县31个乡镇、近400个村对扶贫领域“微腐败”问题线索排查工作进行督查和指导。

在郑机智的带领下,31个乡镇纪委、17个派驻纪检组不敢懈怠、賡即行动,严格按照全覆盖、无盲区、不遗漏的排查要求,对各自负责区域基层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尤其是对270件群众反映农村干部的违纪违法线索予以“大起底”“大排查”。

活动开展以来,全县纪检监察干部累计走访群众2万余户,每名班子成员走访群众100户以上,共排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526条,重大线索175条,对全县农村基层政治生态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体检”。

零容忍拍“苍蝇”——

深入查处扶贫领域“微腐败”问题

“乐善镇破石坪村主任胡仁华在村民修路过程中,索要群众‘好处费’8500元;与村民合谋骗领危房改造资金10000元并从中索要5000元,以村医生报账的名义私分合作医疗工作经费927元”……

该县召开专项整治扶贫领域“微腐败”问题专题会议,印发相关工作通知,部署开展自查自纠和问题整改工作,鼓励、敦促党员干部主动说清问题。将全县各乡镇和县级各部门分为6个协作区,由6个纪检监察室对分管联系乡镇和部门不定期开展执纪监督,定期汇总、分析,强化监督检查针对性。逐一梳理重点问题线索,实行挂牌限期督办,严肃查处在扶贫领域作威作福、在群众身上“拔毛吸血”的典型案件。

同时,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日常监督执纪问责,将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咬耳扯袖、抓早抓小;对核实的违纪违法问题,严查快处、绝不姑息。2018年,全县共鼓励敦促345名党员干部主动说清问题,查处扶贫领域“微腐败”问题175件,收缴违纪款物241.7万元,清退违纪款物11.6万元,通报曝光典型案例44起44人次,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人。

谋长远扎“篱笆”——

不断健全防治扶贫领域“微腐败”长效机制

“浇风易渐,淳化难归。”惩治扶贫领域“微腐败”,净化农村基层政治生态,必须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武胜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持续加大查处扶贫领域“微腐败”问题力度的同时,针对案件剖析时发现的普遍性、规律性问题,认真查找制度建设、监督管理上的“短板”,综合施策、以案治本,为推动农村基层治理、净化政治生态积尺寸之功。

该县利用“廉洁武胜”网站、微信公众号、电视台、“村村通”广播等载体,通报曝光专项行动查处的典型案例44个,编印典型案例教育读本,以身边案例警醒教育广大基层农村党员干部,切实做好扶贫领域专项整治“后半篇文章”,强化以案治本作用。

同时,通过深入剖析赛马镇民政所负责人陈熙、龙庭乡民政所负责人任科、猛山乡民政所副所长吴化钧等利用他人名义,套取民政救灾救济资金等典型案例,建章立制、积极预防,扎实开展系统治理,坚决堵塞管理漏洞,切实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为了真正做到公开透明、关口前移,该县借助科技的力量率先在全市建成惠民惠农大数据监察平台,全面公开2017年以来全县惠民惠农资金和项目。“大数据平台不仅能够准确发现问题线索,增强纪检监察工作的能动性,还有助于防止‘小疾’变‘大患’,实现抓早抓小、监督关口前移,为纪检监察工作更好发挥职能作用提供科学、必要和精准的数据支撑,开启了整治基层微腐败的新模式。”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郑机智表示。<E:\2019年\3期\Image\2018廉-0221.psd>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为了真正做到公开透明、关口前移,该县借助科技的力量率先在全市建成惠民惠农大数据监察平台,全面公开2017年以来全县惠民惠农资金和项目。

市县巡察如何发现问题?

 文 / 陈斐蕤

目 前市县巡察已全面铺开并逐渐成熟,但对于很多巡察人员,特别是抽调人员而言,巡察不像司法调查或者执纪审查那样有章可循,实践中部分同志不能很快地进入状态。实际上,巡察以“以问题为导向”,既是基本原则,也是工作方法和技巧。

明确方向:问题集中在哪里?

巡察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人力有限,要在短时间内找准甚至找全主要问题,就需要前期做好扎实的“庙算”工作,明确方向,找准突破口。通常来说,涉及到人事、财务、项目及项目资金、行政处罚及行政审批自由裁量权等方面较容易出现问题。巡察人员前期可以通过相关单位提供的涉及被巡察党组织及其班子成员的名册、信访、项目清单、诉讼材料等,初步筛查出“关键少数”和存疑事项。同时,通过网络等公开媒体查询被巡察单位的舆情、招投标项目等,进一步明确重点人、重点事。进场后,可以利用被巡察单位办公系统搜索工程项目、资金流向、人事任免等问题的审批过程,结合党组(党委)会议记录等圈定问题领域,是去粗取精的过程。

核实问题:如何查证问题?

合规性。虽然巡察不是调查,巡察工作相关规范性文件也未明确规定巡察应遵循的证据规则,但巡察工作依然应当遵守逻辑法则和经验法则。一般来说,证据“确实、充分”主要包括:认定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每项证据都经合法合规程序予以证实,证据与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不存在矛盾或者矛盾得以合理排除,涉事人员在涉嫌违法违纪事件中的作用和地位明确,根据证据认定事实的过程符合逻辑和经验规则,由证据得出的结论为唯一结论。对巡察发现问题而言,就需要做到所认定的问题涉及的主要环节都有佐证材料予以证明,佐证材料真实、客观且与问题具有关联性,能够排除一般的合理怀疑。

讲究技巧和策略。收集佐证材料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调查取证原则和方法、技巧,一般“先静态后动态”,先外后内,先易后难,先物证、书证后获取证言、陈述。例如,某个党组(党委)会议定事项,出现问题,引发诉讼,巡察发现其中可能存在问题,在进行了解时可以先提取法院的案件卷宗,根据卷宗中反映出的事件外部过程去收集相应的材料,之后提取党组(党委)会议记录及参会人员笔记等,了解事件内部过程。当然也不能拘泥于此,有时候也存在谈话中先发现线索,之后再沿谈话反映去收集材料等情况。

检验佐证材料。单线式的“证据链”并不一定会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记账凭证上违规开支的经办人未必就是真正的责任人,会议记录上的决定过程未必真实发生。需要巡察人员尽可能地利用多来源材料予以质证和印证。

及时高效。时间是组织的核心资源,巡察也只是巡察力量在特定时间空间里的运用。一是要利用已有成果,例如可以借鉴审计、上级检查等发现和反馈的问题,收集网络舆情反映的问题。二是要善于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例如大数据等。虽然目前巡察工作缺乏大数据平台支撑,但可以借助相应的理念和技术提高数据筛查等方面的效率,更全面和快捷地反映出被巡察党组织在某一方面的概貌。三是要善于借助党委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力量。从管理学的角度上讲,“巡察组”的“3+X”结构只是个以完成本轮授权巡察任务为目标的组织框架,虽然人员构成有其封闭性,但其任务具有开放性,在党委的支持下,可以动员和借助相关部门予以支持和配合,可以提请协助完成巡察任务中需要提取的某些材料、开展某些检查等工作。

辨析问题:精准定义是不是问题、是什么问题?

巡察工作现场阶段结束后,紧接着是梳理问题线索、撰写巡察报告、反馈意见、移交问题线索等工作,其中定性问题是精准发现问题的关键,也是体现巡察成效的关键。一是梳理问题线索脉络,做到基本事实清楚、脉络清晰,事实过程没有明显遗漏,逻辑中不存在明显的矛盾。二是拿捏问题定性,区分是此类问题还是彼类问题。例如不执行上级工作安排的问题,有的是因为工作拖沓懒散,应属于作风建设方面的问题;有的说一套做一套,阳奉阴违、言行不符,则可能属于政治建设方面的问题;有的在其中谋取私利,导致执行走样,则可能属于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方面的问题。应结合手段、情节、结果,以及涉事人员主观状态等因素综合考虑。三是用语规范、贴切,“人、事、责”明确,行文流畅、简洁明了。这就需要巡察人员能够准确、全面地把握党规党纪、法律法规及各项政策,咨询相关政策专家,谈话中听取相关人员意见建议,不说无依据的话,不写不确实的字,组内充分讨论,报告层层审核,多维度地审视拟提交的问题線索。

猜你喜欢
腐败工作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02
此种腐败何时休
商周刊(2018年23期)2018-11-26 01:22:28
不工作,爽飞了?
桃之夭夭B(2017年8期)2017-10-25 14:53:20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支部建设(2016年15期)2016-04-12 01:01:36
国外警察腐败控制与启示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IT时代周刊(2015年9期)2015-11-11 05:51:43
我要出舱工作
再说还有工作忙
儿童绘本(2015年6期)2015-05-25 17:55:54
选工作
腐败至死怎么死
检察风云(2009年13期)2009-09-09 09:40:36